我上大班啦
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了
幼儿园来了好多弟弟妹妹呀
而且 你知道吗
我长高了
我牙齿快掉了
我可以用筷子吃饭了
我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我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啦
新的一学期
我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一起来听听吧
主题源起
在一次孩子之间的谈话中
我听到
👧🏻:我的柜子门🗄️又关不上了…
👦🏻:我来帮你!💪🏻
可是尝试后
哎…是我力气不够大吗?
我怎么也关不上?😣
为什么关不上呢?
是柜子太小了
是我的书包太大了
里面东西太多太乱了
哎呀
好像是挺乱的
不过 你看!
他的柜子很整齐!🎉
那我们请他来分享
告诉我们
他是怎么做的吧
哦!
原来要把东西垒在一起
不能往里面随便塞
书包的“小尾巴”也要放进去
- 同伴间相互学习的能力是指行为主体在与同伴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倾听、自主观察、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提升的一种学习模式。行为主体在学习分过程中完全自愿、独立并自主的推动主体学习的进程,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进行对比、筛选可以学习的内容及对象。
- 5—6岁的幼儿注意的广度提高了,交往能力也增强了,他们不仅注意自己的活动,而且还注意同伴的活动。遇到共同的兴趣和目标幼儿之间会有很好的分工、合作、协作等。他们还会主动向同伴学习,一起讨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多给孩子创造一些同伴交流的机会。
我是这样整理的
第一次
听了他的👦🏻分享
我们就去做吧
可是
怎么还是乱乱的、不整齐呢?
👦🏻:她的口罩都露在外面了
👧🏻:你的塑料袋也没整理好
👱🏻♀️:你今天画的画子怎么随便乱放啊
问题:那里面到底有什么呢?
孩子们又去翻了翻柜子🗄️
发现原来小小的书包柜里
装了这么多东西呀
有轻粘土 游戏本 书包 干净的衣服
还有每天自己在美工区完成的作品…
那这么多东西
该怎么办呢?
哦!我知道了!
可以把它们分分类呀
1️⃣学习类:在班级学习用到的放一起
2️⃣生活类:干净的衣服、汗巾、塑料袋
3️⃣不要的东西:用过的口罩、粘土盒上的塑料纸
-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幼儿的入学准备要注重身心准备、 生活准备 、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 。
- 而生活准备中的生活自理部分提出了要“引导幼儿学会分类整理和存放个人物品 ,指导幼儿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 图书 、玩具 、学习用品”等。
- 生活中处处有教育,我们要有一双发现教育和美的眼睛。抓住孩子们在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为孩子们培养好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的基础。
第二次
OK!
学会了分类
这次再来试试吧
哇!
这次好像收的更整齐了!
但是
我一拿东西
很容易就翻乱了
这可怎么办呢?😫
我想这么放
让我来想一想
哦!我想到啦!💡
我们可以把书包🎒靠边放
干净的衣服、汗巾👚放在最里面
因为我们现在已经大班啦
又不会天天尿床尿裤子
然后把轻粘土🧱放在最外面
游戏记录本📒放在盒子上面
因为我们每天都需要用到它和它
最后把想要带回去的美工作品🎨放在书包里
这样就又干净又整洁咯😄
- 活动开展前通过与家长沟通了解到幼儿很少自己整理,在家里依赖性比较强,长辈的包办意识也比较强。通过家园合作,幼儿和家长的活动积极性很高。经过这段时间活动的开展班级幼儿的经验都得到了提升,已经掌握基本的整理方法,如:合作、分类整理、按照制定的整理计划整理等。
- 在活动开展中也多次请幼儿分享经验,通过分享经验,让幼儿体验到自我服务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三次
那就再试一次吧
耶!
我会收咯!
是不是比第一次看起来整齐多了呢?
怎么又乱了
哎呀没过几天
我就听到
👧🏻:老师,他的柜子🗄️又乱了…
👦🏻:怎么办呀!
这时候
有小朋友大声说
当然要一直坚持整理啊
要不然才收拾好的 过几天又乱了
可是
坚持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吗
👦🏻:嗯…我们每天不是都有小组长吗?我们可以喊小组长来监督,整理的好就给他奖励小红花,到时候比一比谁的多!我这个办法怎么样?
👧🏻:好!那就这么办!✊🏻
可是
我们发现
坚持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在班级里听到了不一样的“声音”
👦🏻:我不想整理了,好累呀!
👱🏻♀️:我也是…
这怎么办呢?
来投票吧
看看谁还愿意继续坚持
谁觉得太辛苦不想坚持了
哎
投票结果显示🗳️
真的有几个小朋友不愿意继续整理了
可是 总不能
有的人整理
有的人不整理了吧
哈哈 我想到了💡
俗话说得好
老师“自有妙计”
班级混乱的一天开始了
孩子们见到这样的场景
都很惊讶
👦🏻:这是怎么了?班级怎么这么乱!
👧🏻:我的天哪!东西怎么到处都是!
🧒🏻:哎呀!这个不是这个区角的!谁放的!
他们边说
我们在旁边边看
老师不说话
把时间交给他们
看看他们会怎么做
你瞧
老师什么话也不用说
他们看到了
自然会去动手
在实践中
终于知道——收拾整理很重要‼️
- 通过日常生活和本次主题课程,我们学会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在幼儿园里收纳整理是孩子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这不仅会让班级里的环境整洁有序,还能在收纳整理的过程中建立孩子的秩序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 但其实,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很难在没有提醒的情况下,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所以一段时间后柜子又乱了。通过这样一个螺旋式的路径活动,在课程的开展中,同伴之间的探讨能够最大化地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孩子真正参与到讨论,真实自愿地寻求答案才能让他们真正地做问题的解决者。孩子们在讨论与实践中,不仅获得了整理的技巧和方法,也帮助孩子逐渐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知道做事情要学会坚持,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养成好习惯,这也是我们班《“柜”在坚持》主题活动的核心。
- 所以,当孩子在整理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我们需要陪孩子一起思考,引领他去探索实践,寻找解决问题、困难的方法,最后总结梳理经验。
我会整理
那书包柜🗄️我会整理了
班级区角里的东西我也会整理了
那生活中
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整理”呢?
仓库、超市、图书馆
还有家里…
整理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呀
既然
我们都 知道这么多
做了这么多厉害的事了
不如 我们一起
去帮助小班的弟弟妹妹吧
他们还不会呢
我们去教教他
嘿嘿
你们瞧
我们棒不棒?
是不是真的像大哥哥大姐姐啦?
真开心呀!😄
不仅如此
我们还打算在班里和家里
都制定一周计划表呢
在幼儿园里大家互相监督
在家里爸爸妈妈来监督
我们一起来看看
谁能坚持到最后吧
加油呀✊🏻
- 在课程实施中,我们发现班级幼儿不仅愿意服务自己,还愿意主动帮助他人,懂得关爱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学会收纳分类整理的同时也会去帮助他们。
- 并且同中班、小班幼儿在行动过程中进行思考的特点相比,大班幼儿已有可能在行动之前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的行为少了一些盲目性,多了些目的性和计划性。但是这种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自然发生的、它有赖于成人的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让孩子参与活动计划的制定,并引导他们按照计划进行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幼儿的主动行为始终围绕着活动计划进行活动;另一方面也可以发展他们制定计划、按照计划行动的习惯和能力。
- 《指南》中也提出,班级里一些重大事情和计划,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这样可以萌发幼儿的集体荣誉感。要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 《纲要》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
主题小结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此次课程活动从孩子们的谈话“我的柜子门怎么关不上?”为出发点,到收纳方法的思考与选择,再到班级与家庭的周计划整理表,其中的制作与使用,也让孩子对整理的认识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的整理入手,让孩子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始终是活动的主体,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在讨论与探索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了知识和技能的同步发展,孩子各方面的经验都获得了进一步的提升。
- 并且,大班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指导手册》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生活自理能力,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3-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让孩子学会整理,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做事认真等良好习惯。良好的整理习惯不仅可以提升孩子的生活质量,提高孩子的个人素质,还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 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作为一个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在孩子进行课程走向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帮助,在活动中和活动结束后,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和总结。在"收纳、整理、分类"技巧的学习上,教师并不是单方面的讲授知识,而是从生活中发现教育契机,让孩子在一日活动中获得能力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即教育,教育需要回归生活。”
- 最后,我们想说:“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在培养好习惯的路上,我们将继续结合生活实际,不断提高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理能力,让好习惯为孩子的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