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召中心小学-书香陵小】

品千古诗文  习中华经典(九)

王艳怡
创建于2023-10-17
阅读 25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赏析

自古多情伤离别,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歌吟离别。浓浓的感伤之外,往往还有作者的寄寓: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抒发友情,或用于寄托诗人自己的理想抱负。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不发达,亲朋一别,难以相见,所以故人特别重视送别。离别之际,故人们或设酒饯别,或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学习一首送别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创作背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作者在长安写的,“少府”,是唐朝对县尉的通称,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他的送别诗。

【注释】

(1)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2)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

(3)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4)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6)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8)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9)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作品鉴赏】

此诗是送别诗中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

第五六两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

学生诵读古诗词

00:28
00:32

学生书写古诗词

今天的古诗词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




资料:侯亚玲

编辑:王艳怡

审核: 薛 莉

阅读 25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