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对学习的渴望,对数学名家的崇拜,对优质课堂的追求,2023年10月12日由白能钦、殷伟两位主任带队,南街小学18名教师赴西安参加“2023年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学习篇
本次数学培训专场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致力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宗旨,以优化策略多元融合,提升素养最有发展为主题!
10月13日早上八时整,活动正式开始,首先带给我们分享的是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西安教学名师郝高峰老师,郝老师授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郝老师不仅有数学老师理性与严谨优势,更是将数学这门课人文素养充分体现出来,让大家感受郝老师以文化人、以史育人的特别之处!
郝老师充分发掘教材内涵,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面带微笑和同学们亲切交流,让学生在“画--折--比”的数学实践活动中感受分数的意义,在突践中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思维能力,落实“四基”!郝老师是“简·美数学课堂”的倡导者,他从大单元背景下着眼,以身边小事为切口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必要性和适用性,给学生一个不一样的数学体验!
第二节示范课来自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徐长青,他所教授的四年级数学《统筹与优化》,整节课让全场一千多师生沉浸其中,孩子们“嗞啦嗞啦”的体验让人印象深刻!数学老师不仅是严谨、理性的,还可以是优雅、温润的,从孩子们的反馈中,我们感受到数学课的理性之光!我们基础教育就是要为孩子做必要的储备,要教会孩子高观点和高阶思维!虽然是一节数学课,但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学上,我们经常强调新课标中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是什么?就是我们的教学内容!
徐老师强调,经验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我们要一起让每位孩子都全感官参与,行成对知识的具象性认识,让他的思维可视化呈现,数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数据结果并不重要,而过程才有思维的价值!这一切不正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吗?
徐老师给参会老师普及了具身性认知理论,提出思维可视化的观点,让参会老师受益匪浅!反思我们平时的课堂,始终是把孩子放在自己设计好的框架里,并没有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完全跟随老师的设计来展开,使学生丧失了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的能力,不仅失去了一次用数学语言表达的机会,而且某种程度上扼杀了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的冲动。
俞正强老师的《认识速度》也让我对数学课堂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俞老师首先激活了学生经验,请学生说说什么是速度,引导孩子总结出速度与时间、距离有关。接着出示两份材料。通过比较猫狗谁跑得快探讨速度的“两个模样”。最后再联系生活,统一认识。课后俞老师对这堂课进行分析:老师要做的是激活学生经验,帮学生整理整理,知识得让学生想明白,规则得让学生接受。俞老师的这节种子课就是一节可供迁移、可供生长的关键课。其特点是需要深耕细作,不怕花时间,有了这节“种子课”的深刻,才能有后续课的简约。
刘德武老师执教的《认识钟表》一课,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年龄特点选择教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持久,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根据这些特点,刘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使用了许多直观教具,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导入时利用制作钟表的方法很快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交流篇
讨论会现场
参训老师在交流分享会上踊跃发言
总结篇
刘妍副校长提出的几点关于思考的建议:1.怎样的老师才是学生喜欢的老师?2.数学课堂应该是怎样的?她谈到自己的理解:应该是有深度而没难度的,应该是生活化的,关注生命的,让学生能体验到快乐的。3.我们要向专家学什么?学他们的文化底蕴、教育智慧、教育精神,用这样的教育精神去感染生命、浸润生命。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李建军校长引用道与术的关系,对数学组老师提出殷切希望:希望老师们一定要学习,只有持续的学习,不断的实践,才能尽快成长,完成由“术”到“道”的蜕变。
参训老师合影
这次培训形式丰富,学术水平高,充溢着对教育教学的深刻阐释充满了教育智慧,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学习是短暂的,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却是常年的。追寻名师脚步,聆听名师指点,我们将满怀教育梦,今后付出更多时间努力学习,勇于在课堂中去实践,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
总编:宋连超
责编:李建军
编辑:张琛琛
审核:白能钦 殷 伟
报送:数学教研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