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练感统,感统到底是什么?

蓼河湾幼儿园
创建于2023-10-17
阅读 8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家孩子一到新的环境就哭”“我们家孩子不和别的孩子玩,就自己玩”“我们家孩子不敢滑滑梯、荡秋千、不敢走平衡木”“我们家孩子总乱跑,一刻也静不下来”“我们家孩子经常发脾气”“我们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家孩子运动能力总上不来”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感统训练就是体育运动”的误区,其实体育运动并不能给予孩子针对性的刺激和改善,盲目给孩子进行不适合的运动,反而会适得其反。

比如:

对于重力感严重不足的孩子,身体协调差,一跑就累——跑步这项运动不适合他;

视觉空间感差,一上自行车就恐高,动弹不得——骑车不适合他;

身体笨重,一动就摔跤——跆拳道不适合他;

手眼协调不好,无法准确接球——乒乓球不适合他。

家长和体育老师如果不懂感统理论,就无法理解孩子的“做不到”,甚至会认为“就是不会才要练,练久了就会”而强迫孩子去做,反而会给孩子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


感统失调孩子的一生轨迹

🟡学龄前

1.喜欢吮吸手指、咬指甲、咬被角;

2.转很久不会头晕或一转就晕;

3.平衡感差、走路东倒西歪、常碰撞;

4.一句话要听多遍才理解;

5.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咬字不清;

6.胆小、怕生、爱哭、内向;

7.讨厌洗头洗脸、怕摸湿黏物品;

8.常踮脚尖走路、怕被举高。

🟡学龄期

1.左右不分、易写错别字;

2.手脚笨拙、坐姿不端正;

3.阅读抄写跳字漏行;

4.易受干扰而注意力不集中;

5.粗心大意、丢三落四;

6.空间理解能力弱、计算易出错;

7.听觉反应慢、词汇记忆差。

🟡青少年期

1.孤僻、叛逆、逃课、有暴力行为;

2.容易骄傲自大、容易过度放纵自己;

3.交友困难、容易冲动、动作夸大;

4.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耐心;

5.喜欢寻求刺激、常熬夜、易沉溺网络、染上烟酒。

🟡成年期

1.职场中适应困难、不合群、疑心重;

2.自信心不足、因压力做出极端反应;

3.逃避责任、容易负气放弃;

4.心有余而力不足、做事易出错;

5.脾气急躁、生气易动粗、不知变通;

6.爱管闲事、因固执听不进他人意见。

人的一生很漫长,也许现在我们根本无法去想象孩子在以后漫长人生路上的模样。

但如果不及时干预,感统失调会对孩子的未来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究竟什么是“感统失调”

根据《中国心理卫生杂志》所刊登的《北京市城区1994名学龄儿童感觉失调的调查报告》表明,分别来自于四所小学的1994名1-6年级学龄儿童中,感觉统合轻度失调率为35.9%,感觉统合严重失调率为10.3%。

央视新闻频道官方认证: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阅读困难,记忆力差,情绪不稳定等状况,要警惕孩子出现了感统失调,需要针对性的训练。

感统失调是怎么造成的

专家介绍,剖腹产的孩子会更容易“感统失调”,因为剖腹产的孩子缺少产道挤压,容易出现多动、淘气、注意力缺陷等问题。

为什么会感统失调?

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种缺陷。

中枢神经系统不健全:

环境的影响:

①早产或剖腹产;

②活动空间狭小或过多依赖学步车,导致爬行不足;

③过度保护或管束过严;

④缺少同伴群体;

⑤缺少户外活动和各种运动;

⑥过早进行认知教育;

⑦电视、游戏机成为儿童主要的玩具等。

感统失调的具体表现

感统失调可大致分为:前庭感失调、触觉能力不佳、本体感失调、视觉失调和听觉失调,表现为生活的方方面面。

前庭平衡感失调的表现:

好动不安,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调皮任性,爱挑剔。

触觉能力不佳的表现:

触觉敏感(防卫过当):

对外界的刺激适应性弱,仅对固有经验有安全感。怕生、胆怯、不喜欢拥挤、排斥新事物、常陷于孤独、吸手指等。

触觉迟钝(反应不足):

反应慢,动作不灵活,缺乏自我意识,我行我素,容易打架等。

本体感不强的表现:

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动作缓慢拖拉、没有上进心、缺乏自信心,走路撞桌椅,组织条理差,语言表现能力差。

视觉失调的表现:

容易把6和9、b和d、q和p写反、阅读困难,丢字漏字,认字但无法理解、写字困难,或者看一笔写一笔,经常抄错题写错数,不爱收拾屋子,桌子总是乱糟糟的。

听觉失调的表现:

常常对巨大的声音没有反应、或者很小的声音也会吸引到注意、经常听漏东西、记不住老师说的话等。

抓住感统训练黄金期

感觉统合失调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然消失,当感统失调对孩子的学习生活出现影响时,必须及时给予必要的矫正。

预防期(0-3岁):儿童感统训练基础阶段,通过感统训练帮助孩子度过此阶段的各个敏感期。

黄金期(3-6岁): 感统训练的黄金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感觉统合能力,让孩子身心协调,自在成长。

弥补期(6-12岁):若错过感统训练的黄金期,则需要更大力度更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

超过12岁的孩子感统能力将难以改变。感觉统合是所有学习能力的基础,如果错过关键时期,将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感统是孩子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家长们应及时走出各种误区,读懂孩子成长所需,及时为孩子成长助力,对孩子来说才最有意义。

阅读 8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