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满园关不住”,这是叶绍翁笔下春日的勃发,“草满池塘水满陂”,这是雷震笔下夏天的生长,“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杜牧笔下秋日的惊艳,“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卢钺笔下冬日的沉淀。四季有时,成长却无处不在。
2023年10月17日,海口市琼山第二小学语文组举行骨干教师课堂展示活动。活动由语文组长吴文老师主持,参加人员为本校语文教师。
本次活动分三个环节:
1.课例展示:
《夏天里的成长》 杜小青
《草原》 何赛霞
2.领导点评
3.教师点评
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为海口市琼山第二小学校长陈霞珊、副校长薛才统、研训室副主任林菁莉。
课例展示
杜小青老师《夏天里的成长》
杜老师选取了第五单元习作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要指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围绕中心意思选取不同方面或不同事例来写”。根据单元导读和课文内容,杜老师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教学目标:
能说出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的,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掌握围绕中心合理选材的方法。
2.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难点:掌握围绕中心合理选材的方法。
课堂中,杜老师紧扣课标中第三学段要求,制定学习目标。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结合单元内容和语文要素,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理解的大概念是:文章以立意为宗,材料选择为表达意图服务。
《夏天里的成长》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来讲的。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在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收束全文。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本文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知道要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思想。
何赛霞老师《草原》
《草原》是老舍先生于196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抒情散文,作者用清新的笔触记叙了自己到内蒙古草原访问时所看到的美丽景色和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汉族同胞的动人情景。文章思路严谨,结构精妙,主旨鲜明,文字优美,意蕴隽永,赞美了祖国山河的壮丽,歌颂了民族团结的情谊。
何老师的这节课设计新颖,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恰当,充分利用学习任务单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中。从导入,呈现,操练到巩固层层递进,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设计多个活动让学生进行完整的基础练习,并且是在有语境的环境下进行操练。
何老师从本文所体现的人和自然的和谐出发开展教学,以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感情的熏陶、感染、升华,思维的撞击为目的,使本课教学成为了全方位、多层次、主动而有效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心灵对话的过程。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很注重通过“品析”,加上及时的阅读指导来实现对学生情感的关注,真正营造了一个“情感的课堂”、“感悟的课堂”、“对话的课堂”,把语文课上的有情有趣。
领导点评
陈霞珊校长指出本次课堂教学艺术的展示,是老师们汲取营养、快速成长的助推器。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聚厚谋远、深耕课堂,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辐射作用,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整体水平,让“双减”落地落实。最后,对所有语文老师寄语:心无旁骛,刻苦钻研,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做一个幸福的语文老师!
薛才统副校长肯定了骨干教师的专业能力,指出骨干教师个人教学的经验,驾驭课堂的智慧,随机应变的调整策略,都为青年教师做出了榜样。薛校长还强调,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以课程标准为指引,把有效达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作为重中之重,同时指出,要把德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语文课堂中,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素养。
教师点评
课堂教学观摩结束后,我校组织了授课教师说课,教师评课、议课交流研讨活动。研讨中大家走出自己教学的局限,与领导、同事充分互动,畅所欲言,既有教法的探讨,也有观念的碰撞,还有知识的交锋。活动氛围热烈却又和谐,老师们的交流有深度与广度,有温度与气度。
林菁莉副主任对授课老师的课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和中肯地点评。既肯定了授课教师的闪光点,又指出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课堂教学的细节处理与改进提出了建议。
“一花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两节润物无声的示范课,充分展示了我校骨干教师的魅力和风采,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课堂的厚度,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交流中得以累积;教育的美丽也正是在这样无形的传承中得以彰显。相信在本次活动后,我校教师将继续深入研读教材,在教研的道路上互相学习,积极研讨,共同精进!
图文:李响
初审:林菁莉
复审:胡赛琼
终审:薛才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