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论助力农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廖伙玉
创建于2023-10-17
阅读 3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上下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广大党员干部需深入准确领悟学习,各级党委(党组)要全面贯彻推动落实,以此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上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名年轻的农业干部,只有立足国情农情,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丰富内涵和发展趋势,才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要提升政治站位,整体领会和系统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导向,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作为一名从事农业工作的党员干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为我们谋划三农的长远发展赢得主动,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因此,农业工作者无论身处何种岗位,都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一,坚持创新发展,加快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加快品种改良,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发展模式;其二,坚持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把现代元素注入农业,培育农村内生性的物质基础,增强造血功能,让农业农民农村同时实现现代化;其三,坚持绿色发展,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绿色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耕地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地下水超采及污染加重等问题凸显,我国已经到了迫切需要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其四,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开放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拓展了新空间,创造良好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提高农业市场竞争能力;其五,坚持共享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放到重中之重位置,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发展、再上新台阶。

      要将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着力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才能夯实我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增强发展的安全性稳定性。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我们今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因此,必须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按照需求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打造系统有序、有效、高质的农业产业生态。在农业产业稳产、提质、增收的同时,紧盯耕地和种子,不用耕地换效益,遏制耕地非农化及非粮化;立足现代化农业种业技术,构建种业自主体系,保障供种能力;立足现代化农业的种植技术,高标准建设农田,提升粮食高产能力,稳产、提质,推进农产品的绿色化、多样化、优质化供给。

      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坚持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每位党员领导干部既要针对发展差距和问题本质,着眼现代化发展目标,又要立足中国基本国情,把握道路特色,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来引领我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程。 

阅读 3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