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夫人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书香浸润】《多去玩吧//幼儿园多趣玩运动课程》第二章 第一篇《那时,迈出的第一步》学习有感 

创建于2023-10-16 阅读551

领阅者:嘉兴市宏兴幼儿园   史佳琦

      本书叙述了杭州市小和山幼儿园的运动主题课程。主要围绕运动课程的生成展开,通过大量思维导图和图片向我们展示了从入园到离园、从室内到户外、从场地到材料、从幼儿到教师是如何实施运动主题特色课程的。

      本次阅读分享来自本书的第二章节第一篇,在“试错”“调试”“协同”的过程中勇敢的迈出课程孵化的第一步。通过教科研的改变,呈现教师在课程孵化前、中、后如何预设、提炼、追随孩子的想法。请大家跟随我进入书中世界,一同参与一场多方人员、思维碰撞的复盘盛宴。

【原文链接】

       一、曾经走过的弯路

      在课程实施的最初阶段,大班运动主题“球来球往”首次亮相。在课程架构时,选择了以幼儿园最常见的“球”为切入点进行运动主题的创生,生发了以下几点内容的思考:

       1.“预设”与“生成”的理念争议

       教师的困惑:课程应该从哪里生发?

       疑惑1:每天的主题内容一定需要提前预设吗?

       疑惑2:课程实施中追随儿童意愿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是不是合适?

       2.“怎么教”与“学什么”的思维碰撞

       教师的困惑:什么是“分组教学”?

       疑惑1:把主题分成“球的艺术创作”“球的运动知识”“球的科学探究”“球的趣味游戏”是否合理?

       疑惑2:主题活动的教学该怎么教?

       3.“领域切割”与“半日打通”

      项目的味道越来越浓,虽然有了创生课程的概念,但新问题有出现了:分组教学中,幼儿缺少横向经验拓展该怎么办?

      教师发现:这样的设计并不是真正的运动课程,虽然采用了分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也积极参与其中,但缺少了运动味。

       二、一个支架带来的顿悟---课程框架从无到有

      教师抛出自己的困惑:“如何凸显运动课程的特质?”“健康领域的核心经验有哪些?”

      园长带领的课程实施核心团队,基于教师头脑风暴后的思路想法,合力编制了以上初稿,有了这个框架图,教师们慢慢地寻找到了课程生发的方向。

       三、由健康联盟教研组泛起的涟漪

      通过这次秋游活动,XX幼儿园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期待孩子们在秋天的旅途中快乐成长,为探索世界、创造美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 智囊团里的你我他---吸纳各阶层不同教师,组建联盟教研组,合力推动课程建设

       • 第一次和第一本书---以理论促进教师对课程核心的把握

【回眸我们的课程孵化】

      当幼儿园在推进园本课程的过程中,问题的发生和教研支持是一路同行的,需要园级顶层和年级小组教研的持续支持跟进。各个组别还需要通过“邀请式教研”的方式让教科室参与进来,共同解决实际的操作问题。

       一、跟进教研支持的策略:

      优化年级组主题审议---追随教师个性化问题的年级组教研

      • 问题自下而上、教师提前申报、甄选出有意义问题

      • 发起年级组教研,邀请园内教育专家共同参与教研

      • 视频回放,解读问题,了解情况并明确下一步需求

      • 根据需求分小组讨论,分享交流后甄选出适宜方案

      二、多人审议研讨,解读厘清调整

      课程的孵化离不开各阶层对课程主题的审议,是课程园本化实施的重要步骤。我们需要经过三层递进式审议(顶层课程审议——教研组审议主题脉络——班级审议具体活动),以基本教材为基点,并结合幼儿园园本特色课程,最后进行班本化实施。

       1.审议把握方向,解读与厘清

      由不同年级组、不同星级、不同教龄的老师组成的大教研组开始主题审议行动。其中有对主题课程框架的前瞻性思考,根据幼儿的前期经验和需求,对板块内容、环境创设、家园配合以及周边资源等几大要素进行深度讨论、分析,确定主题一个大致的方向,为下一阶段的课程班本化定下基调。

       2.年级聚焦问题,优化与调整

      有待解决的问题,到底该如何着手去做?各年级组开启“问题”或“主题内容”认领的模式,不同的小组聚焦不同的问题,各教研组展开互动研讨。组内的教师擅长的方面各有不同,我们可以借助借鉴互补的方式,吸取众长、互相扶持,从而使每位教师都有能力开发、建立并完善具有班级特色的班本化课程。但现阶段教研组的日常互动还略欠缺,可以多多互动交流共性问题和实践反馈,持续性的阶段式组内审议研讨也是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推手。

      3.班级全面实践,个性化梳理经验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课程主题,班级内的两位老师和保育员抱团组成的课程实施小团体,能根据班本特色更加细致的从空间布局、材料提供、教师的支持性策略去落实。因此,在课程开展前,三人的合作商议是很有必要的,老师们开启了智慧之门,一边提出对班本审议的疑惑,一边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其中可能有试错、有反复,在这其中我们发现了教师自身正在不断调整、提升自身对课程观的改变。

       4.回眸复盘共享,课程教师共生长

       • 通过三个园区交互式的教学分享与研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搭建交流平台,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以此回溯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脉络与班本化课程的有效衔接。

       • 各年级组以团队教研的方式,以课程园本化为主要方向分享课程的建构和实施经验,在倾听中互相学习彼此的课程理念,对课程园本化的构建更加明晰,审视反思自我组内课程的同时,为下一阶段的优化路径积累经验。

【总结感悟】

       • 对教师个人而言:“课程孵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因此当我们获得很多讯息时,需要静下心进行一些梳理,结合日常实践多做思考,做一个对教育行为和思想保持警觉的反思型实践者。

      • 对团队教研组而言:团队的力量肯定能帮助每位老师进一步思考、分析、归纳和总结,为接下来的具体实施确定更准确的方向。让主题课程开展更具适宜性、针对性、发展性,在让幼儿获得发展的同时,也促进我们组内每个教师的教育智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增长。

【写在最后】

       “多趣玩”运动课程的理念与架构、教研的支持与行动,呈现了教师课程观不断更迭、儿童观不断生长的蜕变过程。这本书促进了幼儿学习、探究、交往,实现了幼儿多元智能发展,从而支持幼儿越来越会玩。阅读这本书,我对幼儿运动课程的孵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浓厚的兴趣,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也要尝试从“发现儿童”向“发现课程”转变,用专业的眼光去审视教育,智慧地看到儿童、课程与教师三者的关系,并努力让三者彼此联通,互相滋养、共同成长。

阅读 55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