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学科核心素养 推进单元整体教学——羊毫街小学四年级校本教研课活动

flower🌸s
创建于2023-10-12
阅读 45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源头,集体备课是教师合作研究的有效方式。为提高教学能力,打造高效课堂,进一步落实新课标理念和要求,2023年榆次区羊毫街小学于9月25日-10月27日进行校本教研课活动。

集体备课

         我们四年级数学组讲授的内容是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在课前,我们首先站在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课标分析和教材分析两方面对这一单元进行了整体分析。本单元内容隶属统计与概率领域中第二学段“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的主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收集、整理具体实例中的数据,并用合适的方式描述数据,分析与表达数据中蕴含的信息,能用条形统计图合理表示数据,说明数据的现实意义,形成初步的数据意识。单元整体的角度解读分析了本单位的内容,挖掘知识的本质,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为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创设良好环境。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现行人教版的教材中,本单元知识是在一下、二下等学习了简单的数据分类、收集和整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后续学习其他统计图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要利用好教材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引入对条形统计图的学习,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条形统计图不仅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知识的基础。基于此,我们组主要是张翠青老师讲授本单元第一课时,康美英老师讲授本单元第二课时。

课堂展示

  10月11日上午,张翠青老师讲授《条形统计图(1)》。为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调查研究,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张老师在课前布置前置作业,统计“每个身高段的同学分别有多少人”,并鼓励孩子自己绘制统计图。

  张翠青老师通过活动一,让学生独立思考认识条形统计图。

教师巡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对比中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10月12日上午,康美英老师讲授《条形统计图(2)》。基于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康老师通过复习导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

  康美英老师通过活动“选一选、涂一涂、标一标”,让学生掌握当数据较大时,可以用“以一当二”制作条形统计图。

组内说课

张翠青老师说课

康美英老师说课

各年级组评课

  说课之后,我们组内马上进行了研讨活动。针对课堂中的亮点、学生生成的处理,存在的不足等方面,大家畅所欲言,谈体会,说收获,提建议。在教研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

  本次教研课活动虽告一段落,但教师的成长不会止步,教研的脚步也将永不停驻。我相信,在羊小的大家庭中,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阅读 45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