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由吉林省教育学院省中小学幼儿教师培训中心主办,长春市第一实验小学承办,吉林省小学语文任洲仪名师工作室、吉林省初中语文王帮阁名师工作室和吉林省高中语文孙立权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吉林省名优教师教学成果论坛——小初高跨学段古诗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此次活动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同步直播,来自全国各地的1700余位教师在线上或线下参与了观摩。
活动由任洲仪名师工作室成员,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经开)小学部辛礼副校长主持。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小初高同上一课,二是由三个工作室主持人评课。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火,相击而成灵光
古人写诗“一草一木皆有意,一枝一叶总关情。”同一首七言律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小初高不同学段的课堂上,演绎着不同的精彩。“一词一句巧推敲,一张一弛细思量” 。
吉林省任洲仪名师工作室成员——长春市南湖实验中海小学的王文翠老师的课堂氛围轻松而不失文化厚重感。她以语文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新课标为指南,基于对学情的把握,确定合宜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她以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学习:诗中寻“多”、诗中觅“喜”、诗中悟“情”。她引导学生发现诗中“古今异义”词、地名,作为诗歌初知大意的切入点;抓住关键词体会句诗中的“喜”在何处;通过学生质疑引发“为何喜”的探究。系列学习任务的展开,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逐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体会到了诗人狂喜背后的内涵,感受到了诗人的“为自己喜”、“为百姓喜”、“为国家喜”的家国情怀。使得学生品味到了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在儿童的心田播下优秀民族文化精神的基因。
第二节课中,吉林省王帮阁名师工作室成员,吉林大学附属中学高新慧谷学校崔巍老师针对学生们在小学已经学习过这首古诗的学情,将此诗的学习融入于举行“走进古诗苑”的综合性学习任务中,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任务“此诗我知晓”“佳句我欣赏”“推荐语我来写”。崔老师努力让学生充分言说,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学生的讨论,和学生一起去丰富体验,深化认识。他注重将自己的观点和学生的观点汇合在一起,使其自然流动、生成。而在学生出现偏差时,崔老师也能够利用幽默的语言及时点化,注意在学生审美的薄弱处,引导学生仔细审辩。真正做到了“约而达,微而臧”,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吉林省孙立权名师工作室成员,长春希望高中姜峄贺老师的课堂是师生在审美层面的深度对话,让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自然和谐地走向了统一。教师将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交予学生,充分发挥同伴教学的效能,教师审时度势,顺需而为,在学生思维行到水穷处之时提供支架。姜老师作为平等对话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发现和探究,相互启发和分享。教师将这首诗嵌入了杜甫的人生轨迹及诗词创作之中,通过与诗人不同时期创作的诗歌比较,明确本首诗的历史评价。在前后联系的组诗比照中,在将学生的青春感悟与杜甫诗作比较共读中,寻求共鸣。带学生在读、唱等形式中感受格律诗的特点,韵律之美。读诗知人,学生们更深刻地了解了杜甫,体会其一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并受到感染。
研之愈深,则辨之愈明
知之愈广,则行之愈笃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评课环节使在场教师受益匪浅。
任洲仪老师首先感谢了与会专家及教师对活动的参与,回顾了小初高一体化的教学的十年研究历史。她总结王文翠老师的课的特点:阶段目标定位准、教学方法运用巧、学习过程进阶真。这是小学生目前学习最长的诗,自主理解有难度。教师能够领会新课标学段要求对本课的定位,根据学情巧妙设计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朗读、想象、探究中抓住特点解诗意,围绕诗眼品诗情,结合背景入诗境。将对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融入到对“喜”与“愁”的理解,对诗人的家国情怀的初步感受中。
姜海平老师指出古诗教学可归纳为“九字诀儿”:懂事儿、知趣儿,品味儿。即了解诗歌的内容及表现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教师要注重区分不同的学段诗歌教学的任务的不同。崔巍老师的课重点落在“品味儿”上,通过朗读来了解诗人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高度肯定了崔老师设计的朗读评价一览表,突出了课堂的真实性,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姜老师指出教师要对教学有独到的见解,教学设计中,第一要读出作者来,第二要读出历史来,第三要读出自我来。
孙立权老师首先肯定了本次教研活动,他强调小初高跨学段同课异构活动的设计极具魅力,极具创造性,是别开生面的创举。它打破了目前小初高语文教学没有交流的局面,让三个年段的语文老师坐到一起研讨语文教学,推动了语文教育一体化的发展。探索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共性规律与方法,形成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连贯性育人策略,实现小初语文学科课程育人的一体化实施,促进各学段衔接,提升语文学科育人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孙老师对三节课做了详细地评课指导,他强调经典值得反复研读,随着学生认知、知识结构、情感、阅历的变化对经典理解也不同。语文老师要学会 “咬文嚼字 ”,炼字炼句,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用词用句的准确。 三位老师带来的课例体现了从小学到高中语文教学阶梯上升的趋势,为今后的小初高一体化语文教学在不同学段的着力点指明方向。
同课异构展风采,学段衔接促提升。从教研中出发,一路跋涉,寻找语文的诗意和远方;在课堂中践行,一路芬芳,收获教学的精彩和成长。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有效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提升,探讨了教学中的热点和难点。大家在交流经验的同时,也共享学习的快乐。语文教学好比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千里。
撰稿:宋佳
摄像:曹冬雪 倪娜 闫晓甜
编辑:宋佳
审核:任洲仪 邓利华 田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