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晚辈本不是原文的目标读者,可奈何被作者的笔触所感染而先后通读了多次,睡前读完一遍,醒来又意犹未尽,就着一杯茶一根烟再次拾起拜读。思前想后,若只是仿佛饕餮美食一般赞一句“好”,多少有点不尊重作者的意味,逐决意提笔写下感想,以表敬意。
中国很少有关于生死观的教育,我们不知道死亡是什么,从而对其莫名恐惧,进而对生命也不懂珍惜,而疾病则是我们距离死亡最近的机会。每一次大病,都是我们审视生命最好的机会,所以不乏有身边大病痊愈之人仿佛得道一般豁然开朗,人生观得到了升华,自然少了世俗的烦恼与纷争。正如文中所述,“你永远不知道疾病与明天哪个先到”。文章与其说是医学科普,不如说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在不用经历疾病折磨的情况下去重新思考我们的人生。庄子云,“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我一度好奇文章作者的职业,原本以为是大学教师,但感觉教师的笔下更多是教条和呆板,很少如此风趣且深邃。那就应该是作家了,不然何来如此得妙笔生花,字字珠玑,却又沉重深邃。回看当下的文字环境,生活中充斥了网络,网络上铺满了糟粕。文中提到我们曾经的辉煌,道德之乡,礼仪之邦,而如今又所剩几何?隋唐的长安一去不返,或只能去日本京都一睹其风采了。想起我小学三年级时,日本特派专人来学校学习眼保健操,并取走了伴奏副本,而在今年3月,某人大代表却建议取消眼保健操。在滚滚历史车轮中,人类真的是在进化么?我们或早已看不清方向,也分不明是非。
人类是地球上唯一一个会大规模互相残杀的种族。俄乌也好,中东也罢,都言生存为名,行侵略之实。鸟兽残暴但吃饱喝足之后也会与自然和平共处,人类这种“高等文明”却欲壑难填,无节无制。连道德、宗教都不放过,沦为统治工具。普陀山欲两年内上市,而峨眉山上市已二十余载。文章末位提到,若精气神不存,要钱何用?可我却能理解为何当下的人们唯利是图,因为除了钱,我们已一无所有。
文章末尾附属了四则见闻,每一则都真实得令人窒息,引发我们去审视我们所生在如何的环境下。
“作为一名医疗工作者,我正式宣誓:
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人类;
我将首先考虑病人的健康和幸福;
我将尊重病人的自主权和尊严;
我要保持对人类生命的最大尊重;
我不会考虑病人的年龄、疾病或残疾、信条、民族起源、性别、国籍、政治信仰、种族、性取向、社会地位,或任何其他因素;
我将保守病人的秘密,即使病人已经死亡;我将用良知和尊严,按照良好的医疗规范来践行我的职业
我将继承医学职业的荣誉和崇高的传统;我将给予我的老师、同事和学生应有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我将分享我的医学知识,造福患者和推动医疗进步;
我将重视自己的健康,生活和能力,以提供最高水准的医疗;
我不会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权和公民自由,即使受到威胁;
我庄严地、自主地、光荣地做出这些承诺。”
这是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医务工作者上岗前必须做的宣誓词,就算在如今21世纪,都为美国一众医学院所用。我们的白衣天使们不知道不奇怪,因为我们不流行发誓。没有誓言因为不怕违背,不怕违背是因为没有信仰。法不禁止皆可为,可问题是法禁止了不也一样为么?在与欲望的追逐游戏中,我们义无反顾,无往不利。
我们惊讶不收红包的医生,惊讶不虐待老人的护工,却漠然划过每一则幼儿园老师虐童的新闻,停留在戏子们的二奶三妻上乐此不疲。这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啊,属实看不清方向,分不清是非。
文章最末排比了四个“我相信”,是如此铿锵有力,又如此感人泪下。笔者仿佛当代鲁迅,用笔下文字为身边的人点亮了一盏灯塔。实属难能可贵,可叹,可敬。
下了美篇,这是戴老用的app,关注了戴老,希望自己也能在这一片混沌中始终“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