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学前儿童发展(下)

创建于2023-10-15 阅读336
第五节 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

考点1 情绪的分类

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把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面状态。

(2)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如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

(3)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考点2 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是因自己或别人的言行举止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绪体验。

(2)理智感是在认知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它与人的求知欲、认识兴趣、解决问题的需要等满足与否相联系。

(3)美感是人对事物审 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标准而产生的。

考点3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幼儿情绪的特点

①情绪的易冲动性;

②情绪的不稳定性;

③情绪的外露性;

④情绪的易感性。

(2)幼儿高级情感发展的特点

①道德感

幼儿期的道德感是不深刻的,大都是模仿成人、执行成人的口头要求,是在集体活动中和在成人的道德评价的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②理智感

幼儿期是幼儿理智感开始发展的时期。幼儿的理智感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好奇好问。另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动作相联系的“破坏”行为。对一般儿童来说,5 岁左右,这种情感会明显地发展起来,突出表现为幼儿很喜欢提问题,并由于提问和得到满意的回答而感到愉快。

③美感

幼儿对色彩鲜艳的艺术作品或物品容易产生

其爱之情。在教育的影响下,幼儿中期能从音东、绘画作品中,从自己从事的美术活动、跳舞、朗诵中得到美的享受。幼儿晚期,幼儿开始不仅仅满足于颜色鲜艳,还要求颜色搭配的协调。

考点4 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③情绪表述的社会化。

(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

从情绪所指向的事物来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丰富和深刻。

(3)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从情绪的进行过程看,其发展趋势是越来越受自我意识的文配。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幼儿情绪的冲动性逐渐诚少,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从外显到内隐。但总的来说,幼儿的情绪仍然是不稳定、易变化的。

考点5 幼儿情绪能力的培养策略

(1)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成人情绪自控的示范;

(3)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4)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

(5)在活动中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

考点6 幼儿调节负面情绪的主要策略

(1)寻求安慰;

(2)替代活动;

(3)自我安慰;

(4)发泄;

(5)问题解决。

第六节 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

考点1 幼儿个性的发展

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1)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①自我感觉的发展(1岁前)。

②自我认识的发展 (1~2岁)。会叫“妈妈”

③自我意识的萌芽(2~ 3岁)。掌握名称代词“我”(标志),“点红实验”。

④自我意识各方面的发展(3岁后)。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开始发展。

(2)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

①从依从性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独立性的评价;

②从对个别方面的评价发展到对多方面的评价;

③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④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⑤从只有评价没有依据发展到有依据的评价

(3)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

①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体验(偷快、愤怒)向社会性情绪体验(委屈、自尊、羞愧感) 不断地深化、发展;

②表现出易受暗示性。

(4)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

①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

②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

③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2.气质类型

(1)胆汁质

行为表现:反应快,冲动时不可遏制,但情绪也容易平息;为人热情,过于直率,易与人发生冲突,事后忘得快。

教育:应侧重于自制能力和情感平衡性教育,使其既能保持行为主动、热情和敢于创造的精神,又能克服急躁、粗暴、易激怒的弱点。孩子有过错时不当众批评,在事后和风细雨地摆事实讲道理,以培养其理智的控制力。

(2)多血质

行为表现:反应快,活泼好动兴趣广泛,但兴趣和注意力容易转移;脾气温和,外向,情绪外露,好交际,对新环境适应快。

教育:应侧重于做事谨慎、谦虚及兴趣稳定性和集中性、耐力与毅力的教育,以克服其容易轻率、疏忽大意,过高估计自己的毛病。在这类孩子有优点时不当众表扬,有缺点时要及时指正批评。

(3)黏液质

行为表现:情绪兴奋慢而弱,心境平稳,不易冲动,反应较慢,思维、语言及行为迟缓;沉着冷静,内向,自制能力和坚持性较强;有耐心,不易适应新环境;注意力不易转移。

教育:应加强速度和效率及广泛兴趣的培养与训练,使其既具有勤勉实在、坚毅和理智的特点,又具有积极热情的人生态度。可多与他们开展竞赛类活动,强化其时间效率观念。多领他们广泛接触自然界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其热情和积极性。

(4)抑郁质

行为表现:感受性高,观察细腻,善于察觉常人不易注意的细微末节,反应慢;情绪的敏感性极高;多愁善感、敏感多疑,严重内向,极不善于交际;性格孤僻,为人处世谨慎,对挫折易产生畏惧心理。

教育:应多加强其自信心和勇敢性、乐观主义教育,以发扬温顺、细致、富于同情心、聪明、体验深刻等优点,并克服其容易沮丧自卑、消沉、怯懦孤僻和优柔寡断的缺点。要多发现其优点和成功之处并马上给于表扬。

3. 幼儿性格的发展

①幼儿性格的特点:

活泼好动;好奇、好问;易冲动,自制力差;易受暗示,模仿性强。

②影响幼儿性格形成的因素:

遗传,家庭;幼儿园的教育和教学(主导作用),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等。

4. 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于 1983 年提出了 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存在八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逻辑一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肢体一动作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以区他后来补充的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

考点2 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1. 亲子关系的发展

(1)依恋的类型

①安全型。

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地玩弄玩具,并不总是依偎在母亲身旁,只是偶尔需要靠近或接触母亲,更多的是用眼睛看母亲、对母亲微笑或与母亲有距离地交谈。母亲在场使儿童感到足够的安全,能在陌生的环境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操作,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当母莱离开时,其操作、探素行为会受到影响,儿童会明显地表现出苦恼、 不安,想寻找母亲回来。当母亲回来时,儿童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并很容易抚慰、平静下来,继续去做游戏。

②回避型。

这类儿童对母亲在不在场都无所谓,母亲离开时,他们并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紧张、不安的表现;当母亲回来时,也往往不予理会,表示忽略而不是高兴,自己玩自己的。有时也会欢迎母亲回来,但只是非常短暂的,按近一下就又走开了。因此,实际上这类儿童对母亲并未形成特别密切的感情联结,所以,也有人把这类儿童称作 “无依恋”儿童。

③反抗型。

这类儿童每当母亲将要离开前就显得很警惕,当母亲离开时表现得非常苦恼、极度反抗,任何一次短暂的分离都会引起大喊大叫。但是当母来回来时,他们对母亲的态度又是矛盾的,既寻求与母亲的接,但同时又反抗与母东的接触,当母亲亲近他们,如抱他们时,他们会生气地拒绝、推开。

但是要他们重新回去做游戏似乎又不大容易,不时地朝母亲这里看。

(2) 教养方式的类型

①民主型。

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我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同时对孩子有一定的控制,常对孩子提出明确又合理的要求,将控制、引导与积极鼓励相结合。在这样的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自信心、探索性等方面的发展我好。

②专制型。

父母给孩子的温暖、慈爱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和禁止,对子女态度租暴,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不予满足,更不允许孩子对父母的决定和规定有不同的表示。这类家庭的孩子,或是变得驯服、缺乏生气,无主动性,情绪不安,退缩;或是变得自我中心和胆大妄为,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

③放任型。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一般关怀过度,百依百顺;或是消极的,不关心,缺乏交谈,忽视他们的要求;或只看到他们的错误和缺点,对子女否定过多;或任其自然发展。这种家庭培养的孩子,往往形成好吃懒做,生活不能自理,胆小怯懦,蛮横胡闹,自私自利,自命不凡,害怕困难,意志薄弱,缺乏独立性等许多不良品质。

2.幼儿同伴关系的发展

(1)同伴关系的类型

①受欢迎型。受欢迎型儿童喜欢与人交往,在交往中积极主动,且常常表现出友好、积极的交往行为,因而受到大多数同伴的接纳、喜爱,在同伴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具有较强的影响力。

②被拒绝型。被拒绝型儿童和受欢迎型儿童一样,喜欢交往,在交往中活跃、主动,但常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攻击性行为较多,友好行为较少,因而常常被多数儿童所排斥、拒绝,在同伴中地位低,关系紧张。

③被忽视型。这类儿童不喜欢交往,他们常常独处或一个人活动,在交往中表现得退缩或畏缩,他们既很少对同伴做出友好、合作的行为,也很少会表现出不友好、侵犯性的行为,因此既没有多少同伴主动喜欢他们,也没有多少同伴主动排斥他们,被大多数同伴所忽视和冷落。

④一般型。这类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行为表现一般,既不是特别主动、友好,也不是特别不主动或不友好;同伴有的喜欢他们,有的不喜欢他们,他们既非为同伴特别喜爱、接纳,也非特别忽视、拒绝,因而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一般。

(2)同伴关系中的问题儿童及帮助措施 

①两种交往困难儿童:被忽视型幼儿、被拒绝型幼儿。

②如何帮助交往困难儿童

首先,要使他们了解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与他人友好相处。

同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通过有效的教育活动达到促进儿童交往、改善同伴关系的目的。

(3)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

①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②儿童自身的特征。

③活动材料和活动的性质。

3.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1)幼儿性别恒常性的发展

性别恒常性指能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性别,并认识到性别是固定不变的。

阶段一:性别认同(2~3岁),即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阶段二:性别稳定性(4~5岁),即知道人的性别不会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阶段三:性别恒常性(6~7岁),即懂得人的性别不会随服饰、形象或活动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随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2)幼儿性别角色的发展

第一阶段: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

第二阶段: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3~4岁)

第三阶段: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5~7岁)

(3)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

性别行为的产生 (2岁左右);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

4. 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1)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阶段

①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

②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出现明显个别差异(3~6、7岁)。具体表现为: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分享行为受物品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出现明显的个性差异。

(2)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①社会生活环境,具体包括社会文化、电视媒介等;

②儿童的日常生活环境,具体包括家庭、同伴等。

③移情。移情是促使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最根本的内在因素。

5.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1)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①攻击性行为频繁。

②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③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2)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①父母的惩罚。惩罚对非攻击型儿童能抑制攻击性,但对攻击型儿童则加重其攻击性行为。

②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暴力还能影响儿童的态度。

③强化。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听之任之就等于对其侵犯行为的强化;成功运用了攻击性策略控制同伴,会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行为。

④挫折。挫折是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七节 幼儿发展中的个体差异

考点1 幼儿个体差异的概念

个体(个别)差异一般是指个性差异,即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考点2 幼儿个体差异类型

(1)幼儿智力差异;

(2)幼儿性格差异;

(3)幼儿性别差异;

(4)幼儿学习类型差异。

考点3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

(1)个体差异形成的客观因素

①遗传因素;②环境因素。

(2)个体差异形成的主观因素

①需要是最活跃的因素;

②兴趣和爱好是引起个体(个别)差异的重要因素;

③自我意识在心理活动中起控制作用;

④心理状态包括注 意、激情、心境等,是心理活动的背景。

考点4 尊重个体差异,促进儿童个性发展

(1)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

①享受适当的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②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

(2)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举措

①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儿童;②识别优势与弱势,寻求突破口;③用心琢磨,读懂孩子,满足

需求

第八节 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问题

考点1幼儿身体发育中的问题

(1)肥胖症

主要由进食过多,营养过剩;运动过少;遗传;心理因素等引起。

(2)佝偻病

全称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

(3)弱视

①弱视是眼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 0.8。

②幼儿人园后,至少每年查一次视力。

③常规遮盖法是公认的简便易行的治疗弱视的方法。

(4)龋齿

①龋齿是残留在牙齿上的食物在口腔内细菌的作用下产生酸,使牙釉质脱钙,形成龋齿洞。

②预防与治疗

注意口腔保健,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合理营养,促进牙齿咀嚼能力的发展;

定期检查口腔,发现龋齿,及时治疗。

考点2 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问题

(1)孤独症

①症状: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刻板行为等。

②矫治:康复训练;创造正常的生活环境;要有信心。

(2)多动症

①症状:注意缺陷;活动过多;沖动性;学习困难;行为品行问题。

②矫治:饮食疗法;精神疗法;行为疗法。

(3)攻击性行为

①表现:焦躁不安、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扔东西。

②矫治:榜样法、强化法、暂时隔离法 等;无论如何,不可采取体罚的方法。

第九节 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考点1 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1.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一种方法。观察法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最基本方法。

2.问卷法是通过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设计的一系列问题(有关性别、年龄、爱好、态度、行为等)构成调查表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3.谈话法是以口头形式,根据儿童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了解儿童发展状况的一种方式。

4.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学前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自然实验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实验,但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某些条件。

实验室实验是在特别设置的实验室里,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研究儿童心理。

5.测验法是根据现成量表和测验程序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或状态的方法,主要用于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学前儿童心理测验一般采用个别测验,逐个进行,不宜进行团体测验。

6. 作品分析法是指研究人员有目的地为研究对象确定一个主题,对研究对象按照预定程序完成的活动作品进行分析,获取研究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做出评价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儿童的作品有很多,如日记、作文、绘画、手工作品、舞蹈、表演等等。

阅读 3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