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途有光致前行,“语”你共思古韵美——双桥区文言文教学研究团队参加承德市“山庄讲堂”活动

🐰風·筝💋
创建于2023-10-16
阅读 38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天载着收获与希望悄然而至,所有的美好都如约而来,教学之美,美在底蕴与内涵。10月8日,双桥教研团队30人赴承德县参加承德市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山庄讲堂活动。

  承德市教研室胡丽艳主任组织活动,她指出:本次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典型的课例进行观课、议课、剖析,研究梳理出大单元背景下古诗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有效策略,供全体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运用,实现以研促教,抓严提质的教研目标。

       双桥教研团队参加本次活动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颇有收获。

                 研讨寻思路 论辩碰火花

       活动前期,双桥区教研室组建了25人的骨干教师团队,一起观看了两节优质课,经过老师们深刻的研讨,发现两节课在教学环节上有很多共性之处,通过对比可以梳理出文言文教学的一般流程,即:导——读——品——诵——拓。

                观名师课例  探文言教法

       活动伊始,现场播放了石家庄毛亮老师所作的《囊萤夜读》一课和承德市避暑山庄小学杨薇老师所作的《古人谈读书》一课的视频课例。参会教师潜心观看教学视频,用心揣摩名师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和思路。借鉴课例中老师用的小妙招,总结梳理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能用的一些基本的方法策略,还丰富积累了教师课堂评价语言。

                 品古文雅韵  习文言之法

       石洞子沟小学孔雪老师代表双桥教研团队进行分享。她以两个名师课例为依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分析了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编排体系,总结教学文言文的一般流程,分享了团队梳理出文化为先、诵读为主、学法为引、语用为本、思维为魄这五点认识,并主张要充分发挥双桥小语的特色,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时效性,打造具有语文味的小语课堂。             

                 共讨拓思维  慧研新课堂

       各地区团队教研分享结束后,由双桥区、高新区、营子区的教师代表进行现场研讨交流活动。由杨微老师进行授后反思,她细致的分析了课程的设计意图。普宁小学的张秋童老师用角色转换的思路提出了“如果我是学生,我该如何教?”的议题。现场研讨不仅有效的架起了教师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还让广大教师感受到了携手前行的温暖和凝心聚力的力量!

  胡主任对双桥团队提出的文言文五步流程给予充分肯定和赞同。她说:“我们面对教学到底应该按照怎样的流程来进行比较合适,我们需要这样的东西,通过观课,通过大家的交流,学到新的几招,我们以后一定要用在自己的教学中。”

       每一次活动、每一次检验,都是积跬步至千里的过程,让我们在思考和实践中前进,智见教研,点亮未来。

                


                  图/文    李静   马文金

                  复 审    张伟   彭丽丽

                  终 审    李刚


                             【end】

阅读 38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