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芳华   追梦再出发
——仇宁伟名师工作室参加自治区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培训活动纪实

创建于2023-10-16
阅读 12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育在路上 学习不停止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培训是最大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眨眼间,参加自治区级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及培养对象培训活动进行第六天了,经过几天的学习,学员们热情依旧高涨,学习精神更加饱满。

教育小故事分享

活动初始,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邵丹老师为我们分享了她的教育小故事--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专家介绍

紧接着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张延平老师为我们隆重介绍了今天早上的讲座专家:高级教师,自治区级骨干教师,银川市阅海第二小学副校长王辉。

专题讲座

王辉校长为我们带来的讲座是《数学课堂教学究竟要给学生什么》。

王辉校长的讲座从数学的概念、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诠释引发数学教师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思考:1.教师该教什么?怎么教?2.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怎么培养?3.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带着这些问题,王辉校长从小学数学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用课例说话为学员们剖析讲解,清晰的传授在每一个领域数学课堂教学给学生什么?为学员们在课堂教学中究竟给学生什么指明了方向。

讲座中,王校长重点介绍了教师该教什么?怎么教?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怎么培养?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尤其三个课例的分析,更是让大家茅塞顿开、醍醐灌顶。王校长设计的课程,充分体现了“知其所以然”的教学,一步步的设计,只为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走向探索知识的海洋,并且王辉校长敢于摒弃教材,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展开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新知做好铺垫。讲座的整个过程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鲜活的案例,使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课堂真正的意义所在,明确了在数学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创造性思维是多么的重要,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学员认真聆听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员们聆听不止、笔尖不停,认真记录、积极思考,把知识留在纸上,把成长记在心间。

讲座总结

专家的引领,点燃了每一位老师的教育激情,讲座结束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探讨。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张旭贤体会颇深,迫不及待的为大家分享了他的学习心得。

小组研讨

下午,是小组行动学习任务的研讨,所有学员进行分组研讨,仇宁伟老师带领本工作室成员进行了研讨,并安排了相应的任务。

学员分享

张旭贤(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教了这么多年数学,在课堂上关注过学生思维的严谨,要求让每个学生写清每一道题的思路;强调过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好每一个数字。但从来没有静下心来思考过:数学课究竟要给学生什么?今天王校长以这个问题为题,从数学概念入手,通过课标诠释,以数与代数、几何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个领域的案例分析,提出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重视学生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等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核心素养。这一理念可谓拨云见日,直击数学课堂本质,今后我将会把它落在具体的每一节课上,深入研究教材,把握每一节课的前世今生,深刻理解算理,抓住一节课的本质或“一致性”,巧妙设计课堂活动,通过富有思想的课堂实践活动,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引导深度学习,吃透数学思想方法,获得数学经验,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任小娟(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在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是我们每个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今天通过聆听王辉校长《数学课堂究竟要给学生什么》的讲座让我明晰了在数学四大领域中的每一个领域应该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什么。数学课堂教学应该要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不仅仅是教外显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渗透内隐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的时候,要进行一番深入的思考,研究新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站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上,向学生传递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这个做起来很难,但通过不断的学习,我愿意去尝试,去努力做一个像王校长所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把复杂的东西教得简单,把简单的东西教得有厚度,让学生喜欢学数学。

伏有红(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数学课堂教学究竟要给学生什么?银川市阅海二小王辉校长围绕数学的概念、课程标准对数学课程的诠释、用具体的课例解读等内容作了全面准确的解答。认真聆听完讲座,令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我的收获和理解就是一节数学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设计一节好课,在备课和设计教学时,重点做到:一是认真研读新课标内容,理解课标精髓,明确课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理念;二是仔细研读教材,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中表述的数学内容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融为一体,落实“四基”,培养“四能”,在课堂上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三是准确把握学情,结合学生实际,利用信息技术,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数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课堂教学活力,让课堂教学真正发生,回归本真。总之,作为一名数学骨干学员要用心、用情、用爱,课堂上把”一切”留给学生,学生才能得到“一切”。

梁杰(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今天聆听了王辉校长的讲座《数学课堂教学究竟要给学生什么》,久久让我沉浸其中,三个课例的分析,我犹如醍醐灌顶。现在新课标倡导的教学不再只是究其然更要究其所以然,王辉校长设计的课程,充分体现了“知其所以然”的教学,一步步的设计,只为让学生自主去发现、去探索、去领悟,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走向探索知识的海洋,并且王辉校长敢于摒弃教材,选择学生喜欢的教学活动展开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教学新知做好铺垫。在我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王辉校长的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做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引导者。

陈雪萍(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听了王辉校长今天的讲座,让我对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以往的教学中,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知识与技能双基的教学。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四基四能落实核心素养。在我看来,今后的课堂中,我们不但要关注双基,更多的是要关注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大胆质疑,科学求证。真正的明白每一个数学知识点背后的原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从学会到会学,从会学到乐学。重点培训孩子的数学语言,提升孩子的数学思维,使之变得越来越聪明。

邵丹(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听了王辉校长今天的讲座,我收获颇丰,感悟颇多。特别是对“在每一节数学课上,教师该教什么?怎么教?该培养学生什么能力?怎么培养?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这一连串的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知道了在未来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入手。数学中充满着各种矛盾,如:等与不等、繁和简、难和易、一般和特殊、未知和已知等。通过转化可以化繁为简、化一般为特殊、化未知为已知,使矛盾得到解决。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上是由条件向结论转化的过程,由条件先得出过渡的结论,然后一步一步转化,得到最后的结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思考,具体地分析,有加法和减法的转化、多元向一元转化、三维向二维转化、无限向有限转化、数与形的转化等。

张延平(仇宁伟名师工作室成员)作为一名一线数学教师,几乎每天都面对“数学教学”。那么,“数学教学”应该让学生学会什么?用现在的教材“教”面向未来的学生,该怎样教?是一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通过今天王校长的讲座,令我茅塞顿开。对于新知识的学习,通过问题形式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探索、去发现,其效果远胜于教师单纯的讲解。数学上任何一个知识点都有其形成过程,或是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抽象,或是对旧知识进行归纳、类比后推理得出结论,这种数学抽象或推理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学生能掌握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就能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结构,沟通知识的联系,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将知识学“活”。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知识的产生过程,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问题,一步一步地去引导、去探求、去发现。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生的发现思维能力在不断形成、不断完善、不断总结中得以提高,进而避免了知识上的死记硬背,应用上的生搬硬套现象。

张芳(仇宁伟工作室成员)今天聆听了阅海第二小学王辉校长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我的思绪久久无法平静,静静坐在那里,反思着十年来的点点滴滴……我们平时听了一节好课,为什么会记忆犹新、心潮澎湃?学生上完一节好课后,学生而不愿下课?为什么同样的教学设计,人家上的精彩纷呈,满满的数学味?而自己却照抄照搬,却上不出人家那样的教学效果?一个数学老师的文章为什么如此生动、亲切、富有诗意?留给我们每一个数学工作者一个必须要深刻思索、探讨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究竟要给学生什么。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感受到工作的成就,要把平凡的事务转化为精彩把烦恼的事情转化为快乐,消除职业倦怠,使人发自内心地爱上自己的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个学生,努力读懂孩子的需求,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以“健康”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以“品行”渗透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课堂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数学课堂也是学生展示个性的平台,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王辉校长的讲座的整个过程既有系统的理论、又有鲜活的案例,使老师们深刻地认识到数学课堂真正的意义所在,明确了在数学课堂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创造性思维是多么的重要,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仇宁伟(仇宁伟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今天聆听了阅海第二小学王辉校长关于《数学课堂教学究竟要给学生什么》,感触颇多,反思我们的教学,还停留在教学知识,教会计算,教会解题的层面;同时也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的教学质量与银川、东南沿海地区的差距,如果我们不及时的转变观念,也许我们的差距会越来越大。如何让新课标落地生根?如何让我们的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呢?通过王校长的细致的讲解,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不能墨守成规,应该从核心素养视角来分析教材内容,整合教材内容,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学习任务,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组织深度探究的学习活动。将原来知识获得导向转变为素养形成导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数学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成为既具有独立性又合作精神,成为基础扎实的学习者。也许我们每一位教师都长期坚持,最终才能使核心素养开花结果。

学而不怠,驰而不息

  学海无涯,研无止境,教学就是一场修行。在漫漫的教学路上,向下扎根——不断地沉淀自己,静下心来学习、思考;向上生长——持续地努力、 探索,走出舒适圈,让自己拥有更开阔的眼界。

摄影:梁杰  伏有红

编辑:张芳

审核:仇宁伟

发布:张芳

阅读 12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