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谜语》小学图形化编程与学科融合研究课例 

木子
创建于2023-10-15
阅读 23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备课

备课过程

    A. 目标设定

        1. 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 培养学生逻辑思考能力,通过编写谜语程序来展示逻辑推理的能力;

           -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和编写谜语程序。

        2. 分析学科知识点:选择与谜语相关的语文知识点进行整合

           - 学习和理解谜语的特点和解答技巧;

           - 掌握语文中与描述、归纳、推理等相关的知识点;

           - 结合图形化编程软件,学习和应用编程概念。

    B. 教学资源准备

        1. 下载安装图形化编程软件

           - 确保在课堂上能够顺利使用该软件进行编程教学;

           - 检查软件版本和网络连接等因素,确保课堂正常进行。

        2. 收集谜语素材:包括常见谜语和自编谜语

           - 收集一些适合小学生的常见谜语,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解答;

           - 鼓励学生自编谜语,提供一些思路和示范,让学生动手创作谜语。

        3. 准备教学辅助材料:如PPT、活动手册等

           - 制作一份简洁明了的PPT,介绍编程概念和谜语制作过程,引导学生理解;

           - 准备一份活动手册,包含编程的步骤、谜语示例和解答参考,供学生参考。

二、上课

2022年11月14日,本课题组在屯昌县向阳中心小学逸夫楼电脑室2开展《猜谜语》课例研究活动。

上课过程

    A. 导入环节

        1. 引发学生兴趣: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谜语“白天看不见,晚上摸得着,一年到头没尾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思考并猜测答案。

        2. 打开编程软件:向学生展示如何打开图形化编程软件并准备开始编程。指导学生一起打开软件,并简要介绍软件界面和基本操作。

    B. 编程实践

        1. 学习基本编程概念:介绍图形化编程软件的基本功能和常用积木块。重点解释程序的顺序执行、条件判断和循环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编程思维和逻辑。

        2. 谜语制作:引导学生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根据谜语逻辑编写程序。给出编程任务,编写一程序让计算机显示出谜底“猫”,并且在用户猜对答案后给予肯定的回应。指导学生使用合适的积木块,显示文字块、条件判断块和声音播放块等,来实现谜底的显示和回应。

        3. 谜语展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编写的谜语程序并解答谜语。每位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编写的谜语程序,并向其他同学提出谜语,其他同学通过运行程序猜测答案。鼓励学生分享编程思路和创新之处。

    C. 反馈与评价

        1. 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编程心得和收获。请每位学生简单总结自己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克服的方法以及对编程的认识和体验。

        2. 教师评价和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指出改进和提高的方向。教师根据学生展示的谜语程序,给予积极评价,指出优点和创新之处。同时,提出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和提高编程能力。

三、评课

陈秋强老师:在备课中合理设计了一系列的编程活动,使学生能够从简单到复杂地逐步掌握编程思维;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合作,提高了学生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王妹老师:需关注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理解不深入、活动安排不合理。可以加强学生对编程知识点的掌握,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调整教学活动的顺序和难度,使学生更好地逐步学习和应用编程技能;加强与学科知识的融合,让学生意识到编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结论

对于学生而言,参与到谜语制作和展示的活动中,不仅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逻辑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还可以提升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通过与语文知识点的融合,学生能够在编程实践中不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课文知识,促进跨学科的整合与发展。

 因此,本次研究课题《猜谜语》备课、上课、评课过程的实践研究对于推进小学图形化编程与学科融合的教育模式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将图形化编程与其他学科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需要教师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阅读 23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