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粥头~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名师引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

阅读2984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10月14日,秋风起,秋叶落,一袭黄叶,半日秋凉。在最美的秋天,共赴一场诗意的课堂。和美课堂走进呼和浩特,在锡林南路小学丰州路分校顺利举行。薛家湾第六小学数学组教师参加此次活动,聆听名师授课、学习教学理念。

  此次活动特色有:传达最新的教学理念;传达最新的教学案例;传达最新的教学价值。参加此次活动的名师有周卫东老师、罗鸣亮老师、张宏伟老师、贲友林老师、强震球老师、储冬生老师、苏明强老师和张齐华老师。各位老师有趣且生动的课堂不仅传授着知识,更是体现出了新课标理念。

名师引领

  周卫东老师执教的《加法数量关系》聚焦家乡南京的紫金山研学真实情景,让孩子主动思考,找出其中的数量关系,构建模型,运用知识的拓展练习,让学生理解模型的本质——大分量可以再分,小分量可以聚焦。周老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建模过程,应用多维素材,凸显模型价值。

  周老师提出“在抽象中建模,在运用中理解”,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的数量关系,并合理利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体现了教学的独到之处。

  罗鸣亮老师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借助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从质疑到认同,从猜想到验证,再到最后的得出结论,总结出方法。学生深刻感受其探究过程,在过程中形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打破传统的学习思想和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创造思维能力。

      

  在随后《新课标如何在课堂落地》讲座中,罗鸣亮老师让我们明白,变革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的态度。我们要让学习真正发生:讨论、发现、提问、争论、批判、辩论。

精问——明确任务,聚焦问题。

善待——留足时间,经历探索。

独立思考——给予每个孩子思考时间,让更多的孩子积极参与。

合作交流——给每个孩子表达的机会,让每个孩子沉浸学习。

  俞正强老师的“曹冲称象的故事”一课有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借助“曹冲称象”,引出“生活称物”;第二个环节是畅谈“曹冲聪明”,联想“等量转变”;第三个环节是拓展“转化方法”,丰富“转化情境”;第四个环节是利用“不同时间”,体现“学科差异”。整节课依托“曹冲称象”的故事,让学生不仅能区分“船”和“秤”,还能通过比较物体质量感悟等量代换。

  它向学生展示了一幅有趣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可以帮助我们巧妙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孩子们在愉悦的心境中欣赏古代名题,欣赏数学的魅力,在欣赏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体会数学方法。

  张宏伟老师本节课以一道例题贯穿全课,学生要解决的例题是:为了参加溜溜球比赛,王老师买了4盒溜溜球,每个盒里面都有两个一样的溜溜球。王老师一共花了96元,平均每个溜溜球多少元?

        学生先用“删删审题法”,把例题精简为“3个条件+1个问题”(①4盒;②每盒两个;③共96元→平均每个多少元),然后学习思考应用题6种方法中的第一种思考方法——“过家家”。

        明确学习思路A:条件①“4盒”跟题目当中的谁结婚,可以生出哪个“宝宝”(与条件②“每盒两个”结婚,可以生出“一共8个球”)→把生出来的这个宝宝再当条件④,放到原来的题目中,看它与剩下的其他条件能不能“结婚”→条件④“一共8个球”和条件③“共96元”能结婚→生出宝宝“每个球12元”(就是要解决的问题)→问题解决,没有解决就继续上面的步骤,直到生出宝宝为止。

思路B:先让条件①和条件③结婚,生出条件⑤……

思路C:先让条件②和条件③结婚……

        同学们整节课兴趣浓郁,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思考,课堂氛围相当热烈。

  张老师主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数学学法课程的系统设计与实施,让学习数学方法的学习更为清晰、明确、全面、完整和系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章可循”,能更好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学习力,也能更好地解放师生,让教师教得好且教得轻松,也让学生学得好且学得愉快。

  贲友林老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练习)》,课堂上贲老师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求解并对比观察三个数据之间的联系,深入探究拉、切、拼,实现图形之间的转化,观察计算图形表面积的增加,让学生深刻体会“数形结合”、“联想重构”的重要性,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贲老师在讲座中强调了练习课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他提出,在练习课中比“练”更重要的是“思”,用问题的思维激活学生。教师要把思考的难度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强震球老师执教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先猜测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单位面积的小正方形验证,又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01:31

  强老师通过步步追问:还能怎样剪拼?为什么要沿着高剪?不同位置的剪拼有什么联系?让学生深度思考。强老师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指向数学理解”“为学生的理解而教”等理念。

  储冬生老师的《认识正比例》一课,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思考并尝试总结正比例的条件,再通过多个情境去深度体会正比例模型,并在变式训练中感悟模型,接下来用字母强化模型,最后整体建构模型。

  储老师的课堂真正体现了他提出的教学思想:从“学以备用”到“以用带学”,从“理论上懂”到“直观上明”,从“一蹴而就”到“分层推进”,从“聚焦课时”到“关注单元”。

  我们还聆听了苏明强老师和张齐华老师的课以及讲座。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特色,在课堂上,每个老师都能充分发挥特点和独特之处。


        9位数学专家都是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设计自己的教学,课堂上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他们的教学思想和对数学课堂的热爱、对数学教育的研究精神,都让我万分钦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读懂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相信每一位学生,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发生。

共同进步

  薛家湾第六小学的老师们认真听课、记录、思考,在一堂堂名师课堂中体会“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理解“让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生根发芽”,感受学生“会思考、会探究、会表达”的真实课堂……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为了孩子们核心素质的培养,不忘初心,一路向阳!

       

  两天的学习虽已结束,但大家对于“新课标理念如何更好落地课堂”的思考从未停止,慢慢即漫漫,我们将带着新的思绪开启课堂变革的新征程。

  水本无华,相荡乃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生灵光。两天的学习时间虽短,但却使我们受益匪浅,既是观念上的洗礼,也是理论上的提升;既是知识上的积淀,也是教学经验的增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数学课堂“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真正的魅力所在!

       

  学习回来之后,薛家湾第六小学数学组紧锣密鼓安排了学习经验交流研讨会,各位出去学习的老师都分享了自己此次学习的收获。

        经过研讨后,每位老师深入反思,学习、借鉴每节课的闪光点以及环节设计的精妙之处。老师们将吸取其中精华,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观摩“和美课堂”

        两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南京的周卫东老师展示了《加法数量关系》、福建的罗明亮老师展示了《三位数乘一位数》等九位老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几位教师的精彩说课及专题讲座。一系列教学活动,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了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都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无不称奇。

        在他们的课堂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将课堂都指向核心素养,都重在让孩子探究道理,引导孩子深度学习,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最大的收获是他们是真真正正的在教孩子怎么去思考,怎么去探究,怎么去找方法,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那些知识。很明确的知道一堂课下来要教会学生什么,学生要学会什么,不仅仅是知识,更是方法和策略。他们没有运用任何的教学技巧,他们上的就是一堂最原始的生态课,但是却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教学智慧。

        这也让我体会到每节课的教学应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赵永祥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外出学习是教师提升专业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2023年10月14日-15日,我有幸参加“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近距离聆听名师的精彩课堂分享,感受名师创新课堂的教学理念,尽管只有短短的2天时间,但是给我的印象却很深刻,收获满满。

        印象深刻的是强震球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设计新颖,他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幽默的方式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更深刻的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强老师通过学生猜测-质疑-操作-探究-结论一深度思考等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最重要的是当面积公式总结出来后,问题的研究再一次深入,又将三个问题抛出来了。

1.还能怎样简拼?

2.为什么要沿着高剪拼?

3.不同位置剪拼有什么联系?

        让我们学习到注重挖掘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来设计教学的同时,注重课堂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同时练习的设计也要有深度的思考。

        还有就是著名的特级教师罗鸣亮老师执教的 “三位数乘一位数”,教学中,罗老师让讲道理贯穿全课始终。明白道理是目的,实现的手段不是教师讲,而是学生讲。不光是一个学生讲,而是多个学生说自己的想法,让更多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罗老师还和大家有个约定,说对的表扬,说错的也表扬,表扬举手的勇气。这样的约定,既温暖、又鼓舞人心,旨在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做到课堂中人人要说话,不仅创造主动学习的机会,引导着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乐观地面对和勇于解决问题,更是呵护着每一个学生稚嫩纯真的童心。在讲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学生的观点被尊重。表面上是讲道理,其实质是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世界,感受计算的本质,让数学学习走向远方。

        每一次学习,都是一场学以致用的修行。每一次收获,都只为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本次观摩课活动既有高深前沿的理论指导,又有脚踏实地的教学示范,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为我们今后的教学之路指明前进的方向。

———王智


        2023年10月14日和15日,我们十人同行去呼和浩特市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这一次的培训,聚集了来自各地的知名专家,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不一样的课堂。为期两天的培训,我学习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同时也是上了一堂很好的人生课,感觉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一、用个人魅力抓住孩子的眼睛。

        苏明强老师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以及精彩的课堂告诉我们“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生动幽默的讲解,新颖独特的教学方式等都是一个教师独特的个人魅力与能力,这些引发了孩子们发自内心的笑声,闪烁着求知欲的眼睛,以及孩子们下课后犹意未尽的表情,这就是对教学最好的评价。

二、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

        罗鸣亮老师说了一个年轻老师的反思:“习惯看到举手,便迫不及待请孩子起来,又怕孩子说错,担心孩子不会说,总想替孩子说,孩子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也正是我遇到的问题,通过培训收到了一些启发。每节课的教学应力求做到:先尝试后讲解,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交流。

       培训结束后,使我深刻感受到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我深深的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们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

———马继英


        10月14日—10月15日,“和美课堂”走进呼和浩特,我校十位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聆听名师授课、学习教学理念。和美课堂特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学特级名师,他们用前瞻的视野,生动的课例和精彩的报告,直面课改难点,深化课标研究,变革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样态,为老师们传达最新的教学理念,传递最新的教学案例,传播最新的教学价值。名师生动的示范课和对于新课标的解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印象最深的是周卫东老师执教了《加法数量关系》一课,这节课是2022版课标在第二学段数量关系中新增的内容,教学中周老师用紫金山天文台游玩人数、卖望远镜、四(2)班的人数这三个情境导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唤醒学生关于加法的已有经验,自然地引出三个加法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素材。这三个加法问题涵盖了三种不同的加法类型:合并型、(一共有多少)还原型、(原来有多少)添加型(已知比一个数多多少,)。然后让学生经历建模的过程提出问题三个问题各不相同,为什么都能用加法解决呢?仔细观察这些加法数量关系有什么共同特点呢?你能用一个式子或一幅图,把它们的共同特点表示出来吗?最终在交流讨论中共同完成加法模型的抽象,在练习阶段,周老师继续使用导入时的素材紫金山天文台游玩人数,通过师生对话,“你能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吗?”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进一步探索总量等于分量+分量,这一数量关系,进而演变出求分量=总量-另一部分分量的关系式,进一步拓宽加法模型的外延感受。虽然数量关系图中看起来只有两部分量,但实际上总量可以是三个分量,可以是四个分量,甚至若干个分量,让知识从生活中来,回归到生活中去。

        此次培训让我深刻的感受到,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今后的教学中要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深挖教材,读懂学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扎实教学。

———邬凤英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做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所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

        在特殊的社会、教育和生活背景下,终身学习理念得以产生,它具有终身性、全民性、广泛性等特点。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出后,各国普遍重视并积极实践。终身学习启示我们树立终身教育思想,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

        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以后便可以终身应付自如,这种观念正在迅速过时并在消失之中。由于内部需要的压力,同时作为对外部需求的回答,教育正处于实现其真正意义的过程之中,这种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个人的发展,在于作为连续经验的结果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自我实现。

        首先,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一生中保持他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

        其次,培养每个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在真正的意义上和充分的程度上成为自己发展的对象和手段。如果说正像我们已见到的那样,教育的训练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占有一定地位,那么,在任何个人生活中出现的关键时刻,教育就更是必不可少的了。

        从一个年龄期到另一个年龄期的过渡--从儿童到青少年(它本身又有几个阶段),从青少年到成熟期的各个阶段,从这些再到第三阶段,最后到一生的垂暮之年一时时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甚至可能促使危机爆发。

        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弱点,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而且无论如何都有自己的具体内容。为了使每个过渡时期都能获得其充分意义,为了使它们不致成为分崩离析的时期,而成为在争取更敏锐的意识、更可靠的知识、更有效的自我控制的道路上的进步阶梯,需要每一时期在教育上做出特别的努力,就像是每次都在跨入青春期一样。

        终身教育将是通向重建对话和生气勃勃地开展对话的唯一途径。在校外环境中获得的经验也是有教益、有帮助的。不管我们关注的是不是大脑的训练、身体的发育、与其他人的各种关系、口语和书面语的传授、各种语言的译解、对音乐和造型艺术的介绍,我们在校外经验中都能发现大量成就、实验和研究,整个教育能够而且应该从中获益。

        可见,终身教育显然并不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伸。它包含着对每个人生活的基本问题采取新的态度、新的观点和新的方法,首先表现在对人的生存的意义的问题上。终身教育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认识个人在其中显示出新的意义的整整一系列基本情况;它为影响着个人和社会命运的某些重大问题带来了新的答案。

———郭慧


        2023年10月13、14日,我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这两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南京的周卫东老师、福建的罗明亮老师、等八位老师的观摩课,并听了几位教师的精彩专题讲座。一系列教学活动,使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一堂堂生动的示范课让我领略到了数学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预设与生成,适当的点拨与启发,都让在场的每一位听课教师无不称奇。下面我就几位教师的课来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的沟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每一位教师都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学生自然就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习。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二、观念更新,理念内化。

        教学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理念变了,教学

        自然就会有创意。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新课改下,我们应当做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如此次听课,几位讲课教师都是很注重学生想什么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中,学生就经历了一个思考再思考,从不敢说到尝试说再到喜欢说的过程,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识,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

三、注重心理教育,教学中润物细无声。

        听几位老师讲课,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轻松有趣。他们那精湛的课堂教学技术,与学生边玩边学的教学理念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并由浅入深地引导孩子们在一种和谐、轻松的氛围中既把知识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又在课堂中得到了情感教育。

四、培养习惯,掌握学法。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此次观摩还给我一个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脸上有多少微笑,学生心中就有多少阳光。我们总是会因为学生的一点小错误而发火,也会因为学生的不上进而板着面孔。殊不知,其实越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越是惧怕学。所以多给学生微笑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通过此次课堂观摩与讲座学习活动,我认识到在教学的整个过程,都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顺应学生的学习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生命和独特的内部自然规律。教学方法上要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自主学习来达到学习的内化。

———杨珍


        10月14日,15日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让我受益匪浅,专家老师们课前与学生轻松的交流,使学生的心情得到了放松,简单的几分钟交流,让学生忘却了嘈杂的环境和紧张的情绪,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及亢奋的斗志投入到了新内容的学习。如俞正强老师就和学生问好这件事展开交流,苏明强老师用幽默风趣的话与学生交流。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感,也为自由宽松、和谐活跃的课堂奠定了基础。

        通过学习,我感觉教学并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理念问题。教师讲什么并不重要,学生想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新课改下,我们应当做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课堂上心中要有一个一个的学生,我们的课堂既要强强相争,又要弱弱相持。如此次听课,几位讲课教师都是很注重学生想什么,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知不觉中,学生就经历了一个思考再思考,从不敢说到尝试说再到喜欢说的过程,也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了新知识,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思想。

———郭丽华


        10月14日,有幸去呼和浩特锡林南路小学丰州路分校参加“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会,两天的观摩会,节奏紧凑,干货满满,每位专家都进行了有深度的课堂,有见解的报告,令人受益匪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强老师以“为学生的理解而教”为背景呈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节示范课。

        我是第一次听强震球老师的课,强老师的课,通过猜测-质疑-操作-探究-结论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明白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强老师一开始便出现求面积的情境图,并给出数据,学生猜想哪种方法才能求出面积,并列举出多种方法后,通过数格子的方法去验证学生的猜想。初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强老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深入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背后的原因和道理,在此过程中,强老师重视学生的直观感知,一次次引导学生去观察发现剪拼后的图形和原来图形的联系,使学生明白“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在本节课的重要作用。

        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及推导过程之后,强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抛出了更深层次的三个问题:1还能怎样剪拼?2.为什么要沿着高剪拼?3不同位置剪拼有什么联系?充分体现了“指向数学理解”“为学生的理解而教”等理念。整堂课设计新颖,思路清晰,教法灵活。有高度又有深度,值得我去学习。

        强震球老师的《为学生理解而教》,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内容浅表化; 

2.学生思维惰性化; 

3.知识结构碎片化。 

        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吸收知识点,而老师却急于求成,便继续下一个知识点的讲解。 

        关于“理解”我认为可以从两个纬度进行理解: 1.对数学对象的理解:知识内容、方法技巧、策略思想; 2.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现实:数学观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和经历了过程,才能有更深意义的理解。让我明白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着急“赶进度”、“着急进入下一环节”,或者“急着留出让学生做练习的时间”,而忽略了学生真正意义上的理解,缩减了学生真正需要思考的时间,最后事倍功半,不利于孩子们的思维长远发展。

        强老师多次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在课堂上,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数学的魅力和价值,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不断探究发现,交流感悟,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感受数学的博大与精深,同时在佩服之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如何创造让学生以理解为基础的,更高效的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要坚持学习,扩大交流,拓宽思维,努力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水平!

———李沅橘

  2023年10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和美课堂”第二十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观摩了多位名师的课堂执教,聆听了他们对新课标下数学教学的认识分享,收获满满。

        强震球老师带来的课例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通过回顾长方形的面积引入本节新课,让大家猜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多少,当时同学们进行了三种猜测,引导同学们根据旧知识解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步步引导同学们排除不符合的猜测。通过剪一剪、拼一拼,同学们真正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由来,而不是死记硬背公式。教师高度的引领,有效发问,学生由浅入深的学习,举一反三主动进行知识迁移,实现了真正的学明白。

        强老师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地深入文本,所以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多去思考和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以后教育的道路上边走边思、边学边教,让我们的课堂变得更加美好!

———奇美霞

———白玉翠

  学海无涯,作为老师,我们要有一颗不断进取的心,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提升自己,努力做一名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创新型老师,在教育教学这条道路上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为师者,任重而道远!作为薛家湾第六小学的每一名老师,我们要教给孩子们的不单单是知识,还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发展思维的能力。正所谓:无思维,不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阅读 29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