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着不愿去幼儿园,让很多家长感到头疼。家长即便强行把孩子送进了幼儿园,离开后也总是放心不下,孩子会哭多久?老师能安抚好孩子吗?
案例一
孩子上幼儿园小班,刚去第一天就哭着喊着不愿去幼儿园,每天早上送孩子入园成了拉锯战,孩子在幼儿园门口紧紧抱着朋友不肯撒手,最后只能靠老师强行抱进去,家长很焦虑。
案例二
孩子上幼儿园大班,平时都是妈妈送,很顺利,忽然有一天早上情绪非常激动,说什么就是不想上幼儿园,妈妈很生气,把孩子送到门口转身就走了。
一、孩子不想去幼儿园,首先要了解原因
孩子不想去幼儿园这个现象很普遍,重要的是“为什么不想去幼儿园”,而不是“要不要硬送”,我们要找到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总体来说,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可以分为三大类:
1、受分离焦虑情绪的影响,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
分离焦虑是考验孩子和家长的第一关,对于孩子来说,认知能力有限,认为自己进了幼儿园,就会很久很久看不到爸爸妈妈,这种“分离”会让孩子恐惧、担心、焦虑,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哭着抱着家长的大腿,不愿进去。对于父母来说,也会焦虑、害怕,担心孩子在幼儿园能不能吃好,会不会被欺负,老师是否严厉等等,所以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家长在幼儿园周围眺望孩子,还有偷偷抹眼泪的。
每个孩子的分离焦虑情绪程度不同,适应幼儿园的速度就不同。
2、遇到了具体的困难,孩子不能解决,所以不愿意去幼儿园
幼儿园是集体生活,和之前在家里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幼儿园是检验孩子各项能力发展的一面镜子,会出现很多小困难,是孩子解决不了,常见的小困难有以下几个:
- 不能适应幼儿园的各项规则,对于散漫惯了、缺少家庭规则约束的孩子来说,幼儿园无处不在的规则就是束缚,一点也不自由。
- 不喜欢吃幼儿园的饭菜,不喜欢午睡,被老师批评了,不想上幼儿园。
- 出现社交冲突,孩子不知道如何解决,孩子之间抢玩具、孩子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孩子交不到好朋友等等。
- 孩子在做手工、画画、拍球等具体的活动中,拿不到第一名,有强烈的挫败感。
3、受家庭氛围、亲子关系的影响,孩子抗拒去幼儿园
父母经常用“不爱你了,不要你了”之类的话威胁孩子,孩子安全感被破坏,害怕去了幼儿园以后,父母就真的不要自己了,孩子缺少父母陪伴,从内心想要留在家里让妈妈陪。
案例
我们有一个家长,工作比较忙,孩子基本是由爷爷奶奶来带养,后来有一段时间她因为身体原因请了长假在家,每天都和妈妈在一起,突然有一天,孩子就不愿意去幼儿园了,这个原因就很明显了,孩子是想和妈妈在一起。
当然一定还有别的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我所列举的是比较常见的几类,可见,如果一个孩子不想去幼儿园,不是孩子不想去的问题,而是背后有我们未曾察觉的原因或者需求。
二、如何排查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
列举了那么多原因,是为了说明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有时候并不是一件看似只是不去幼儿园的事情,如何才能排查出原因呢?我总结了以下几条线索:
- 看孩子的入园阶段如果孩子的年龄是三四岁,也就是刚入小班的第一学期,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大概率是因为分离焦虑,案例1中的孩子三岁半,刚好符合这种情况。如果孩子已经是小班第二学期,或者中大班,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就要从“是否遇到了具体的困难”这方面来排查,因为入园时间已经很长了,分离焦虑情绪基本已经顺利渡过了。
- 看孩子出现不想去幼儿园这个行为的时间如果孩子之前入园都很顺利,不哭不闹,后来突然某一天变成了“不想去幼儿园”,且经常这么说,或者出现激烈的反抗情绪,哭闹,大概率是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遇到了他解决不了的困难。
- 看孩子入园前及入园后的状态如果孩子在入园之前抱怨着不想去幼儿园,或有哭闹,但是入园之后,立马停止哭闹,进入入园状态,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玩的还挺开心,完全没有不想上幼儿园的痕迹,这种情况我们就不需要担忧了,说明孩子只是需要发泄一下“不开心的情绪而已”,就如同我们成人会有“不想上班”的抱怨一样。
- 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沟通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或者不想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很多孩子不愿意告诉父母自己不想去幼儿园的原因,这种情况,家长和老师就要进行积极地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状态。
三、如何解决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问题
1、对于分离焦虑引起的不想去幼儿园
解决情绪
分离焦虑情绪只能疏导,不能消灭,尽管我们听到孩子在抱怨“我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就会着急,想找到一个办法可以让孩子别这么说,每天开开心心去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实际上这很难做到,对于分离焦虑情绪,我们能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不去否定孩子的情绪,同时找到一个办法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
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一口袋的吻,给孩子衣服上贴一个他喜欢的贴纸、或者挂一个小挂件等,告诉孩子如果想妈妈的时候,就可以摸一摸小挂件,看一看小贴纸。放学后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妈妈不会离开他,妈妈放学就回来接他,让孩子的焦虑情绪能够通过我们得到
释放。
坚持入园
分离焦虑情绪肯定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消退的,但是消退的前提是我们坚持送孩子入园,除非孩子生病了。坚持入园能够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是一件必须要做的事情,不是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的地方,同时,在日复一日的幼儿园集体生活中,逐渐熟悉老师、小朋友、周围的环境、幼儿园的规则,因为熟悉才会能感到安全。
耐心等待
看着哭闹不愿入园的孩子,爸妈心里肯定很难受,也很着急,但越是这个时候,父母越要淡定自如,具有战略眼光,知道分离焦虑的消退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等待。
2、对于具体困难类引起的不想去幼儿
解决情绪
孩子因为某些具体的困难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内心是很有压力的,一方面他惧怕去幼儿园之后的情形,另一方面又惧怕被批评。解决孩子的负面情绪,才能让孩子内心放松下来。共情孩子的感受是解决情绪问题的必要步骤,我们可以说:你不想去幼儿园,是因为你觉得你处理不了这个事情,我特别能理解你的这种感受。只要我们能够准确描述出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就算打开了共情的大门,让孩子知道,我们是理解他的。
解决困难
在放学的时候,我们要针对孩子遇到的具体困难,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通过游戏一遍遍实操演练,让孩子获得解决这个问题的信心。比如,针对于抢玩具这个事情,我们可以想到的解决办法是:大声告诉对方:还给我/寻求老师的帮助/避开总是抢玩具的小朋友,教会孩子与同伴相处的技巧。坚持入园带着我们和孩子一起想到的、练习过的方法,坚持送孩子入园,我们可以对孩子说:还记得我们的方法吗?今天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我相信你可以做到,我等你的好消息哦。
放学回来后,我们要问孩子:今天怎么样?这个方法效果如何?根据孩子的描述来验证孩子对此类问题的应对能力。
耐心等待
解决孩子具体困难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不要期望孩子一次就能成功,进进退退,螺旋发展是孩子能力提升的基本路径。把孩子的成长交给时间,耐心等待。
3.对于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引起的不想去幼儿园
- 父母坚决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吵架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当父母争吵的时候,孩子会体会到安全感缺失的恐惧,缺少安全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
- 父母坚决不说我不要你了、我不爱你了等等让孩子觉得自己被抛弃的语言。
- 父母要多抽时间陪伴孩子,不要让孩子把父母的陪伴当作奢侈。
幼儿园是所有孩子必须经历的成长阶段,也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要做懂孩子父母,解读孩子每一个行为背后的原因,给予孩子适时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