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研磨精进 主题探讨深做学问 ——自治区中小学名师丁梅荣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简报

瑾瑜
创建于2023-06-04
阅读 21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5月25日,自治区中小学名师丁梅荣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在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拉开序幕。本次活动分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诗词情景剧大赛线下观摩和整本书阅读教学线上研讨两部分,深入探讨“三新”背景下“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学习任务群的教学理论支撑和教学实践方法。

赏百花争妍绽放  品六盘人文特色
       5月25日晚六点半,丁梅荣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六盘山高中高一年级开展的“经典传承颂红楼——《红楼梦》诗词情景剧大赛”活动,并和高一语文组的老师一起承担了大赛评审工作。

       这是一次精彩纷呈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汇报演出,是融朗诵、吟唱、舞蹈、话剧、演奏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艺术呈现。节目编排忠实原著且充满创新;节目表演情感细腻而意蕴隽永,服装道具审美高雅又匠心独运。《梦醒红楼》“芦雪庵联诗”的繁华热烈和“魂魄还入梦”的悲凄幽痛,巨大反差带来的美学张力将观者瞬间吞噬,随着宝钗红色喜帕的悄然滑落,观者亦魂归魄回,徒生“梦醒空怅恨”的黯然。《刘姥姥嬉游大观园》让家喻户晓妇孺偕爱的文学形象从书本走进现实,不仅引发师生穿越时空的情感共鸣,而且启发师生洞察亘古流传的生活智慧,台下的学生们在观赏时真正领会到曹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的高深哲学,更让师生领略到红楼巨制的精魂之深、人情之美。
      “一部红楼说不尽万般情思,一部红楼,写不尽人间百态。”演出结束,丁校长做了热烈而深情的点评,她用三个“感”字概括出几层情思:
       一是“感谢”,感谢参加演出的每一位演员、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感谢高一语文备课组老师们的辛勤指导,感谢学校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是“感叹”“感慨”和“感动”,感叹于高一师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在繁重的课业之余紧锣密鼓地排演出如此精彩的一台演出,感慨于高一学生进校不足一年,却能得到如此全面的成长和发展;感动于高一师生能撷取红楼中最璀璨的诗词明珠,表达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歌颂人心中最美的光亮。丁校长认为本次演出是将语文学科素养转变为关键能力的一次积极探索,彰显了六盘人文特色校的办学方向,并为六盘人文特色校的建设添砖加瓦。
       三是“感恩”,高一学子人生许多个“第一次”是在大六盘坚持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下得以实现的,学校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国育人,为党育才。“教育是把在学校学的知识全部忘记时所留下的一切。”丁校长嘱托全体高一学子要感恩政府、感恩母校,感恩所有的老师们;勤学苦练、善问深思,尚德励志、创业报国,在三年时光努力学习刻苦成才,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来发展一个健康的我,全面发展的我。
  这场精彩的演出和丁校长深刻的点评在高一学子心中种下一颗使命的种子:“今天我为你骄傲,明天你会以我为荣!”

  演出观摩结束后,工作室全体成员伴着沁人心脾的沙枣花香来到办公楼218室——“丁梅荣名师工作室”,这是新近装修完成的工作室,简洁质朴、温馨大方。这是方寸之间的广阔天地,全体工作室成员将在这里开启语文人的成长历程,开拓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大家对刚刚观赏的情景剧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仍觉意犹未尽,丁校长布置本次观摩的“深度研修”任务——线上继续分享感受以及交流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经验。这是一次难忘的观摩活动,大家带着满腔的热忱奔赴下站。
自主发展促成长  自我展示显风采
       这或许只是六盘大舞台上一次寻常的演出,但一定是一群人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让我们静听孩子们的心声:
       构思、起稿、选角、排练……作为活动全程参与者,我的心境有了很大的变化。这次活动,激发了我对《红楼梦》这本书的兴趣,对黛玉的共情,也磨炼了我的意志。在行为、思想上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和影响。细细想来,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面对问题更会冷静思考处理,看待事物也逐渐变得全面。是的,这次活动我收获颇丰。
                                ——《梦醒红楼》林黛玉饰演者 卢佳琪
昨天彩排时,大家着急忙慌换衣服、化妆、编头发,虽挤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可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或许,这就是集体,这就是最美的青春,有一群永不散场的小伙伴。曾经演什么节目都是老师排,我们照做,但这一次,服装、发饰、节目,全程自主完成,给我的成长经历又画了浓厚的一笔。
——《梦醒红楼》李纨饰演者 刘霜
并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站在舞台上我就是演员,就是王熙凤,我就是要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传递给观众,而且我不会后悔,这不就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吗!这就是我的梦想,我曾无数次幻想过站在舞台中央享受他们赞赏的目光。有人说我在痴人说梦,想当演员这种事,嘴上说说就可以了,根本不会有结果,可是我不在乎,我会一直朝着我的梦想进步,哪怕只有小小的一步。
希望有一天,我可以拿着中国传媒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向所有人说:“我做到了!”
——《梦醒红楼》王熙凤饰演者 柳博嫣
排练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宝玉就是抓的情绪和表情,在这两点上我下了不小的功夫,反复观看87版的《红楼梦》,揣摩和模仿宝玉的神情姿态,但是感觉一直演不出来那种感觉。直到高正兰(妙玉饰演者)后面给我说你要自己代入角色,去感受,才能将这个角色完美演绎出来。这时我才明白自己的问题出在了哪里,从那时起,我将自己尝试代入,品味着、摸索着,终于造就了今天的贾宝玉。
——《梦醒红楼》贾宝玉饰演者 刘宗胜
随着活动的结束,我就要摘掉“宝钗”的标签了。可心中的酸涩一遍一遍地告诉我,她教会了我太多太多……跌跌宕宕,起起伏伏,这犹如人生。只有低音与高音的糅合才得以谱写震撼人心的乐曲,只有长明与阴影的辉映,才看得见美丽的风景,只有悲苦和欢喜的交织,生命才会有更绚丽的色彩。我与宝钗的故事走向结尾,在我的心中却变成了一个永恒的故事,从冬说到夏,又可从绿说到黄,步履却不断前进,由近驶向远。
——《梦醒红楼》薛宝钗饰演者 李妍娇
2023年5月25日,一个特殊的日子,强烈的分享欲促使我忍不住来记录记录!我饰演的角色是史湘云。一个调皮活泼可爱的角色,和我的性格还是蛮符合的,嘿嘿!……每个人的表演都很出色。我格外喜欢王熙凤,柳博嫣把这个角色演活了,可喜欢了!那气场,那语气,拿捏死了!所有人对我们的表演评价很高,令我开心的是一等奖唉!很感谢学校有这样的平台,让我进步了不少,从原来的怯场到现在的从容应对!加油,望自己更优秀,更出彩!
——《梦醒红楼》史湘云饰演者 张潇
……渐渐地,我不再是那个只会拖后腿的“巧姐”了,正如《红楼梦》中所述,巧姐被每个人温柔耐心地对待,在这样温馨的环境下,我在此次环境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表演技巧,更是领悟到了人生道理以及处事方式。
——《梦醒红楼》贾巧姐饰演者 谢璇
当一审来临时,我们的节目勉强能串下来。我自信地表演,可发现让我引以为傲的那点从网上搜集来的灵感根本不值一提,我们的节目与好几个节目重了,而看着别的班组翩然飞舞的衣袖,我的心在一点点下沉,我开始重新梳理思路,将自己的灵感碎片一块块地进行拼接,可是接踵而至的否定如同长缨枪挑碎我的旖旎梦想。但好在,我们整个团队都十分积极,面对各种困难我们还是选择挺身而上……
——《梦醒红楼》秦可卿饰演者 冯香凝
工作室学员现场观摩《红楼梦》诗词情景剧感悟
假如给他们一个支点
杨 阳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整个地球”是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关于杠杆原理的经典论断,后来引申出来的意思是:时机、方法选择得当,可以取得难以想象的成果。
是的,六盘高一学子在2023年5月25日晚上呈现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诗词情景剧大赛就是一场让人“难以想象”的精神盛宴!
难以想象,朴实内敛的大山孩子能自信展示青春风采;难以想象,课业繁重的苦读学子能在旬余时间里塑造出动人心魄的经典形象;难以想象,初入高中的懵懂少年能深谙鸿篇巨制的精髓要义……最让人讶异的是,从节目构思到编排演绎,大都是学生们自主完成的!
这是一次成功的自主语文实践活动,指导老师们胸中有丘壑,腹内有乾坤,给了学生们撬起“地球”的支点——
第一个支点——鼓励。
没有哪个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没有哪个学生事事擅长,处处出彩。然而老师的认可和鼓励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创造力。在接到比赛任务之初,不少学生既迷惘又彷徨“我能演黛玉?”“《红楼梦》太难了吧!”“我好像都没太读懂啊,怎么演”。但当老师肯定他们近期的阅读态度,赞赏他们近来的阅读成果,并将上一届学哥学姐的表演视频展示给他们看后,孩子们的眼睛立马放光了!对经典的仰慕、对舞台的渴望、对自我的期待,都转变为全情投入诗词情景剧比赛的动力!
第二个支点——引导。
精彩的情景剧表演不是一蹴而就就能达到的,离不开学生对情节的准确把握,对人物的深刻理解,对主题的深度挖掘。讲授、灌输仅是“死知识”的记忆,不能让学生将“活知识”迁移运用。因此,在“诗词情景剧大赛”之前,我们组织学生开展了趣味横生的“经典增慧知红楼——《红楼梦》知识竞赛”和“经典启智悦红楼——《红楼梦》手抄报比赛”,让学生由浅入深走近红楼,走入红楼。当红楼精神沁入心脾,浸染灵魂后,学生们自主编排的节目自然不会肤浅、不会恶搞,是高尚审美体验的外化。
第三个支点——陪伴。
学生诗词情景剧排演一路走来跌跌绊绊:创意不新颖,服装不符合人物形象,服化道有困难,协调不出训练场地,演员找不好状态……每当这时,老师们总能竭尽所能给孩子们提供支持和帮助。数次的审核,细节的提点,一晃不禁几个黄昏又加几番日落。笑看他们因为一个情节的设计而争论不休,也为他们表演瓶颈的突破而泫然泪下。甚至直到正式演出,老师们都在场外陪孩子候场,做“大考”前的准备。陪伴不只是最长情的告白,更是给了学生们一往无前的勇气!
请给他们一个支点,他们将给你最惊艳的无限可能!

品味“红楼”书香,陶冶雅美情趣
马玉娟
5月25日晚,在师父的邀请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一年级部组织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情景剧大赛。年轻的脸庞,羞涩的笑容,稚嫩但充满真诚的表演,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与学习,从来都不专属于课堂,在沉浸式的演绎中,在自由的创作生发中,《红楼梦》或许会给孩子们留下值得回味一生的宝贵印记和精神成长。
于我们教师而言,这样的活动不啻为一次宝贵的打开思路、开阔视野的学习旅程。除了拿着书本一页页的读,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可以有怎样的“打开方式”?活动式教学首当其冲。活动式教学又有哪些操作模式?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在孩子们的表演中,我找到了答案。
一是尊重原著,不作魔改。无论选择哪一段故事来进行演绎,都不可对人物和情节进行魔性改编,那就背离了“读原著、悟原文”的初心。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孩子们这一点都做得非常好,结社赋诗也好,葬花悲吟也好,都非常贴合原著精神,他们或轻快或悲戚的表演,让情感和思想逐渐浸润观众的心灵。
二是筛选经典情节,破除阅读障碍。不可否认对很多吃惯了“阅读快餐”的孩子来说,品读《红楼梦》是存在较多的阅读障碍的。特别是其中十二钗的判词、大量的诗文以及诗文创作的方法,单纯让学生去读,对于这些判词到底在暗示什么、姑娘们到底作了哪些诗、这些诗好还是不好,我不知道有多少学生是有耐心去细心研究的,我也算爱读书的了,但当时读《红楼梦》读到这些地方,都是匆匆掠过,追着故事情节跑了,因为读不懂嘛。但通过演绎的方式去呈现这些其实十分精彩但又有阅读障碍的部分,就是一条倒逼学生深度阅读的捷径——想要演好,不搞明白它们的意思,那还怎么演?这一演绎,也会作诗了,也会评诗了,也弄明白很多情节的来龙去脉了,那么故事深刻的悲剧性体现在哪里也便清楚了,真是一举多得。更是积累了很多漂亮的诗词句子。文学素养不就蹭蹭提升起来了?
三是形神合一,有助深度理解人物形象。孩子们还是非常会选角的,这体现的是他们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不同角色应该突出的外貌、发式、衣着、神态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呈现,这对小小年纪的他们来说是很不容易的,一定需要深度阅读原文、查阅大量资料,才知道如何去对人物做合适的妆造和演绎。黛玉就是黛玉,宝钗就是宝钗,她们站在那里不说话你便知道是她们;祖母、李纨、熙凤、探春、鸳鸯……一众女子各有不同,刘姥姥更是精彩,一整个拿捏全场。演绎到位了,哪里还需要老师一句一句教他们分析人物形象呀!
四是可以大胆创新表演形式,如应用电影拍摄中常用的蒙太奇手法加深读者对情感、对主旨的思考和感悟。《梦醒红楼》的结尾片段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十二钗的魂魄在舞台上飘然来去,徒留宝玉一人茫然无所依着,所有美好的都破灭了,所有拥有的都逝去了,他再心爱、再同情这些美好的女子,也终究无法使他们逃离悲剧的宿命——这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引人深思。还有很催泪的一幕,欢欣雀跃的宝玉满心以为自己要娶的是林妹妹,结果掀开盖头却是宝钗的脸,旁边,是即将香消玉殒的黛玉,舞台上,一白,一红,一悲,一喜,很有视觉冲击力,悲剧的氛围感拉满,想必这一幕幕,学生也将久久难以忘怀。
做这样的活动,必然伴随着大量辛苦的前期准备,感谢他们的辛劳,为我们带来这场视听盛宴。但辛苦伴随着满满的收获。相信会有更多的孩子愿意去细读《红楼梦》,而传统文化的魅力,经典名著的价值,也在这样的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小树苗,也将在不远的未来伸枝展叶,茁壮成长!

一本名著,一个舞台,一份执着,一腔热爱
白  茹
5月25日的晚上,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晚上。师父丁校长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一次生动的学习机会:观摩六盘山中学高一语文组活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系列活动之展示演出比赛。下午6点多从六盘山中学南门进入,一路顺着鸟语花香向校园深处行进,经过一个遍布粉色蔷薇花的小花园,此时身边开始零星地出现一个两个身着精致古装的学生,随着行进的深入,着古装的孩子由一开始的一两个,变成三五成群,如花团般一簇簇一片片散布于眼前,姹紫嫣红。与此同时,我们的期待也渐渐愈加浓厚。
大幕拉开,演出开始了。还清楚地记得,第一个节目的名字是《海棠诗社》,没想到,孩子们的台词记得这样熟,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如此到位;下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节目是《黛玉葬花》,节目重现《红楼梦》经典画面——宝黛共读《西厢记》情节,黛玉的颦笑娇嗔,宝玉的痴憨多情,在小演员的演绎下活灵活现,孩子们对角色的拿捏,细致到位,从服装头饰对87版电视剧的高度还原上,可以看出师生对此次表演要求极高,准备也尽善尽美;《梦醒红楼》作为舞台剧的情节改编和设计最为新颖动人,当宝玉看到昔日一起玩耍的姐姐妹妹们一个个从自己身边匆匆离去无法挽回时,他的焦灼和绝望被小演员演绎得淋漓尽致,使得“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悲剧主题直击人心;最可爱的还是要数《刘姥姥进大观园》中的刘姥姥,这个演出不得不让人感慨老师们选角的用心,小男生客串的刘姥姥成了今晚最大的高潮点,“老太太”的沉稳泰然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作品,被高中语文教学列为必读书目。然而今晚,这部名著对于在座观看的孩子们,对于倾心参与演出的小演员们,又有了全新的意义。那些孩子,也许有些平时在班里并不善言谈,习惯默默无闻,但今天他们身着着戏服,他们脚穿着舞鞋,他们怀抱着古筝,他们自信而响亮地说出自己的台词------他们周身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彩!至此,《红楼梦》对于这群孩子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一本名著,而是一个寻找全新自我的载体。
《红楼梦》给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语文课给他们营造了这样一个舞台!他们的人生由此被涂上了流光溢彩的一笔,他们的某一方面的个性,某一种对文学和生活的理解,由于这种新生的热爱和对热爱的执着被忽然点亮。就如同我们的今夜,被他们点亮!

方寸舞台 说不尽的红楼悲喜
鲁  鲜
读红楼,方知古典文化之博大;品红楼,深谙人世荣辱见悲凉,演红楼,便觉盛衰荣华转眼间。大舞台上,衣袖起处是侯门绣户的盛衰冷暖;小演员们,沉吟叹息演大千世界的悲欢离合。
为进一步落实《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计划,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传承中华古典文化精粹,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同时基于人文特色高中建设的积极推进,基于名师工作室第二次研修活动的如期开展,我校高一年级全体师生孜孜不倦、备战数日,学生终用精湛的演技,为我们呈现了一场有声有色、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作为评委,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丰盛,剧目精彩纷呈,形式多样,小演员们编演能力一流,内容丰盛。林黛玉、贾宝玉、刘姥姥等各类角色活色生香地从书中走到了舞台上,让台下的师生耳目一新、如临其境,似乎也跟随黛玉、湘云等人一起起诗社、赏菊花、行酒令……如情景剧《海棠诗社》与《林潇湘魁夺菊花诗》,小演员们虽演技略显稚嫩,但却精湛地还原了《红楼梦》中古代上层社会贵族家庭的日常休闲娱乐生活和时代社会风俗,激发了同学们进一步走进《红楼梦》的兴趣,古人娱乐的形式多以文字为主,像行酒令、占花名、猜灯谜、题联句等等。而这些游戏又都与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和命运紧密相连。舞台剧将有助于激发同学们探究的兴趣与热情。
二是惊艳,从服装道具的选择到角色的本色生动出演,无不令人惊艳。本次《红楼梦》情景剧展演,服装古典,发型发饰亦还原成清人发饰,舞台背景甚至连舞台道具也古色古香,最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信饱满地熟记台词,台风沉稳而老练,游刃有余地将自己的角色活色生香地在舞台上展示出来,丝毫没有怯场之感。在我和高一几位指导老师的短暂交流之后,方知老师们大都以“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坐看班组各色人才各展其长。比如获得一等奖的情景剧《梦醒红楼》,其导演是高正兰、卢佳琪等同学,小演员刘宗胜更是用“宝玉”这一个角色拿捏了整个剧场的气氛,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写到:“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小演员刘宗胜用简单的肢体动作与富有层次的表情精湛地诠释了红楼人世的悲凉感与幻灭感。本次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主动阅读《红楼梦》,编写《红楼梦》,表演《红楼梦》,也发展了他们自导自演等多方面的能力,在舞台上绽放华彩的他们,惊艳了场下的每一位观众。
三是欣喜,欣喜的是我校学生从六盘山区走来,在或许会戏称为“小镇做题家”的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他们对传统古典文学的热爱,对人生各种角色的大胆挑战,对小我局限的大胆突破,在大舞台上勇于绽放自我的青春活力。这一代人定将成为“小镇做题家”这个充满嘲讽意味的词汇的命运终结者,方寸舞台,说不尽古风的流光溢彩,青春少年,展不完韶华的活力蓬勃。此次活动虽已落幕,然再回首,这些台前台后、台上台下的少年们,他们的心田定会繁花似锦……
名师工作室的每一位小伙伴,在此次活动中一定收获颇丰,信任学生,将舞台还给学生,你的学生定会让你大开眼界!作为语文人,守护华夏的“根”与“魂”,涵养更深厚的中华文化自信,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神圣使命!

胸中有丘壑,天机成云锦
罗  希
从教十七年,我时常在考虑一个问题,如何把繁难的语文教学步骤删繁就简成为一个让学生亲近喜欢,乐此不疲的语文活动。直到昨晚,高一年级举办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以诗词情景剧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我想我找到了答案。
在互联网和快餐文化的影响下,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当代高中生发展的短板。而整本书阅读、群文教学更是新课改背景下对学生和老师提出的新要求,如果不能妥善解决这个教学难题,必将影响到同学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难以适应大语文观、新高考对同学们提出的新要求。此次,高一语文备课组以《红楼梦》诗词情景剧的形式展示《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成果,持续推进整本书阅读的开展,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和思考。
本次《红楼梦》诗词情景剧展演形式多样,有情景剧、歌舞、朗诵等形式,将诗词诵读、诗词演唱、情景表演、舞蹈、器乐演奏等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为一体,展现出了我校高一学生扎实的语文素养和令人惊叹的艺术才华。
我惊叹于孩子们的艺术才华和昂扬向上的青春模样,感动于学生们所营造出的诗意盎然的《红楼梦》艺术境界。青春王国的大观园中,海棠诗社结社作诗的诗意画面,黛玉葬花的凄美意境,宝黛共读《西厢》的纯美场景,充分展示了高一学生对红楼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深刻理解和把握。而泼辣美丽的王熙凤与场下观众的互动,男扮女装的刘姥姥惟妙惟肖、令人捧腹大笑的精彩表演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更不必说令人沉醉的舞蹈表演,恰到好处的古筝演奏,精美且独具匠心的服装道具,都体现了同学们认真研读文本、尊重原著的严谨态度,活跃开放的思维和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精神,才能创造出让人身临其境,如痴如醉的《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既是对高一年级整本书阅读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验和展示,也是我校建设自治区人文特色高中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这次活动,更让我深刻领悟到,繁难复杂的语文教学,并不仅限于课堂上的讲解和师生互动,可以是一次诗歌朗诵展示,一场小型辩论赛,一次语文知识竞赛,一个演讲活动,一次情景剧展演活动。在种种看似不起眼的语文活动中,学生的情感心性得到了增长,知识才干得到了提升,能力智慧得到了创新,责任担当得到了锤炼,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了精神和生命的成长。这一切都水到渠成,也契合了我们所倡导的成长语文的理念。
 胸中有丘壑,天机成云锦。当一位语文老师有了引领学生的情感与理想,风骨与良知,视野与思考,有了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时,自然会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手法把繁难的语文教学删繁就简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

赏红楼诗词情景 品六盘人文特色
安  静
  5月25日,我们有幸观看了六盘山中学高一年级举办的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系列活动——《红楼梦》诗词情景剧大赛,本次活动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盛宴,也为我们新教材里的“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法提供了一些探索的路径和方法,收获颇丰。
1.回归文本,用本真触碰经典;
九个班组的同学都是以情景剧的形式来重现经典,但并未脱离文本,而是将文本中的经典“吟诗诵读”的场面再现,带着所有人走进了幽思长存的红楼一梦中,在颇具典型性的场面中吟咏诗韵。精致的妆造充分体现了孩子们的细腻,将文本中人物外形的特点先表现出来,继而使灵动的神态与文本中的人物达成高度的契合,表现出了一众人物或悲戚、或活泼、或沉稳的性格特征,体现了诗词与人物塑造的关系,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真情境”的要求,达到了“真情演真人”的目的;
2.吟咏诗词,用情感演绎经典;
九个班组的同学以丰富的形式演绎红楼女儿,其中不乏令人感动的场面:古典而又颇具个人特色的唱法;歌伴舞《葬花吟》于轻盈灵动中再现黛玉葬花的悲情浪漫;生动有趣的反串角色刘姥姥更是体现了文本的趣味性;《梦醒红楼》中宝玉的出色演绎和不断涌出的诗词更是让开始的“有趣”变成了“有味”,演绎也从一种深度阅读到深度理解。对于观者而言,这次《红楼梦》观赏是一次宝贵的体验,更让学生体会到了文学的无穷魅力。
3.创新形式,以思考品鉴经典;
本次展演的精心打磨令观者为之惊叹,同学们用歌声唱响红楼之音,用戏剧演绎审美人生,感悟经典中的沧桑世事与缱绻情思,赋予了经典以青春活力与正茂风华。尤其是根据文本创设的想象类情境以缜密的思维再现《红楼梦》中复杂的人物特点,带领观众感受作者的匠心独具,也让我们为小导演的精思妙想微笑默叹,各班组同学在演绎过程中,确实是体现出对文本的体悟和理解,体现了对文本的创造力,体现了文本在语文课堂之外的延伸,大大加强了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和思辨性。
以美育人非一日之功,尤需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这场整本书阅读的系列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展示表演,也是在实现传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更是在文化传承与理解上达到呼吁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标。
给他一个机会,他会创造一个奇迹
                            王万能
今天晚上,有幸在六盘山高中欣赏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诗词情景剧演出,活动由六盘山高中高一语文备课组主办。一共九个节目,由每个班组选送一个节目,节目涵盖了《红楼梦》一书许多的经典场景,如海棠诗社、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等。欣赏完所有节目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佩服。
一是佩服六盘山高中领导和语文人的魄力、眼界。能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抽出一个晚上的时间来汇报演出,能够利用一个月的课余时间让学生充分排练。整本书阅读是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里的新增学习内容,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较重,能抽出一些读文章的时间来已经实属不易,更何况是整本书阅读,尤其是《红楼梦》这样的大部头著作呢?六盘山高中的领导、语文人在整本书阅读上走得更远,更有魄力,选择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诗词情景剧这样一种形式来呈现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效果,而且是诗词情景剧!能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和诗词情景剧这两大元素融合起来,怎能不佩服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超凡的魄力、勇气、智慧与能力!六盘山高中领导和语文人是真正懂教学、懂学生的。整本书阅读的难点首先在于怎样能让学生读起来。学生对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兴趣不够高涨恐怕是一个普遍现象,只靠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劝说、指导恐怕是杯水车薪,如何真正让学生领略到《红楼梦》整本书的魅力所在,需要语文老师极高的眼界、极深厚的教学功底。情景剧演出体现出了活动设计者、组织者高超的教学智慧,它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在做中学,通过任务驱动倒逼学生阅读名著经典。学生要将《红楼梦》一书中的情景演出来,脱离了具体文本必然是无法实现的,表演是对文本的最高演绎,表演能否准确、到位、传神地演绎文本,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与考验,表演是建立在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基础之上的。晚上的九个节目,精彩纷呈,说明学生对《红楼梦》一书中的相关文本的阅读是下了很大功夫的,阅读是取得了应有实效的。
二是佩服学生们高超的演绎能力。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母、妙玉、刘姥姥等人物形象在学生们的举手投足之间活灵活现地呈现了出来。贾宝玉的痴情、林黛玉的多情、王熙凤的泼辣、贾母的威严都深深地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甚至是连贾府丫鬟这样的配角人物,她的表情、神态也是非常到位。除了演员的出色表现之外,人物服饰、妆容、古筝等伴奏、歌舞剧形式都体现了六盘山高中人文特色校建设的突出成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在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必然源于在校期间的深厚的人文积淀!
当然,我们通过此次诗词情景剧的演出,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场面的大气、服饰的华美等的叹赏上,更应该深入思考学生何以能在不长的时间内呈现出一场堪称妙绝的表演。根本原因我觉得在于六盘山高中领导、老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敢于放手,勇于放手,善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交给学生。所以,我真正佩服的是:给他一个机会,他会创造一个奇迹。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睹“大观园”芳容,品成长语文精粹
张  昱
六盘山高中的情景剧大赛让我眼前一亮,同学们用自己的青春风采演绎出了一件件红楼梦经典中的事和一个个鲜活的红楼梦中人,《葬花吟》将黛玉的美丽、多情与哀愁展现的淋漓尽致,《梦醒红楼》中,一袭红衣的宝玉与金陵十二钗一次次擦肩而过,将现实与梦境融为一体,牵动起在场所有人对于《红楼梦》的思与念,《刘姥姥进大观园》通过反串的形式,将整场演出推向了高潮,让我们收获了诸多惊喜、感动与快乐,在舞剧《红楼梦殇》之后,“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极致富贵同裹挟着“神仙何幸下瑶台”的极致奢华,最终都同归于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同学们基于自己对原著的理解,对《红楼梦》中的人物关系、家族与社会关系等进行了重新演绎,很多细节的巧思也让我们不住称赞。精湛的表演、熟练的台词、独特而精美的服饰、柔美雅致的古风舞蹈,不仅让我收获了诸多惊喜、感动与快乐,也为下半年即将开始的新高一语文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在去报告厅的路上,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同学们捧书阅读的身影,读书依然是六盘学子最大的爱好,也体系出人文特色校的风采,读书依然是六盘山高中最日常的生活方式。 
作为语文教师,我深知“三新”改革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最难的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实施。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熟,短视频的甚嚣尘上,影像的狂欢让文学艺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当今这个需要用行政手段来推动教师和学生阅读的“读图时代”,全民阅读已成为一项国家发展战略。如果把阅读作为每周的任务和作业,恐怕也会让学生失去很多阅读的快乐。整本书阅读需要课内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但在高中繁重而紧张的课业压力下,教师缺乏精力、学生缺少时间、整本书阅读的评价反馈也缺少抓手。我也不禁陷入思索,读图时代,我们如何教语文。看完演出后,走出报告厅,我又仿佛找到了答案:
如果我们要教语文,就不能只教语文,而要经由语文引领学生思考成长大问题和社会大问题……
如果我们要教语文,就不能只教语文,而要使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如果我们要教语文,就不能只迷信课文才是文本,而要相信滚滚红尘都是文本,人生万象都是文本……
如果我们要教语文,就可以选择不仅仅只使用一支粉笔来教语文,而大胆用图片教语文,用音乐教语文,用视频教语文,用一切教语文……
如果我们要教语文,就可以选择不困在40分钟里教语文,而相信语文的时间和空间都无限自由,而我们也本来就是自由的孩子……
如果我们要教语文,就可以不选择只迷信过去的语文是最好的语文,而更相信,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正在创造的地方……
整本书教学深研讨 课题学问精雕琢

5月29日晚上八点,丁梅荣名师工作室在腾讯会议开展了线上“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活动”。会上六盘山高中杨阳老师、罗希老师,唐徕中学安静老师分别做了交流发言,丁校长答疑解惑、点评总结并分享了她的课题研究经验和课题论文成果。

杨阳老师从“六盘山高中阅读课的几个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红楼梦》系列活动介绍”几个方面介绍了六盘山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开展情况。
六盘山高中阅读课一脉传承,阅览课、读书角、整本书阅读课都为今天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奠定了基础。杨阳老师还分享了整本书阅读教学的两种方法——以问题式任务、表格式填空任务、笔记式阅读任务、微型写作任务为代表的“阅读任务教学法”和以红学主题研讨会、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为代表的“阅读活动教学法”。并结合学生活动照片对后者做了详细介绍。
“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在六盘山高中已初步形成较有成效的系列活动,分为“班级内阅读成果展示”“班组间阅读成果交流”“全年级阅读成果汇报”三部分。班级内学生“自行组队、甄选书目、小组共读、展示成果”,学生发挥创意和想象,开展配音漫画、摘要分享、深度感悟、主题研讨等多种展示形式。班组间阅读成果交流也愈显多元,从最早的好书推荐发展为歌曲、情景剧、小品、话剧、课本剧、三句半、相声、朗诵、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而本次的《红楼梦》诗词情景剧大赛,不仅是全年级的阅读成果汇报,更是面向全校的一次阅读成果检验。随后杨阳老师对高一年级近期开展的《红楼梦》系列活动做了详细介绍。
罗希老师做了题为《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发言交流。他介绍了高二语文备课组开展的“周五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古典诗词情境诵读表演大赛”及“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系列活动。
每周五全年级都要开展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宗旨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朗诵形式越来越完善,有情境创设,有朗诵,有古诗词演唱,有配乐,表现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此基础上,高二年级开展了主题为“诵读经典诗词,畅享诗意人生”的古典诗词情境诵读表演大赛。大赛节目形式多样,将诗词诵读、古诗词演唱、情景表演、舞蹈、器乐演奏、舞剑等艺术表现形式有机融为一体。高二年级持续开展整本书阅读,主要书目为新课标推荐高中生必读书目,年级周五周六有两节阅读课,备课组统一印制了阅读记录卡,帮助学生做好阅读记录和读书感悟。在此基础上,每班推荐两名阅读表现优秀的学生的阅读记录卡,备课组统一安排展板展示。
罗希老师认为一位有风骨良知、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的语文老师会以四两拨千斤的巧妙手法把繁难的语文教学删繁就简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真正体现以“成长语文”点亮“生命灯火”的语文人的教育情怀。
安静老师介绍了唐徕中学《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策略与思考。 包括《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目的、方法以及教学过程。基于高一学生对学术著作的阅读存在困难的实际学情,因此,《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的探索就显得尤为重要。
安静老师介绍了四步阅读法,促进学生通过体验和实践提高思维层次,实现《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学习。这四步就是略读、精读、研读、重读。第一步略读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的浏览,即通过阅读书名、作者介绍、内容介绍和目录,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是一目十行的快速浏览,勾画文中重要的概念和观点,精彩语句或段落,然后再通读全书,尝试用自己的话语解释重要概念的内涵。第二步是精读并为《乡土中国》做思维导图;印发阅读任务单,运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学习探索能力,自觉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更好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为学生在未来学习和工作中的成长和发展助力。第三步是研读,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为每一章节作出更为详细的思维导图,之后分组进行《乡土中国》阅读成果展示。第四步是重读。重读不是再读一遍,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反复阅读,甚至是终生的阅读。
在认真倾听了两所学校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交流之后,丁校长再次强调了整体书阅读指导的重要性,也重申了素材整合的紧迫性。接着丁校长给大家介绍了她在宁夏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中申报的题为《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展示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拟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等。
丁校长介绍,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有效性”一直被质疑和诟病,阅读教学也存在“低”“慢”“差”等现象,阅读的教学方法主要是“精读精讲加反复操练”,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普及,学生的碎片化阅读现象剧增;加之社会上急功近利的“跳读”“一目十行”等所谓快速阅读法盛行一时,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影响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丁校长说想借这个课题的研究,解决学生长期以来“套板式”“标签化”的阅读方法;改变学生对于阅读不感兴趣的普遍现象;解决阅读教学应对高考的“低效”甚至“无效”现状;改变语文教师不读书的问题。丁校长查阅了国外大量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文献,并于2018年随自治区塞上名师进修班前往美国学习参观,发现国外比较出名的中学都是将整本书作为教学的课本。且在国内,早有叶圣陶先生强调整本书阅读的必要性。扎实的理论实践加上大量的实证考察,丁校长将“三新”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机结合,确定了这项具有学科研究意义的新课题。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丁校长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提升,智慧的增长,精神的成长。她说,在阅读中唤醒学生,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精神成长”,是阅读的终极目标。丁校长重点讲解了她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教学法,即开放性的“高阶思维”的阅读主题的设计理念,并展示了她收集的近十万字的学生阅读《红楼梦》的读书感悟,让全体工作室成员真实地看到了学生的“精神成长史”。不啻为一堂以“成长语文”点亮“生命灯火”的课题研究课程。
整个线上研讨活动持续了两个小时,工作室成员在校际交流中开阔眼界,增长教学经验和智慧,并在丁校长的带领下学习了课题研究的方法,明确了“三新”背景下整本书阅读的研究方向。丁校长说,“如何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将是工作室今后三年要持续研究且必须出成果的科研任务之一。在两次的研修中,无论是与我们的交流,还是进行课题研究,丁校长都在践行着以“成长语文”点亮“生命灯火”的教育教学理念,彰显着语文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
工作室学员线上整本书阅读研修感悟
让孩子长出飞翔的翅膀
白  茹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1923年由叶圣陶先生起草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有大量整本书阅读的内容,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他有一个生动的比喻:“譬如孩子学走路------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可见整本书阅读的目标不仅仅是阅读完规定的这整本书,了解著作的内容而是希望学生通过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学会读书,学会思考、体会读书给人生带来的深刻意义,促进学生在少年时代就养成读书的习惯,让读书点亮人生。
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我设想两个整合,三个步骤。
两个整合即为:
1.课内指导与课外研读的结合。一方面教师要提纲挈领但是不必太过于面面俱到的指导;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在课内精读时要培养习惯,以便在之后的阅读时能够随即适应而无须太费心力。充分计划好学生的课内课外时间,有效利用寒暑假。将教师一学期“精密估计”的整本书阅读指导与学生课外“自由阅读”进行整合。
2.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整合。
教师的阅读指导要“得在讨论里”,每一部分的阅读经验和感想都应该是学生“讨论”的结果,是学生自己研究之后,做出的总报告与总讨论,教师纠正或者补充才能得到的结果。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课外阅读和课内报告,“以教师为主导”进行课前指导和课堂评价的一系列互动的过程。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问作者”“问作品”“问老师”“问自己”。
关于三个步骤,我是这样预想的:
略读——识全貌
需要教师做一个前瞻性的预设,开展有目的有方向的课余自读,力争使学生了解全书概貌,全景式的感知人物。课余自读,应该定为阅读教学的一种常规有效的形式,不是信马由缰的阅读,而是在一定的前置任务中展开。教师可以设置一定的阅读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制作“摘抄卡片”“人物卡片”、“个人思索卡片”等等。
精读——咀精华
可以组织班内的阅读活动来抓住文本精华、剖析细节、以理性的认识走进文本,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通过问题探讨的形式,师生之间依据文本和自身经验,相互质疑,思想发生交锋,开启真阅读之门。
1.精选话题,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去开启讨论之门。
比如“贾宝玉的呆人、呆行、呆趣”,再比如“向林黛玉学习做客之道”“阅读《红楼梦》人物的体态语言并展示”等。
2.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去组织活动。
比如可以采取教师和学生团坐“聊书”的方式,可以采取让学生荐书的方式,推荐某一章、某一小节。
拓读——探深蕴
在这个环节进行文本与不同媒介的相结合,实现跨界阅读。可进行名著的话剧剧本、舞台剧的改编。我们上周观摩的六盘山中学高一语文组的活动,展现方式有舞蹈、歌曲、话剧、关涉文本的演员观众互动等,多种多样,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成功的范例。
我今年带的是高二年级,没有机会经历新教材的培训,也没有深入到新教材的实践当中,以上是我结合平时自己听的课和自身平时阅读的文章所提出的一些小小设想,请大家多多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希望通过高中阶段的整本书阅读学习活动,能为孩子们插上阅读的翅膀,助他们终生在书海中翱翔。

整本书阅读的实践思考
安  静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现代教育方式发生了变化,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关键学科,是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通过语文学习,学生能够提升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整本书阅读,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整体观。在此背景下,师傅以工作室为依托,开展了第三次工作室的活动——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分享会,这次线上分享会内容充实,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对情境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对我们以后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分解教学专题,建构微专题,逐步完成整本书阅读。
杨老师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的教学方法、实施阶段、系列活动、心得困惑等方面的分享,让我对六盘山中学的整本书阅读有了一个全貌的认识。他们以备课组为大单位,以班组为小单位,将整本书阅读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任务上的布置,提前规划,有序完成,逐个回关,认真落实,十分扎实,让整本书阅读没有成为空中楼阁,真正让学生们通过整本书阅读培养了核心素养,提升了能力,开拓了眼界,达到了预期的阅读目标。
2、渗透日常教学,开展系列活动,逐步养成整本书阅读习惯。
罗希老师的《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发言是以高二为依托讲解了备课组在整本书阅读中的日常渗透,更强调了六盘的特色——人文学校的建立和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们看到了学校的整体规划,对于阅读活动的高屋建瓴的指导作用,也看到了老师们的大视野、大情怀、大境界给了学生们一个良好的平台和支点,帮助学生们增长智慧、获得知识、锤炼责任。
  3、德智互动,激励引领,通过学习任务发展深度思维认知。
师傅的《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专题讲座,以学生的核心素养作为导向,层层深入地引导大家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我们的整本书教学目标应该是怎样的,又通过怎样的路径去达成这个目标,其目标指向一点就是:以素养为核心,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学生的学科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活动是核心素养形成的主要路径,通过大情境的活动锻炼学生的能力,通过情境式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是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教学实施却面临着困难和挑战。情境教学策略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结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教学困境,有助于构建语文教学新样态,促进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更好地实现整本书阅读的育人目标。

前路虽长,未来可期
鲁  鲜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育路上一个人行走是孤独的,一群人同行是有力量的。在交流中进步,在分享中提升!周一晚上,大家齐聚腾讯会议,师父和三位同仁关于整本书阅读的思考与探索如涓涓细流,终汇成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汪洋大海!这次研修令人心潮澎湃,涨知识也开眼界!
真正的语文人既要成为教学设计的思考者,更要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师父分享了她的《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开题报告,其课题中“阅读的终极目标是唤醒与成长学生的精神”令我备受启发,有关于教育思考的话题如《由秦钟谈寒门出贵子》《由薛蟠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香菱学诗与勤学苦练》;也有关于哲理深度与思辨魅力的话题,如《红楼梦》中蕴含的道家的“阴-阳”、“有-无”、“真-假”、“正-反”的哲学思想等,更有开放性的思辨性的题目如《“宝二奶奶”人选论》等。师父匠心独运地问题设计、高瞻远瞩地教育思路深深折服了我,整本书阅读的终极目标要落实于“立德树人”这一党的教育的根本任务上来,这正是通过教学实践来巧妙落实语文学科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从课上引领到课下落实,从任务驱动到活动推广,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活动精彩纷呈、一派生机。杨阳老师分享了关于高一年级《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过程,从阅读任务教学法到阅读活动教学法,从红学主题研讨会到阅读成果展示活动,从班组间阅读成果交流到全年级整本书阅读诗词情景剧大赛,工作扎实又新颖。罗希老师介绍了我校的“周五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古典诗词情境诵读表演大赛”及“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系列活动,对我校推进人文特色建设的一些大型活动做了深刻的思考,详细的总结。从这里,我看见了六盘语文人与六盘山高中一路乘风破浪、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理想与情怀。
以动态化过程为评价着力点,敢啃硬骨头,破解整本书阅读难题,走出整本书阅读困境是我们未来奋斗的方向。安静老师从顾之川的四个“相结合”的阅读方法中受到启发,构建了“略读、精读、研读、重读”四步阅读法,实现《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深度学习。教师要不断优化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从而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整本书阅读教学仍需我辈“上下求索”“深耕细研”,惟有如此,方能让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变难为易,学生阅读水平从浅层次理解走向深度阅读,最终落实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积小胜为大胜
罗  希
在以西方学校制度为参考所建立的现代学校制度下,阅读不被重视已由来已久,自然科学所强调的主客体关系、高考指挥棒导致同学们的学习非常功利化,对阅读这种需要长期坚持的自觉活动产生了极大冲击。没有自主大量的阅读,大语文观无法落实,同学们的语言文字的体系极难构建,表达水平难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无暇顾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认同与传承、发展也难以实现,也就更谈不上文化自信。
低级的乐趣只需要放纵自己就可以获得,而高级的乐趣需要自律才能获得。毫无疑问,坚持整本书阅读是一种集体安排,也是一种自律的行为,而这种坚持可以使同学们获得真正的乐趣,抵御当下泥沙俱下的流行文化和短视频的侵袭。
整本书阅读是我校学生发展的短板,可能也是当代高中的短板。受多种因素影响,我校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首先,阅读积淀不够。同学们在高中以前的学习中阅读量少,许多学生的阅读仅限于教材,知识面小,视野狭窄。其次,同学们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同学没有阅读整本书的意识,甚至有同学之前从没有完成过整本书的阅读。大家在闲暇时间热衷于玩游戏,刷视频,所以整本书阅读任重而道远,需要语文老师老师不断引导。第三,同学们课外阅读内容不当,热衷于言情小说,青春文学和网络玄幻作品,这些作品往往粗制滥造,消极腐朽,对同学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的更多的是负面影响。第四,受网络影响,同学们习惯于碎片化阅读、快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急功近利,不能耐心地完成整本书的阅读。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同学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不能很好地适应大语文观、新高考对同学们提出的新要求。
毋庸置疑,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主要由语文学科承担,但整本书阅读的任务必须成为学校教育共识,才有可能巩固地位,成为基本任务。
本次线上研修,无论是安静老师的四步读书法还是杨阳老师总结提炼的一系列活动读书法,都关注了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特点,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行了行之有效的读书指导和系列活动。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把长篇小说分解化,深刻主题生活化,陌生表达熟悉化,在一步一步的阅读和活动中,学生不知不觉完成了以前看似难以完成的长篇小说的整本书的深入阅读和思考,同时,语言、思维和审美能力都得以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越来越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和课余生活的主要方面,这就是化整为零,久久为功,积小胜为大胜,也是我们在整本书阅读中应该注意的一个总体策略。明年高三,我会继续关注思考有关整本书阅读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尝试和探索,积极总结经验,为下一届“三新”背景下的高一语文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我们今天怎样做学问
杨  阳
“学问”泛指知识,“做学问”指学习、钻研知识。我们今天还在做学问吗?在做,教授一篇课文,只需下载几个ppt整合加工即可;完成一篇论文,不过是阅读几篇文章综合出自己的观点而已;开发一个课题,仅需闭门造车想当然地去生发罢了。这或许也会耗时耗力,也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但显然不是“真学问”,而是一种流于表象的“伪学问”“浅学问”。通过今晚的交流探讨,我对于“我们今天怎样做学问”的话题遐思无限:
做学问不是对已有旧知的“排列组合”,而是对未知领域的挖掘探索。“整本书阅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热点问题,与之相关的教学研究不胜枚举。而鲜有人意识到“在整本书阅读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也是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必须要面对的命题。师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超的教研能力开拓出了这块语文教育教研的沃土!
做学问不只在高深的理论研究,更在于脚踏实地勤耕不辍。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理论研究名目繁多,纷繁冗杂。各种高大上的概念不禁让人望而却步。但追本溯源,“整本书阅读”说到底就是“阅读一整本书”,需要学生一页一页翻,一篇一篇读。安静老师提出的“略读、精读、研读、重读”四步读书法虽不惊艳,但却扎实而深刻,极简中蕴含着智慧,是语文教学的本真所在。
做学问不是难于上青天,而是行稳致远久久为功。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做不到,而是没有去做;人与人的差距不在于智力悬殊,也只在于“在想”和“在做”。罗希老师对于工作“越想越难,越做越简单”的论断引人共鸣。就像初入六盘的学子会在这里经历人生的许多“第一次”一样,我们的职业生涯也会面临很多个“第一次”。唯有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方能学有所得。
我不敢说我能做出一番怎样的学问,但我想以一颗虔诚的心、平和的心,以谨严务实的态度去学做学问,点亮自己和学生的“生命灯火”,得到精神的成长!

聚焦“整本书”阅读  向更深处漫溯
马玉娟
5月29日晚,在师父的组织下,我们参加了整本书阅读的线上研讨活动。
结合上一次《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诗词情景剧大赛,杨阳老师为我们分享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研讨内容,为我提供了许多整本书阅读的推进思路,如任务式推进、笔记式推进、微写作推进、主题研讨会推进、阅读成果展示交流、摘要分享、深度感悟交流等等,确实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即将要开始的新高一、新教材教学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启发。
罗希老师结合高二年级的具体工作,为我们分享了他们的阅读素养提升活动和阅读教学推进情况,特别是各类丰富的活动式教学,如周五的经典诗词诵读活动、情境诵读表演大赛、阅读成果展示活动等,让我感受到兄弟学校语文同仁的情怀与坚守。我特别认同活动教学的价值,多年以后还能留在学生心里的,未必是内容或技巧,但能内化的一定是亲身投入过、研究过、沉浸式表演过的感受和思考。就像是种了一颗阅读的种子在心里,未来的年年岁岁都有继续生发茂盛的可能。
安静老师所在的唐徕高中开展的学术著作《乡土中国》的整本书阅读,又为我带来了许多学术性书籍阅读的宝贵启发。精读略读、浏览思考、阅读写作、教读自读等阅读形式的综合运用,勾画批注、自主提问、做思维导图、印证互见式阅读技巧的渗透等,都体现出非常扎实的教学风貌,值得我好好学习。
随后师父为我们展示的整本书阅读研究的课题研究情况,又从课题研究的角度给我以启发,怎么做这样的课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已经积累了哪些成果,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尝试……总之,做到了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干货满满,是师父一以贯之的严谨、用心、重长远、有情怀的做事态度。
通过学习交流,我对我即将要接手的新高一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产生了更多的信心。我想,自己以前粗浅的尝试,在新的起点可以有更好的改进方式,学到的这些宝贵经验,可以一点一滴融入到系统完善的整本书教学内容中去,让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力抓手,让爱阅读的老师和爱阅读的学生彼此成就,真是一桩美事!
最后,每次参加活动,都甚是感恩。好师父,好伙伴,好充实,好幸福!
  
用心才能把整本书阅读做好
王万能
5月29日晚上八点钟,丁校长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成员齐聚腾讯会议,召开了第三次的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工作室主持人丁校长主持,六盘山高中高一年级备课组长杨阳老师和高二年级备课组长罗希老师,以及唐徕中学的安静老师先后就自己学校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情况进行了分享交流。听完几位老师的发言,我有以下感悟,特分享如下:
一、教育教学是需要认真去做的一件事。
六盘山高中的全体同学之所以能够在《红楼梦》诗词情景剧比赛中大放异彩,我从杨阳老师和罗希老师的发言中找到了答案。教育教学,不论是大事还是小情,都是需要老师们认真去筹划、设计的。就拿整本书阅读来说,我们首先必须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颗爱读书的种子,但是仅仅埋下了种子,放任不管,很难期望着这些种子最终能够生根、发芽,结出累累果实。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指导就仿佛是阳光和雨露。贫瘠的土壤中中,种子是无法生根、发芽的,因此还需要老师们营造出整本书阅读的良好氛围,还需要老师们适量施肥。结合这些综合因素,种子才有可能在肥沃的土壤中开出繁盛的花朵,才可能收获丰硕的果实。
二、教育教学是需要用心去做的一件事。
认真,能让我们做对一件事,用心,才能让我们最好一件事。对于整本书阅读教学,老师们必须用心设计课型,粗放式的阅读是无法取得应有效果的,我们需要对阅读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设计,读什么,怎么读,应该读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语文老师的用心策划。那么,整本书阅读的最终效果如何去检验呢?这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杨阳老师的发言中有一句话——以输出倒逼输入让我恍然大悟。教学评一体化中,如何评价往往是最后的一个阶段,评价的方式对教与学的全过程有着极强的导向作用。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会引导着学生一步步地达成学习目标。从这个层面来看,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展示活动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无论是班内的展示、班级之间的展示,甚至是年级之间和校际的展示,都从根本上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兴趣,展示活动既是读书成果的汇报,同时又是检验,检验了学生读书过程的质量和效果。而学生要想在成果汇报中取得理想的效果,没有高质量的读书过程是无法达到的。
无论是整本书阅读,还是大单元、大概念教学,都需要老师们认真、用心地去学习、思考、设计的。
“悦”读赋能学生成长,语文点亮校园特色
张  昱
一.教学研究一定要求新、求实
丁梅荣校长在研修指导中分享了她做《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例子,从问题的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以及研究各个步骤开展的情况向我们一一作了介绍,通过本次研修,我更加清晰了整本书阅读和鉴赏的三个层次:一是走进文本和作者。二是学习和鉴赏小说所取得的伟大的艺术成就,开展语言的构建和运用。三是将文学阅读与现实生活关照和自我反思联系起来提升德性,在启迪智慧的过程中,融合“思维品质的提升、审美鉴赏和文化传承理解”的要求。明确了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读”和“写”训练、课前“五分钟”听说读写、语文实践活动等来推进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最惊喜的是师父提到了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高阶思维的培养,让我颇受启发,认识到阅读的终极目标是唤醒与成长学生的精神。
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丁校长讲述了自己在开展《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时,为什么选择提升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个切入点,前提是通过知网搜索这个领域研究的人几乎没有。佩服这种敢为人先、敢啃硬骨头、敢闯新路子的精神,也感叹她的研究结果既新又实,可以直接运用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这个事例也鞭策我自己在今后开展语文教学研究时一定要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不能课题结题了、论文发表了,最终却产生不了实际的效果和意义,那就有点浪费国家资源了。
二.整本书阅读要群策群力、深度融合
上周观看了六盘山高中的《红楼梦》情景剧大赛,今天听活动主策划人杨阳老师了他们的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真的是实践出真知。总是把如何让学生读原著这个拦路虎想得太强大,却忘了曲径通幽,比起枯燥的阅读计划、乏味的课堂讲述、刻板的应试考试,六盘山高中的手绘彩签设计、诗词书法绘画比赛、红楼心语心悟品读会、红楼梦知识竞赛、手抄报比赛更加贴合学生心理,相信此刻埋下这些阅读的种子,今后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杨阳老师提炼出的积极调动学生内驱力、问题式任务、表格式填空任务、笔记式阅读任务、微型写作任务、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等,都是非常实用的整本书阅读方法,希望下学期开始我,我能成功在自己的班级推广。
罗希老师在分享中提到,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一定会给你一个惊喜,我深有感触。课堂教学中,当我们框架太多时,学生的生成总是达不到我们的预设,只有打破思维的框架,给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恣意驰骋的广阔天地,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罗希老师介绍了六盘山高中周五经典诗词诵读活动、古典诗词情境诵读表演大赛及整本书阅读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通过系列活动,落实大语文观,助力学生学习语文。
听完杨阳和罗希两位的介绍,书香校园的影子在我脑海中不断闪现,整本书阅读要群策群力、深度融合,不是一个老师、一个年级的老师、一个语文学科组就能够出效果的,这背后离不开学校领导的高瞻远瞩,全体老师的通力配合、团结协作,全体学生力争上游的不懈努力,从他们的分享中,我也看到了六盘山高级中学通过一系列语文教学与实践活动,推动创建自治区人文特色高中的努力,书香浸润校园,经典润泽青春,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三、整本书阅读要攻坚啃硬、拒绝走过场
阅读整本书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和认知,融会贯通,从而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最终使学生达到阅读能力的提升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安静老师主要介绍了唐中开展《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的情况,提出了略读、精读、研读、重读的深度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为《乡土中国》做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运用情境教学法来真切地体验生活实践,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学习探索能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以致用”任务单的落实,提出通过《边城》、《秋菊打官司》、《山海情》、《白鹿原》、《家》等篇章中的节选部分,联系《乡土中国》中的理论解读这些节选篇章中出现的现象,引导学生联系“罗翔说法”,用法律的视角对于“法”和“礼”的关系做了一定的探讨,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重读经典,拓展阅读,通过撰写写论文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等,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更要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学习与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乡土中国》这类文本的整本书阅读本身就比较难,要思考如何让学生讲书中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唯有让学生真正读懂《乡土中国》,才能更好地学好语文、认识社会、了解中国。

长路漫漫,吾辈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守正创新,“成长语文”人将不懈求索,行以致远!

阅读 21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