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叁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昆明学院教师教育学院22小教4班读书分享会活动(17)

创建于2023-10-14 阅读455

  古语有云“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心灵的荒芜往往是因为知识的匮乏。读书,可以从他人的视野中增长见识,从而开阔自己的视野;读书,亦能够从他人的经验中获得启迪,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读书,还能够在喧嚣的生活中还给自己心灵的沉静,用“停一停想一想”的方式告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急功近利,让心灵“归零”。下面是本周读书分享会的精彩内容,让我们在静下来去阅读的同时,也不妨听听别人的阅读见解与感悟吧!
时间:2023年10月11日
地点:博雅楼1526
内容:《论语》和《气球上的五星期》读书分享
主持人:张慧梅

本次读书分享会由张慧梅担任主持,作为整个活动的控场者,她准备充分,根据既定流程按部就班地主导和推进活动的节奏。

本次论语分享人员名单

首先由段思思同学为我们分享《论语》泰伯篇第八第8则的内容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翻译】孔子说:“诗篇使我振奋,礼使我在社会上立足,音乐可以使我所学到的得以完成。”
【感悟】着重强调了孔子十分重视教育的三个内容,即诗,礼,乐。并且十分注重这三方面学习的次序,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
给我的启示是 在我们学习以及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学习,才能使学习得到进步,获得更好的学习成就。

接着由朱明凤同学为我们分享《论语》泰伯篇第八第9则的内容
【原文】子曰: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翻译】可以让百姓知道怎么去做,但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
【感悟】为什么这么说呢?可以这样理解在古代的时候,讲究“肉食者谋之”,有各有分工的传统,统治者作为决策者快速做出诀议,下达命令,百姓只需闷头执行,减少争论,就可以了。这样的话就有利于减少众口不一,决断不定的弊端,以此来提高效率。而且大家都知道让老百姓做事很容易,但要让他们明白为什什么要去做这件事很难,正所谓“行之非艰,知之惟艰”古时候受教育的民众很少,下达的命令和政策不一定能得到民众的支持和赞同,就比如商鞅变法和盘庚迁殷,这些都是对于巩固国家安全有利的事情,但民众理解不了,实行起来就有困难。所以说,在古时候实行愚民思想是有一定的效果的。但是在民主制度实行的当下,这样的思想就不适合,采用公开决策的方式,集中民意,集思广益,才是正确的做法,就比如人民代表大会的开展。

下面由段留仙同学为我们分享《论语》泰伯篇第八第10则的内容
【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在这里,“疾”是厌恶的意思,“乱”是祸害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以勇敢自喜却厌恶贫困,是一种祸害。对于不仁的人,痛恨太甚,也是一种祸害。
【感悟】这一则告诉我们做事要有“度”,要懂得适可而止,在文中“好勇”并不是一件坏事但如果好勇却厌恶贫困那就是祸乱了,不正是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有“度”,心中有底线,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对我们而言 ,未来可能都是教师,那时候面对学生,面对同事,面对领导,不同的角色我们又应该心中有怎样的“度”呢。看到近期教师用三角尺敲碎学生头骨的报道,我觉得这是值得我们再坐的每一位同学思考的一件事,如果未来我们没有把握好这个“度”,心中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那我们岂不是会走和他一样的道路了。总之,在这里,送给同学们一句话,心中有尺,做人有度;心中有度,知足常乐!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下面由那塔甲次玛同学为我们分享《论语》泰伯篇第八第11则的内容
【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矣。”
【翻译】孔子说:“一个人,即使他具有如周公一样的才能,办事也很完美,但他一旦骄矜且吝啬,别的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感悟】要想了解这句话,我们首先要认识一下周公。周公,即周旦,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周武王死后,他辅佐周成王继位,制礼作乐,奠定了周朝统治的坚定基础。这个时间点恰逢孔子主张克己复礼的时候。当时孔子所主张要复的礼就是周公所制的礼。在某种程度上,周公就是孔子的偶像,在孔子眼中,他是德才兼备且具优的人,后人是难与之比美的。据文献记载,历史上的周公无骄吝的缺点,他礼贤下士,爱才惜才。想必大家都听过他“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故事吧,由此我们都可以知道他是个极具谦德的人。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明白了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公之所以成为周公,除了具有极其高的才德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没有骄吝的缺点。反之,有周公的才能,如果骄衿吝啬,那也只是徒劳。这句话给我的启示是:不管以后取得何种成就,身居何地位,都不能骄衿,吝啬。待人接物要有谦逊宽容之心!

下面由张慧梅同学为我们分享《论语》泰伯篇第八第12则的内容
【原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
【翻译】孔子说:“学习了三年,还继续致力于求学而不是急若找工作,这样的人才很难得啊。“
【感悟】读书是为了什么?在古代“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的职业路径,因此读书为官是当时普遍的认知。但是孔子真正提倡的是读书求真知、增才干、明性德,而不应以做官为目的。做官是为了将所学所能所长发挥运用,造福他人,这就需要有真才实学为基础,在求学时真正将精力关注于求学获真知,实干长才能上。一旦学习以做官为目的了,就会目的不纯,生出追名逐利、名闻利养,甚至自私自利、傲慢贪婪之心,心怀他人的仁心仁德就会被利欲遮蔽,就很难再明心见性、不忘初心了。我们在现在也一样,读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才干,将来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至于做什么职位,都是能力发挥的平台,而不应将追逐名利地位作为学习的目的,那样终将在横流的物欲中迷失自我。

最后由丰玉英同学为我们分享《论语》泰伯篇第八第13则的内容
【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翻译】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感悟】在本章中,孔子首先强调处世要以道为准则,他认为只有坚守住大道才能成就自我,有学问有信仰,然后依据社会环境来发挥自己的才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就是一个信仰的问题。服从真理,我们要绝对的笃信,还要好学。死守善道,就是要守住这个信仰。这个主义,善道就是最好的道路,最好的思想原则下面说到了个人有守死善道的抱负,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不去危险的地方,不居住在动乱的地方。天下有道则见,有不道则也。体现了中国人的隐士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是相对立的,道家中学问越高,威望越大的往往都会隐居。不愿出名孔孟以后的儒家讲究用士之道学以致用。学问高的人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来奉献给国家。。
当今的我们喜欢求新求变。说什么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因此迷失了方向。缺乏正确的目标。使自己的生活没有价值。实际上人生在世应该多问,应该不应该,而不是喜欢不喜欢。应该做的,再不喜欢也要去做。有了这种做应该做的事不做不应该做的事再加上好学。才能够坚持弘扬正道。

本次论语分享到这就结束了,感谢以上同学们的分享。接下来是快问快答小游戏,带动了本次活动的现场氛围,当然也是为下一流程的读书分享做准备。

以下是8-616宿舍为我们带来的《气球上的五星期》的读书分享

罗禄成的分享

王鹏的分享

康双俊的分享

吴涛的分享

朱冬的分享

张世杰的分享

张世杰设计的互动小游戏

8-616宿舍给我们带来的读书分享,准备非常充分,内容很精彩,ppt做的非常精美,互动环节也非常有趣,感谢他们的精彩分享!

生活是场消耗,唯有读书是补给,希望每个人都能爱上阅读,享受书籍带来的美好。再次感谢以上同学的分享。最后愿我们都能存远志,常读书,静修身,惜四时。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不忧亦不惧。本次读书交流会就到此结束啦!

图文:钱慧愉
审核:王寒老师

阅读 4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