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10月14日,奉新县罗市学校党支部前往江西省南昌市方志敏烈士陵园、小平小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八一起义纪念馆开展了教育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让党员干部们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传承红色基因,为乡村教育和中华复兴贡献力量。
上午十点整,罗市学校党支部的成员们抵达方志敏烈士陵园。
在党支部副书记任瑶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在纪念碑下,面对鲜艳的党旗,高举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铿锵有力的宣誓声让党员再一次回顾了入党宣誓时的坚定决心。
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社会氛围下,
党员们追溯红色记忆,庚续红色血脉,
进一步学习红色文化,重拾“红色足迹”。
随后党员们一同来到方志敏烈士的墓前,罗市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罗来义带着浓浓的敬意为方志敏烈士献上鲜花。
那一年
方志敏为了接应掩护部队
寡不敌众不幸被捕
在阴暗的监牢里
面对酷刑和利诱
他大义凛然、坚贞不屈
写下了这样不朽的文字
“我们相信
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
......”
如今的中国
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好想说:
您心中可爱的中国已成为现实,
真希望您能看见!
随后党员们一同来到小平小道陈列馆,在志愿讲解员小朋友的陪同介绍下参观馆内陈列的文物、文献。
大家沿着历史轨迹,跨越时空,深入了解邓小平同志,深深感悟红色故事背后的革命精神。
他为了理想、为了事业,勇往直前的精神带给党员们一次又一次的心灵震撼。
走进南昌市新建区望城岗,一条连着原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和陆军步兵学院的田间小道赫然映于眼帘。这本是工人师傅为方便当年邓小平上下班临时修建的小道,邓小平经常在这条小道上散步,后来人们把这条小道亲切地称作“小平小道”。
“小平小道”的由来:邓小平在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和工人师傅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厂里对他也热情照顾。最初,邓小平与夫人从"将军楼"去修配厂上班,总是走大路,从大门进厂。这样不仅要绕一个大弯,多走一千多米路,而且在公路上行走,也不太安全。修配厂党总支书记罗朋考虑到邓小平是65岁的老人了,如果在路上再受到一些人的无理取闹,必定给他更大的刺激。怎么才能让邓小平避一避呢?
有一天,他和车间主任陶端缙两人到车间附近的围墙边仔细观察,发现邓小平居住的地方与车间遥遥相对,如果从围墙上开一个小门,沿着山坡,走田间小道,只有一千多米的路程。不仅距离短了,而且避开了外人。罗朋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负责邓小平工作、生活管理人员,得到了同意。
于是,罗朋、陶端缙等便带着几个工人,拆开篱笆,开了一个小门,还做了门架,在门上安了一把锁,钥匙由监管人员掌管。他每天陪邓小平夫妇上下班,自己可以开门关门,工厂不必派人负责管理,不许其他工人到这个后院来。开好门以后,又沿着山坡修了一条小道,把一些沟沟坑坑用土填平,把棘条铲掉,加宽了部分田垄。
前后花了几天时间,把这条特殊的小道修好了,试走了一下,约摸花二分钟左右就可以走一趟。
从此以后,邓小平、卓琳再去工厂上班,就走这条田间小路了。
这条蜿蜒曲折、长满杂草的田间小道,路不宽也不是很平,两旁就是庄稼地。小平同志每天往返于这条小路上,他静静地观察着、思考着、等待着,用自己坚实而稳健的步伐走出了一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大道。
“小平小道记录了历史,承载了痛苦,积蓄了力量,见证了荣耀。”
参观邓小平同志的工作台
党员们参观货架陈列的“老旧物件儿”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八一起义纪念馆位于南昌最繁华的一条街道——中山路,进入场馆大楼,就能见到一只巨大的手拿着一把枪,这象征着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
如今的“八一起义纪念馆”门前的人们摩肩接踵,我们站在这片繁荣的华夏大地上,享受着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美好和平。但是历史永远不能抹去,革命永垂不朽。
新时代的我们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滋养,从党的精神之源中吸取奋斗精神,发扬光荣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始终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为任务,谱写时代华章。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坚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要继承和发扬革命精神,鼓足干劲、砥砺前行,用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今后的工作与生活。
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信念和担当,他们为了理想而舍弃一切的坚定决心。纵然岁月如梭,红色的精神却永远镌刻在我们心中!
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在新时代的我们不忘初心勇毅前行。
罗市学校
编辑|温甜甜
初审|任瑶
终审|罗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