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第十五届全国青年教师物理教学大赛,促进青年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探索与研究,提升我区物理教师教学实践的能力。2023年10月11日(周三)上午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展示专题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教研员李芳老师主持,来自小站一中的褚会老师进行展示。
首先,褚老师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验创新等几个方面对研究课进行阐述。
新课开始,褚老师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现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这些运动可分为两类: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物体的运动是否需要力来维持?
紧接着,褚老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把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拆分成多个章节进行讲述。第一章讲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他通过观察总结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总结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那同学们赞同这种观点吗?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紧接着介绍了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方法:观察归纳,经验总结。
第二幕讲述的是伽利略的研究:理想斜面实验。褚老师通过师生合作的形式,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两组实验,通过改变斜面的粗糙程度和倾角,引导学生观察小球运动的距离和高度存在什么规律,小球是不是记住了自己原来的高度?如果斜面水平会怎么样?并从中渗透伽利略的研究方法:实验加推理。
第三幕讲述了笛卡尔的发现:褚老师让学生阅读教材并读出笛卡尔的观点,并通过设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说出笛卡尔的观点:强调了了速度的矢量性,他认为不仅仅是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也不变,这样物体最终的运动就由匀速圆周运动变为了匀速直线运动。这样距离牛顿第一定律的得出就更加接近了。但是笛卡尔认为得出这样的结论是神的旨意,因此他并没有解释这个规律。
第四幕讲述了本节课的主题:牛顿第一定律。褚老师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详细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牛顿在笛卡尔描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状态:静止。其实不管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相对的,静止和运动只是针对不同的参考系而言,因此无论是匀速还是静止都指的是运动状态保持不变,这种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称之为惯性,除非有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这样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就自然的呈现出来了。
褚老师强调了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两个重要方面:惯性和力。并播放宇航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视频,通过研究冰墩墩脱离手之前和脱离手之后两个不同的运动过程,说明了牛顿第一定律的两种情况:受力,运动状态改变;不受力,运动状态不变。加深了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在这个视频的基础上褚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把冰墩墩换成铅球呢?同学们是否敢接?引导学生思考:惯性是否与质量有关?并设计两钢球碰撞实验:让质量大的球和小的球先后互碰。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发生变化,说明他的惯性大。说明惯性和质量有关。
接下来,褚老师让学生通过先前提供的乒乓球和A4纸自主设计实验感受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褚老师还结合当地特色,小站稻米的收割过程来进一步说明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并再次设计分组实验:利用研磨棒等器材进行稻壳和稻米的分离,褚老师引导学生用吹的形式施加力。这正是我国劳动人民的结晶:扬掷,其中渗透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
课程的尾声,褚老师再次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何提高大厦的稳定性?并由此介绍了维持大厦稳定性的关键部件:阻尼器。联系了生活实际,体现了对学生多角度多方面的培养。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保持一颗好奇心
最后,褚老师用关键词本堂课进行了总结:惯性,力,状态。运动状态改变和不变都是运动,区别在于是否对物体施加了力,也为下一节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做了铺垫。布置课堂作业:如何估测水果的质量
课程结束以后,老师们分别从语言表达,问题设置,学生评价,精简环节,师生互动,实验创新等角度分别对本堂课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也为下一步更好的完善这节课指明了方向。
活动最后,教研员李芳老师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希望在全体老师的帮助下,褚老师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