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韵·爱 |【无边界学习圈—融合课(6)】传统文化--《爱满重阳》

元一乔佳美
创建于2023-10-14
阅读 30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秋风徐徐引丹桂,重阳九九送温暖。“百善孝为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风尚,引导同学们学会感恩,树立良好的家庭美德观念。在重阳节来临之际,我们学习了跨学科融合课程——《重阳节》。此次学习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合多学科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敬老爱老的良好品质,用课程引领发展,以实践助力成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刨根问底“探”重阳

  谁要过重阳节?为什么要过重阳节?如何过重阳节?同学们开启了一场“小调查”,或查阅资料,或询问长辈,或展开讨论。在探索中渐渐清晰:重阳节是指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在民俗观念中“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又称“敬老”节。

民俗文化“知”重阳

  时代赋予传统节日新的含义。作为新时代的少年,不仅要了解重阳节的传统意义,更要在新时代弘扬新的重阳精神,自觉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培育爱国精神、激发报国志向,让“永远跟党走”的理念扎根于每位学生心中。同学们学习了跨学科融合课程——《重阳节》。了解重阳习俗,感受重阳文化的丰富内涵,厚植文化素养。

  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茱萸是重阳的重要标志。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雅号“延寿客”。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菊花、茱萸插画,在实践中,感受重阳丰富的文化内涵。

慧心巧手“绘”重阳

  感恩驻我心,小手绘真情。孩子发挥奇思妙想,用手中的画笔绘制精美的图画。一幅幅充满童趣、活力的作品既宣扬了重阳节的文化习俗,又表达出对长辈的浓浓孝心与美好祝愿。

孝亲敬老“暖”重阳

  感恩和孝顺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同学们从身边点滴做起,为长辈说句问候语,捧上一杯茶,洗一次脚,揉一次肩,唱一首歌等活动,向长辈亲人表达心意,用实际行动尊敬长辈,关爱长辈,让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温暖重阳佳节。在浓浓的爱的氛围里,在他们的心田里,悄悄种下一颗爱的种子,相信这颗种子一定会悄悄发芽,茁壮成长为“爱与感恩”的大树。

登高望远“赏”重阳

  重阳节登高之习俗历史悠久,登高活动具有陶冶情操、锻炼体魄的特点,是重阳佳节特殊的民俗体育活动。

登高处,山河阔远

归家处,人间烟火

最动人的风景,是碎碎念在耳边

时光厚爱,亲情不老

唯愿岁岁常安,美好久久相伴

时光沉淀的滋味,和亲人慢慢品尝

诗词歌赋“诵”重阳

  淡淡桂花香,浓浓重阳情。重阳节作为我国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留下许多以重阳节为背景的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文,孩子们吟诵重阳节主题的古诗,深情有节奏,热情融于声。不仅感受了千年流传的文化古韵,还体悟到重阳节的意义,学会感恩,以诗传情,分享了重阳节的情思。

00:14
00:20
00:21

劳动时光“贺”重阳

  秋季本是丰收季,橘红橙黄蟹肥,金桂处处飘香。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天的幸福生活,承接于老一辈的奋斗。因此,重阳节也提醒人们,珍惜收成,珍惜时光,珍惜生命。

  本次跨学科融合学习,加深了学生们热爱祖国、敬老助老的美德,多学科融合,多维探索重阳丰富的文化内蕴。同时,也解决了同学们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真实事件及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也营造了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传承了敬老感恩的中华传统美德。

来源:元一名城小学

课程设计:乔佳美

审核:教研室

阅读 3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