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2022级7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无涯 “研”不尽——友谊联合校道德与法治第一次联片教研活动

创建于2023-10-14 阅读3457

教学未启,教研先行。

教以共进,研以致远。

为提升友谊联合校道德与法治教师的专业能力,促进联合校教师间的互动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激发教师们的教学智慧。2023年10月13日上午,在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开展了以“基于真实情景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深度学习研究”为主题的友谊联合校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此次活动包括三个内容:课例展示、微讲座、教学研讨。友谊大街小学、振头小学、西雅小学、北杜小学、槐安西路小学、玉村小学、五里庄小学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全程参与。本次教研由王晓嫣做主持。

课例展示

第一课例,是由友谊大街小学李萌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心中的“110”》。

李萌老师结合三年级的学龄特点,创设了一个“独居”的生活情境,让班里的每位同学与“小兔子”共情,课堂上他们不再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学生自己去经历、自己去感受、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收获成长。

  第二课例,是由振头小学吕彩丽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上册《我们神圣的国土》。

吕彩丽老师在《我们神圣的国土》一课中共设置了四个活动,而其中的前两个活动“明确地理位置”、“感知祖国疆域辽阔”中设置了小组合作的环节,引导他们充分的表达,从而做到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第三课例,是由西雅小学高胜男老师执教的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

高胜男老师这堂课从题目解析入手,将“变废为宝有妙招”这个题目拆分成了“废”、“宝”、“妙招”三个部分,化繁为简,给学生独立思考提供了一个抓手。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以小组为单位促进学生多维度思考。

微讲座

教研之前,来自振头小学的李沛萱老师从“交往型”融合教学角度,围绕三节课例,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提出注重以学生为本,注重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已有的公序良俗、法制观念深入内心,同时也获得关于社会新的建构体系的构想蓝图,从而让学生真正拥有主人翁意识,意识到社会的美好未来与自身息息相关,形成一种正向反馈。

教研讨论

教学研讨由王晓嫣老师主持,首先是三位做课教师分享教学反思,之后大家积极参与评课。交流研讨过程中,以新课标为根,以教材为本,以生活为源,各抒己见,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友谊和振头、西雅的三位主任对课例进行总结点评:三位教师深入落实新课改要求,注重引发学生不断思考,并提出独立的见解。同时,还引导学生向外倾听,在多维度思维碰撞中不断丰富自我,做到让学生真思考、会表达。

集备聚智慧,教学展芳华。 此次教研活动,充分发挥了集体教学的智慧和力量,明确了新学期的教研任务,为今后的教学之路指明了方向。新学期,新征程,相信大家一定会在教研中不断提升,不断突破,成就更好的自己,教出更优秀的学生!

阅读 34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