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通辽市急危重症管理和诊疗水平,构建较为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的急诊医疗体系,推进我市急危重症医疗质量同质化管理,逐步实现全市急危重症救治“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优化流程,缩短延迟”的分级诊疗模式,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和开鲁县政府主办,通辽市急诊医学专科联盟、通辽市医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及开鲁县医院共同承办的“急危重技术基层行,医联体医院能力升”系列研讨培训班•开鲁站,于2023年10月14日在开鲁县医院举行。开幕式由开鲁县医院王辉院长主持,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张东威副院长、开鲁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李鹏分别为此次活动致辞,开鲁县卫健委副主任张福军参加了启动仪式和学科建设活动。
“急危重技术基层行,医联体医院能力升”系列研讨培训班包括学术讲座,实操培训,学科建设活动和研讨会等部分。学术讲座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医教部虞猛部长主持,重症医学科吴连奎主任以《重症医学科的建设与管理》为题,为大家讲解了重症病房的建设与人员配备和技术要求,阐述了重症医学开展的必要性。急诊急救中心马承军主任以《现场急救基本技能与临床思维》为题,阐述了急诊科应具备的条件以及根本任务,明确了急诊科的定位与在急危重症的诊疗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急诊急救中心黄裕丰护士长为我们讲述《急危重症患者护理体会》的相关内容,语言精练,条理清晰,将参会人员带到急危重症的护理氛围中。重症医学科邱长海医师为大家讲解了《急诊科常见危重症急救流程的解读与实践》。学员们表示通过讲座活动收获颇丰。
学科建设活动由开鲁县医院于默然副院长、杨文才副院长、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挂职开鲁县医院副院长冯志刚博士主持。我院张东威副院长、危重儿童和新生儿中心主任谢海棠,神经外一科副主任徐凤科、骨一科刘金山副主任,产前诊断中心负责人孙萍、胸痛中心梁车格乐副主任医师分别深入开鲁县医院医神经内科、儿科、神经外科、骨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疗区进行医疗查房、疑难病例会诊、科室质控、重症患者管理、分级诊疗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在神经内科学科建设活动中我院张东威副院长听取了开鲁镇社区卫生中心主任唐莉莉就开鲁县癫痫防治管理项目的工作汇报并进行了现场督导。
讲座结束后,我院急诊急救中心护士长黄裕丰和开鲁县医院医务科长刘国云主持了急危重症技术实操培训,重症医学甄妮老师就机械通气临床应用展开培训,急诊急救中心护士长黄裕丰、主治医师杨玉娇就生命支持技术,包括氧疗、气管插管以及气道管理培训了开鲁县医院急诊科、重症医学科及开鲁县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的医护人员。培训人员在看完教演后,每人都在台上进行了操作,通过实操培训,使参加培训的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技术规范、仪器的使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考核,达到了预期效果。
在实操培训进行的同时,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专家团队同开鲁县医院领导班子、相关科室主任护士长、社区卫生中心主任、乡镇卫生院院长进行了“乘势“千县工程”助推开鲁县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为议题的紧密型医联体工作例会。研讨会由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张东威和开鲁县医院院长王辉主持,开鲁县医院神经内科贾克娟主任、急诊科朱静主任、重症科孙新占主任、儿科王咏梅主任、骨科罗守信主任、妇产科任凤玲主任、神经外科代宏彬主任和心血管内科武鸿儒主任,就各自科室现存的问题、发展难点、技术改进、人才培养、科室管理、进修学习等方面提出需求,我院相关对口专家从学科建设、技术帮扶、分级诊疗、成熟经验等方面分别给予了专业指导与建议。我院张彬教授以“学科建设锚定“千县工程”内涵助推开鲁县医院高质量发展”为题进行主旨发言,从医院学科建设与发展目标和学科战略、学科布局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战略、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人才培养战略、把握“千县工程”县医院建设机遇提级扩能、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县级公立医院落实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等几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县域医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本次活动贯彻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会议主题,得到了开鲁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开鲁县医院王辉院长对医院的学科建设、诊疗模式、提级扩能、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提出了长期技术帮扶的需求。对此,张东威副院长表示,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对基层医院的技术帮扶工作,通过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工作部署,我院派出冯志刚博士到开鲁县医院挂职锻炼学习,进一步体现了我院与开鲁县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建设的“联体”更“联心”,下一步我院将在医疗质控、资源共享、急危重症诊治能力提升、进修学习、患者转运、教学查房、专家出诊、手术指导、远程会诊、科研合作等方面制定详细的帮扶计划,并形成长效机制,探索共同发展的模式思路,以急危重症患者需求为导向制定、实施和优化急危重症医学临床诊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最佳、最快、最安全的服务,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共同推进建立较为完善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危重症监护”的急危重症医疗体系,助力通辽地区各级医疗机构急危重症医学专科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形成区域医共体补位发展模式,促进全市心肺复苏、急性中毒、理化损伤和创伤急救等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