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日,在定海区进修学校的精心安排以及朱良杰老师的带领下,定海区中小学后备名师班能力提升培训班在宁波开班。
走进名校
10月12日下午,一行人先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宁波艺术实验学校参观学习,学校杜斌校长全程热情陪同,让我们领略了这所名校的风采。
参观过程中,学校整洁优美的环境、独具匠心的文化建设、各具特色的功能室文化,让老师们耳目一新。
多功能教室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校园特色课程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聆听讲座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杜校长和方晓燕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学科特色课程建设和体艺特色课程建设,并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展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培育方向和文化传承。
专题报告
10月13日上午,我们定海区中小学后备名师班聆听了宁波市鄞州区教育学院任洪院长的专题报告《让内心丰盈,享教育人生—谈骨干教师再成长》。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本次专题报告圆满结束。报告的最后,朱良杰老师总结认为任院长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和探索精神值得我们每位教师学习,并希望通过这次报告我们后备名师班的老师们进一步明确自身未来教学发展思路、定位和目标。
专题讲座
学习是最美的姿态,研修是最好的遇见。10月13号下午,定海区后备名师培训班有幸请到了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实验小学校长、浙江省特级教师郭昶校长为我们做题为《为教而学,转识成智》的讲座。本次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知晓课题写作的基本途径。郭校长结合自身经历分四个阶段为我们铺设了名师成长的科研之路。
第一阶段:有学生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郭校长鼓励我们勤学习,要有“为教而学”的学习意识,有“因材施教”的学情意识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意识。以此为基础的科研之路,能够体现以生为本的研究视角,生本的研究过程要突显学生学习的过程,体现学生发展的成效,体现生命成长的意义。
第二阶段:有自我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郭校长强调,当我们走在研究的道路上时,要有“穷则思变”的创新意识,有“成本突围”的钻研意识以及“比较分析”的思辨意识。科研是在实践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改进的,持续的实践研究要体现出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的研究方向,自我反思的研究精神。
第三阶段:有学理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郭校长指出,科研是可重复的,要有“持续改进”的发展意识,即同一件事可以不断深入。同时,还要有“处处教育”的资源意识。有学理的科研,体现的是策略路径的可借鉴,即策略路径要有逻辑性,能图示化,有普适性。
第四阶段:有影响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c5239a63d5df4be38b81b3bdfe8cf304.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7659da9e0926406db05d55e6ad5cf354.png)
郭校长期望我们能成为有影响的明日之才,在此之前,我们首先要“被看见”,要有“聚沙成塔”的物化意识,从一节课,一篇论文,一个课题,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把自己展现在大众面前,积累经验和影响力。科研之路,体现在课题成果的示范推广,只有我们“被看见”,我们的科研成果才能有专家评价,才能有物化成果,才能有推广广度,我们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名师。
结语
最后郭校长以一首小诗总结了教师成长的4个境界,不是风,是我;不是我,是风。是风,也是我;是我,也是风。第一种即想当然地上课,既不思考也不研究;第二种即跟随潮流,照搬照抄演绎别人的课堂,没有自身的思考;第三种即在学习新的理念后有自己的思考,把新理念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最后一种即最高境界,我的课堂就是标杆,是别人学习的范本。郭老师希望我们后备名师可以努力成为第三种境界的老师,在努力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在成长中享受拔节的欢愉。
专题报告
10月14日上午,宁波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宁波大学硕士生导师俞冬伟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专题报告《教科研与名师专业成长》。
围绕“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老师”, 俞教授就习总书记对教师队伍的谆谆教诲进行了梳理,激励我们按照教育家精神努力去效仿、去践行。教师,是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的第一要素!
俞教授为我们剖析了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教师专业化就是教师在经过专门的职业训练和不断主动学习的基础上,逐渐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发展过程,最终实现职业的不可替代性,其路径包括终身学习、行动研究、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课题研究。
“欲强教师,先强教研”,俞教授为教师如何做科研进行了讲解,教研与科研都聚焦于“研”,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是教研的提升。学校科研要立足教研,扎实做好校本教研,根据本校的研究条件来确定科研工作重点。基层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具有实用性、广泛性、实践性、操作性。
教师成长的道路上,学贵得师,亦贵得友,道阻且长,砥砺前行。让我们结伴同行,抱团成长,本次培训活动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