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来,各大医院收治支原体感染引起肺炎的患儿较往年同期增长不少,肺炎支原体感染也成为了家长圈中的高频词。那么,大家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又有多少了解呢?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季节性发病的特征,学龄儿童容易感染,感染后大多数儿童会出现发热、咽痛,以及阵发性、刺激性干咳等症状,同时重症数量也有所增加,肺内并发症包括肺坏死、肺栓塞甚至呼吸衰竭,肺外并发症包括全身皮疹等。
肺炎支原体感染,它或可引起肺实变、大叶性肺炎等情况,那今天就与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支原体肺炎,采取何种预防措施。希望大家通过这一期健康教育宣传,能够更科学的去面对和“迎战”肺炎支原体的感染。
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儿童是肺炎支原体易感人群,易在幼儿园、中小学校等人员聚集的环境中暴发流行。
会
肺炎支原体传染性强,潜伏期较长(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致病病原体。还可能发生空气气溶胶传播,以及通过接触带有支原体病原体的衣服、浴巾等物品的间接接触而传播。
与大多数呼吸道疾病相似,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热程可以达到1-3周,一般是7-10天,往往是高热,弛张热(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发热症状,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低体温仍高于正常体温)。一般咳嗽比较剧烈,退烧后,咳嗽还可能持续1到2周。
1. 居家经常开窗通风,每天室内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须去时要戴好口罩。
2.平常做好手卫生,如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等应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在流动水下冲洗20秒以上。
3.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
4.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度锻炼,增强体质。
出现以上症状时,要尽早去医院就诊、治疗,切忌盲目用药,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预防重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