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上午,广东省邓莹源名师工作室成员浈江小学叶远志副校长、赖新小学邹莉主任、浈江区实验学校李宏晋副主任以及跟岗的青年教师如期来到长乐中心小学进行本学期第三次校本支援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由华安老师进行五年级上册的《倍数与因数》的课例展示。第二环节是三位导师带领各参与听课的教师进行评课。

第一环节:《倍数与因数》课例展示

华老师在进行新课讲授前,先提问学生关于倍数与因数你有什么想问的?哪些数与12有关系?并提出请你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用什么算式表示等问题,从而引入新课。

接着,华老师课件出示学生的三种不同摆法,根据摆好的图形引导学生得出算式2x6=12,3x4=12,1x12=12,提问谁是谁的()倍,再引导学生说出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能说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以及说一说3x4=12这个算式的倍数与因数。并借助智慧老人告诉学生我们只在自然数(零除外)的范围内研究倍数与因数,不包括0和小数。华老师还通过说一说,你写我说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倍数与因数的认识。紧接着出示算式18÷3=6,总结在除法算式中也存在倍数与因数的关系。

在题量丰富的课堂练习巩固中,华老师总结,可以用乘法口诀或除法的方式找一个数的倍数,并通过找7、6、8的倍数的过程,得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并且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最后,华老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找朋友》,以及4道判断题结束新课,总结反思。

第二环节:集体评课

课堂是教学的生命线,高效课堂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障。在评课过程中,李主任、邹主任、叶校等老师们指出,本次课存在一些不足,包括板书凌乱、详略不当、重难点不突出,教学过程无逻辑层次感以及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不够等问题。为了改进这些不足,提出需要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学习情况,根据知识呈现的过程,抓住课的本质调整教学设计、板书设计和课件。以及联系乘法实现知识迁移,自然过渡,围绕倍数与因数的范围、关系、特点,提炼精华,引导学生观察、有序思考、发现、总结。

钻尖仰高,笃行致远。听评课活动为青年教师互相学习,交流研讨创造了机会,真正诠释了“专业成长,汇合共进”。通过活动,我们意识到在教学之路上,我们当在反思中不断前行,在前行中不断顿悟,在顿悟中不断成长。
撰稿:李丽蓉
初审:叶远志 邹莉 李宏晋
终审:邓莹源 陈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