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长沙之艾灸外治法

问道长沙
创建于2023-10-13
阅读 26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问道长沙之艾灸外治法

 天境书院

    第一部之艾灸外治法

    昆仑中脉秦岭北麓终南山,自古以来即是释道儒医文化重地,蕴藏着世界独一无二的精神内涵。在这里也具有非常丰富的野生艾草,我们将这些沾满灵气的野生艾草,采集制品,贡献给有缘的朋友!

  作为国医四术之一的艾灸疗法,是一个难信易行、且行之有效的保健疗病之法,究其难信原因,她和近百年来的传统文化命运惺惺相依,我们将自己的民族瑰宝抛弃了太多,忘却的太久,以至于再次遇见,形同陌路,视之怪物,复以讥笑!

    1973年在我国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两部帛(bo)书。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有关经脉论述的专著,也是世界上首次记载灸疗的医学典籍。《足经》记录了78种疾病,《阴阳经》记载了147种疾病,其治疗方法都是艾灸。可见中国人用灸治疗疾病至少有2500多年的历史。

    《宋史》记载:太祖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生病了,赵匡胤急忙前去探望,并亲自手持艾条替弟弟灸疗,赵光义体有寒湿,温热的气息通过艾灸送入体内,寒热交织产生疼痛。见弟弟饱受疼痛之苦,赵匡胤心有不忍,于是也给自己艾灸,分担弟弟的疼痛。古人赞赏赵匡胤对弟弟的情义,于是用成语“灼艾分痛”来颂扬他的美德,赞赏兄弟之间的情分。

    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传世墨宝不多,但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却收藏着一份“灼艾帖”,其内容是说欧阳修的长子欧阳发曾经接受过艾灸的治疗,欧阳修认为艾灸是一门学问,值得探究和研究!

   古医说“艾”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   -----《皇帝内径》

    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孟子》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扁鹊心书-住世之法》

     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明)李梴 yán《医学入门》

     夫灸取于人,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刚用。能消阴翳,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做炷,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治百病,效如反掌!

                                     -------------(清)吴亦鼎《神灸经论》

    人之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能温,下元虚背,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则心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扁鹊心书》

    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名医别录》

    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日)田代文治《针灸真髓》

     

    凡灸诸病,要持之以恒,必火足气到始能愈。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旨》

     

    艾灸之所以是易行有效的保健疗病之法,是因为艾能补人体纯阳,正如《内经》所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阳气是生命的根本,阳气是否充足与人体的衰老和疾病,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艾之火是纯阳之火,具有走三阴通十二经之功,灸火连续燃烧,可使艾火的纯阳温热之气,由肌表透达脏腑经络,经络通则百病不生,保健疗病,同依此理!

艾灸的功效;

    艾是祈求健康的一炷香!

    艾灸疗法是集养生、寻病、治病为一体的妙方!

    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保命之法,艾灼(艾灸)第一。——(北宋)窦材《扁鹊心书》

    夫灸取于火,以火性热而至速,体柔而用刚,能消荫翳(yinyi),走而不守,善入脏腑。取艾之辛香作炷,能下二经、入三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千金要方》孙思邈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扁鹊心书》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针灸》

    “艾火可以灸百病,杀鬼邪。”——《千金方》


    做艾灸一定要识火:

    火德有二,光明显现;能量、温暖,有生发之气;

    火有三种:形火;气火;心念之火。

艾灸的八大作用:

    1、回阳固脱,复脉救急,调理虚脱,脉微欲绝的各种危急证候。

    2、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调理风寒侵袭之外感,营卫气血失调诸症。

    3、活血散血,温通经脉,调理跌打血瘀,经络阻滞及风寒湿痹各种关节病症。

    4、升提中气,固胎止漏,调理中气下陷的脱肛,子宫脱垂,冲任虚损胎动不安,崩漏带下等。

    5、温经散寒,祛风止痛,调理各种因风寒而导致的各种痛症。

    6、固摄冲任,回转胎位,调理各种冲任不固,而致的横生倒产,胎位不正,等妇产科病症。

    7、培补脾胃,增益二本,调理脾胃虚弱,运化无力,肾虚阴亏,遗精,早泄,阳痿腰膝无力等症。

    8、强壮元阳,祛病延年,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艾灸保健常用的十二穴位:( 以下穴位,均以温灸为宜)

1, 百会穴: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穴,顶中央穴。属督脉经腧穴,本穴为手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之会,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既可承接天地之精华,又有百川归海之意!

   温灸百会穴有醒脑开窍,息风止痛,宁心安神,升阳固脱的作用。既可以激发和增加体内的阳气,调节心脑血管系统的功能,又可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百会穴百病皆主,统摄全身之阳,阳旺气通,则百病不生。百会穴既是长寿穴,又是保健穴!

2, 大椎穴:大椎穴又名百劳,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有总督诸阳的作用。又称为阳脉之海,能主宰全身,有解表通阳,疏风散寒,清脑宁神之功效!

3, 身柱穴:身柱穴属督脉,名为身柱,含有全身支柱之意。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咳之功效。对小儿有强身保健作用,为小儿保健灸要穴。

4, 膏肓穴:膏肓穴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千金要方》曾指出:“此灸讫,令人阳气康盛。”《针灸问对》载有民谚“若要安,膏肓,三里不要干”此穴有通宣理肺,益气补虚的作用。

5, 风门穴:风门亦称热府,是督脉、足太阳之会穴。《类经图翼》“此穴能泻一身热气,常灸之永无痈疽、疮疥等患。”主一切风证,有宣肺解表、通络祛风,调理气机的作用。对预防感冒和高血压、中风等有较好的效果。

6, 中脘穴:中脘又名上纪,大仓,太仓,胃脘,胃管,中管,三管等。属任脉经腧穴。本穴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胃之募穴;又是八会穴之腑会。本穴内应胃腑,居于中焦,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源,一身之根蒂,百病之枢,为中气之所在,灸之可治一切虚症,振奋胃中阳气,补益气血,健脾利湿,和胃降逆,逐寒散凝,升阳降浊开窍的功效,为保健养生之要穴。

7,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脉,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益气延年之效!

8, 关元穴:关元亦称丹田。足三阴经,任脉之会,小肠之募穴,有温肾固精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和血之功效,为老年人保健灸的要穴。此穴孕妇不宜采用。

9, 气海穴:下肓,属任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针灸资生经》:“-----以为元气之海,则气海者,盖人元气所生也”常灸此穴有培补元气,益肾固精的作用。

10,           足三里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预防中风,祛病延年的功效。古人把足三里穴又称为长寿穴,是成年人保健灸的要穴!

11,           三阴交穴:三阴交又名承命,属足太阴脾经俞穴,本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之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有调理作用,是女子保健的要穴。民谚有云“常灸三阴交,养巢抗衰老”在此穴灸之有健运脾胃,疏肝益肾,调经和血,主生殖的作用。如在脾经当令之时(上午9:00---11:00)艾灸此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           涌泉穴:涌泉又名地冲,为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有宁神开窍,补肾益精,舒调肝气之作用,常灸之有保健益寿之功,是老年人保健之要穴!

艾灸的注意事项: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不宜施灸;经期孕期,须遵医嘱!

艾灸的注意事项:大醉大怒、大惊大恐、过劳过饱,不宜施灸;经期孕期,须遵医嘱!

     

三、孝报父母生养恩,用艾温暖老人心

    ——艾火遍身烧,才能活百岁;

    老人必灸的保健五穴:气海穴,关元穴,肾俞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

    “人至晚年阳气衰------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北宋)窦材《扁鹊心书·须识扶阳,》

    每一个个体生命,都会经历一个出生、发育、成长、衰老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医认为:造成衰老的本质是体内的“火”不旺,气不足,寒湿等邪侵入体内,不仅造成了脏腑的压力,更是直接导致体内环境的恶化,经脉运行不畅,气血不通,就相当于高速公路上堵车,养料输送不到每个脏腑器官,而器官中的代谢产物垃圾也运不出来。如此日积月累,机体不仅会加速衰老的速度,更会百病丛生!

    这里的“火”指的是人体内的真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阳气!

    1.气海穴:明代著名医学家张介宾在向他人传授自己的养生秘诀时,列举了柳公度的例子,然后说:“养生很简单,只要常常保持气海穴的温和就行,常艾灸此穴,即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气海一穴暖全身”

    气海穴是人体、真元之气汇聚的地方!所以经常艾灸气海穴,能够达到培补元气、益肾固精、强身健体、解除疲劳的功效!

    “吾养生无他术,但不使元气佐喜怒,使气海常温尔。”——(明)张介宾《类经图翼》

    2.关元穴:关,是关闭、封藏的意思;元,则是元气。所以关元穴是“元阴元阳交会之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丹田”,此穴是体内阳气所在之地,更是精气化生之所。而且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任脉,三经一脉在此交会相通,从古至今,人们都将此穴置于起死回生的重要穴位!

    3.肾俞穴:肾为人的先天之本,主要负责人体的繁殖、发育、生长。其生理功能更是涵盖了当今泌尿、生殖、运动、神经、内分泌等多个系统,人的健康与否,寿命长短与肾气息息相关。人到老年,容易气息不畅,肾气不足!老人在家时,如果经常温和灸此穴位20---30分钟,每天一次,效果会很好的!

    4.足三里穴:唐朝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足三里穴成为“长寿穴”。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属足阳明胃经。胃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脾经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所以艾灸足三里穴最直观的功效就是调养脾胃,滋补气血,并且能够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人的消化、吸收,免疫功能,还能消除疲劳、防病健身、延年益寿。所以,在中医典籍里关于足三里穴的记载最多。

   “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长寿之灸。”   -----(日本)田代文志《针灸真髓》

    勿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行旅!

                       ------日本谚语

    日本古籍《云锦随笔》记载:德川幕府时代,江户(现东京)的永代桥建造成功。作为日本当时当地的习俗,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高龄的长者第一个踏桥,以求祝福。最高统治者德川将军邀请了一位叫万兵卫的老者来过河,之后德川将军向其请教长寿的秘诀,万兵卫哈哈一笑说“长寿很简单,我们祖传的方法是,在每个月月初的八天里,连续艾灸足三里穴,坚持不懈。我们全家人的寿命都很长。”德川将军听后连连赞叹!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传染病肆虐日本,人口锐减。一位名叫原志免太郎的人在全国发起了一场“国民三里灸运动”,上至日本当时的近卫首相,下至军队、工厂、学校都积极开展“养生灸”活动,这个运动大大增强了日本国民的身体素质,提高自身免疫力。原志免太郎还专门写了一本名为《灸法的健康》的书,向人们强烈推荐“自古以来被称作无痛消灾的艾灸和脍炙人口的足三里灸,作为新保健法。”

    5.三阴交穴:三阴交穴,顾名思义,是指三条阴经气血运行的交会穴。这三条阴经是指:脾经,提供湿热之气;肝经,提供水湿风气;肾经,提供寒冷之气。这个学位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养生保健穴!

四、艾灸对儿童的保健法

    (一)儿童健康长,学习必秀良——艾灸助阳健脾,为儿童提供温暖的保护

    (二)儿童艾灸的两大保健穴:身柱穴,天枢穴;

    “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日本)八偶景山《养生一言草》

    1.身柱穴:身柱穴被称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其主要功效源于它位置的特殊性。身柱穴位于第3胸椎棘(ji)突下凹陷中,属于督脉脉气所发之地,其名字就是指全身之柱的意思。艾灸此穴可通阳理气、祛风退热,适用于小儿大部分病症。根据《日用灸法》的记载:“身柱灸,小儿必灸者也。出生七十五以后灸之,如若疳疾满身,或患惊悸,虽七十五日以后可免之。”

    2.天枢穴:天枢穴位于人体腹部中段。中医认为,肚脐以上者天气主之,肚脐以下者地气主之:而天地之间,负责传导输送的,就是这个调控的枢纽:天枢穴!由此可见天枢穴在人体中的重要位置。

    在经络中,天枢穴既为足阳明胃经管辖,又是大肠经的“募”穴,人体摄入的各种物质所产生的诸多代谢产物,都要经胃肠排泄而出,如果人体的消化、吸收、排泄机能受到障碍,则湿、热、痰、淤诸毒就会乘势而动。尤其是儿童少年,消化吸收功能较弱,再加上病从口入,稍有不当即可诱发疾病。所以艾灸天枢穴疏调肠胃、理气行滞,就显得更加重要!

 

 

五、青年人的艾灸保健法; 

(一)女子艾灸健卵巢

    女性多体寒,最适合艾灸扶阳

    女性为阴柔之体,最大的问题首推阳气不足、体质过寒,加上不太怎么运动,很多人都有经络不通畅的现象,很容易手脚冰凉、宫寒、胃寒—经络不通,身体处处淤堵,麻烦就来了!而补充人体阳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艾灸,这对女性保养健康特别有效!

    卵巢是女性最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分娩女性激素和产生卵子。卵巢的功能随着年龄的推移而逐渐的衰退,女性50岁左右绝经也就意味着卵巢的衰老。

    卵巢是女人的根,是生命之源、青春动力。女人老不老,皮肤就是卵巢的一面镜子,卵巢功能健全的女性,首先表现在皮肤的健康、弹性、有光泽。而卵巢功能早衰的女性,尤其是面部皮肤会过早地出现松弛而缺乏弹性,面部憔悴、干黄、没有光泽,过早地出现皱纹、色斑,头发焦黄脱落,月经不调,过早绝经,甚至更年期提前等。

    很多女性知道自己内分泌不好,却不知道内分泌不好的根源在卵巢。卵巢控制着女性分娩,它不仅让女性具备生育能力,还决定着女人的青春健康和衰老进程。如果长期开采利用而不予以补充,卵巢自然就会枯萎、干瘪(bie)、萎缩。 

    女人不重视卵巢,就是漠视疾病与衰老!当然,人老是自然规律,但是要想延缓衰老,保持青春,推迟更年期从外由内有效地修复和激活将要萎缩中的卵巢,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根本上保养自己。

    卵巢位于盆腔深处,子宫两侧,只有艾灸的渗透力才可以到达,通过艾灸“先天之本,生命之真谛”的“神阙穴”及以下的肾经、胃经、脾经、任脉等经络特定穴位和特定区域,润物细无声地渗透、温暖、滋养和激活卵巢。

    “美其外,必先善其内”所以女子保健灸卵巢是女性通往健康的最佳捷径!

    女性保健灸选用穴位:

主穴:卵巢区、子宫区、神阙、关元、气海、归来;

配穴:足三里、三阴交、水道、气海。

以上穴位可以轮换使用,每次选用5---7个穴位。

三阴交穴,气海穴

    1.三阴交穴:三阴交属脾经,是肝、脾、肾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所以叫三阴交!也正是因为它位于三经交会的重要位置,所以刺激三阴交可以同时调动肝、脾、肾三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肾为先天之本。这就决定了三阴交对女性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体的健康活力都需要精血的滋养,而女性特殊“经、带、胎、产”的生理功能都与精血息息相关,更需要精血的滋养。

    三阴交不仅可以缓解女性各种病症,还能祛除脸面的色斑、痤疮、皱纹,预防皮肤的干燥,粗糙,瘙痒,减肥瘦身!

    2.气海穴:位于任脉,是体内阳气、阴血汇聚之海,承担着气血生化的作用。

    气海穴所在处,也就是女性子宫所在处,宫寒血瘀则众病丛生;宫寒血畅则一身轻松!

(二)男子艾灸保健肾

     补肾壮阳气---灸出男人的力量

    肾,左右各一个,内藏真(元)阴真(元)阳,为水火之脏。主藏精,主骨主髓,通于脑,主水液,主命门之火,主纳气,开窍于耳,司二阴。如肾精亏损,可出现生殖功能减退,发育不良,便秘;髓海不足,可出现头晕目眩,耳鸣、失眠、记忆力减退,阳痿,早泄,小便不利,尿频等; 肾气不足,肾不纳气,会出现动则气喘,呼吸迫促,呼多气少。另外还会出现腰部酸软,四肢无力,足跟疼痛等症。

    肾,是人的先天之本,是男人的根!肾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技巧。在生活中,人们的力气都是从肾脏而来!

    《扁鹊心书》特别强调指出艾灸是第一保健之法,艾灸可以收到温补肾阳,滋补肾阳,补肾纳气,填精补髓的功效,从根本上保养自己。

    男子养生保健肾选用穴位: 

    主穴:肾俞,气海俞,关元俞,命门,腰阳关,大肠俞;

   配穴:气海、关元、神阙、小肠俞、足三里

   以上穴位根据灸养方法可以轮换选用,每次取5---7个穴位!

    【灸法三字经】 

高热危,灸大椎。怕风寒,风门关。

痰咳喘,肺俞痊。食不洁,易腹泻。

肠绞痛,苦不堪。急灸脐,肚中暖。 

不间断,便自干。脓疮疖,肿热痛。

灸患处,自然平。治肺痈,灸前胸。

脓血去,肺气通。心有疾,灸后背。 

气血开,诸症退。肝血淤,寻肝俞。

黄疸消,肋痛除。脾胃虚,食纳减。

免疫低,灸中脘。肾病重,灸腰眼。 

浮肿退,周身暖。便不舒,灸天枢。

溲淋漓,寻中极。精不固,关元堵。

带不止,暖小腹。乳有痞,乳根取。 

经不调,三阴交。婴幼儿,苗初长。

擅投药,易受伤。灸身柱,健神经。

除百疾,保安康。治乙脑,百会烤。 

火力足,疗效好。结核病,甚烦心。

对患处,日日薰。乙肝病,颇难愈。

灼肝俞,配三里。气不足,气海补。 

血不旺,膈俞畅。肝气上,太冲降。

肾水寒,烤涌泉。灸风隆,痰饮行。

崩漏恼,隐白好。休息痢,肠俞愈。 

肠痈凶,阑俞攻。畏寒人,补命门。

头眩晕,百会薰。拔气陷,力千钧。

上星专,清鼻渊。迎香攻,嗅自通。 

曲池穴,清血毒。诸般疹,一灸无。

胸中闷,寻内关。艾火近,立时安。

命将休,关元灸。气欲散,神阕敛。 

诸般癌,最耗人。常著艾,正气存。

    欲长寿,灸三里。

                             未完待续更新

阅读 26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