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遇见最美的自己——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地理教研组教师《人生没有什么不可放下》读书分享交流会

兰小鱼🐳
创建于2023-10-13
阅读 43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浸润书香,师者先行。阅读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成长的必经之路。为了进一步打造书香校园,促进教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教师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10月7日-10月13日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深耕阅读路,聚智绽芬芳”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    

  读书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书本为伴,陶冶教师的思想情操,开拓教师的视野,让读书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在阅读中提升修养,拓展人生,愉悦身心,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努力的实践意识和深刻的反思精神,消减教师的“职业倦怠”,成就教师职业的幸福感。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地理教研组于10月9日举办了在2023年10月9日举办了《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读书交流会。

      《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人生哲学读物,让读者从中能思考人生的意义。地理组毕利老师推荐此书并分享阅读感悟,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副校长孙建军、教务处副主任唐剑出席本次活动,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本次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由毕利老师分享了心理学硕士宋默对弘一法师用一生感悟的人生智慧箴言进行演绎理解著成的《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弘一法师,原名李叔同(1880—1942),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弘一法师。

  随后谈到读完这本书的感悟,在人短短的一生里,要学会控制欲望、戒骄戒躁,求得一颗恬淡、平常之心;学会与人为善,常反省自身,懂得自我约束和管理,觅得一份人生的豁达;学会认真专注做好一件事,有意识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寻得内心的从容与心安。“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真正的快乐,并不是物质上的快乐,而是精神上的富足。人生就是在放下和获得的交易中得到升华,从而达到高层次的大境界。

  接着各位老师都开始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道出自己的感悟。张慧敏老师说:“人生中的烦恼,归根结底就是生活中没有学会放下,因而使生活变得越来越累,‘智者无为,愚人自缚’,人总是容易给自己的心灵套上枷锁,精神上增加压力。所以说放下是一种解脱,更是一种智慧。”

  于娜老师提到:“人生没有永远的失败,一时的挫折,能够让我们懂得,‘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道理。放下过去,释放新的空间,心里才能装下更多美好的东西。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学会放下,人生才精彩。

       马健老师说:“人生其实更多的是一种选择,选择放下,去选择另外一种生活,以平和的心态去开始新的生活,这样的人生会更加幸福,还推荐了瓦依那乐队的《大梦》。”

  地理教研组组长于晓兰老师最后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 弘一法师一生经历过摔跤、失明、战争、失去亲人等种种困难,但他总能在其中找到希望和勇气。 他在书中写道:“人生充满磨难和痛苦,我们要做的就是接受和放下,放下对某事的执着。” 这种超然的态度深深地启发了我。 

  书中教会我们当面对人生抉择时,即使伤了痛了,可仍然对很多事物执着。我们常说忍辱负重,没有忍辱就不能负重,没有忍耐就做不成事。因为忍可以避免我们受到无谓的困扰和伤害,在我们还没有强大的时候,就需要学会忍耐,这是一种生存的智慧,小不忍则乱大谋。在我们变得强大时也要学会忍,这是一种人生的气度和涵养。

       最后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副校长孙建军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我们平时做任何事情不要太执念,要学会看开放下,放开一切。不管遇到任何事情,也不管什么阶段,不要光看眼前的荣辱和利害得失,而是向远处去看,也许就会发现这世上并没有什么天大的事,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只有放不下的自己,一切皆是浮云。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之处有很多,不仅促进了老师之间的交流,使相互间的交流更加深层次。而且通过互相分享好书,提高了教师们的整体素质,推进了思想的进步,使地理教研组全体教师受益匪浅。

图文:于晓兰 佟祥运

初审:廉建华

终审:高鹏
阅读 43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