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助成长——关于《32-核心素养视角下问辩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第三次聚在一起研修活动

liqifei
创建于2023-10-13
阅读 28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确保《核心素养视角下问辩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省级优秀成果推广项目在我校高中物理组顺利开展课题研究,我校《核心素养视角下问辩课堂的探索与研究》应用类课题组,将于2023年10月10日下午14:30至18:30在海口琼山中学图书馆多媒体教室101,举行《核心素养视角下问辩课堂的探索与研究》省级优秀成果推广项目“第三次聚在一起”教学研修活动。

  以下为参加本次活动的课题组成员

活动一:课例展示

海口市琼山中学陈宣江老师的示范课:《2.4自由落体运动》

        陈老师整体教学的思路:1.课堂导入:先通过提问轻重不同的物体谁下落快?教师演示,学生观察;2.新课教学:教师先通过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理解,下落的快慢与重量没有关系,分析出下落快慢可能与空气阻力有关,再演示牛顿管实验,当没有空气阻力时,证明重的和轻的物体下落得一样快;然后抽象物理模型,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条件;接着利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的时候是先展示课前学生做的实验视频,纸带处理过程,现场再展示这条纸带,利用电子表格绘制v-t图像,从图像分析得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加速度,最后利用手机重力加速度感应器再一次测量重力加速度;最后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推导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并学以致用,利用规律测量反应时间;3.课堂练习;4.课堂小结。陈老师整节课的课堂思路清晰,环环相扣,课堂节奏把握比较到位;课堂氛围轻松,师生互动性强;教学方式体现问辩课堂的特点;讲练结合更加突出师生在课堂中的地位。

  突破教学难点:陈老师在演示牛顿管实验时,为了突破实验难点,采用现场演示牛顿管实验后再播放在真空室中重锤和羽毛同时下落的视频辅助实验教学,使得实验现象在更加明显,实验证据更加合理,体现物理实验教学的核心。

老师们认真听课做记录,感受轻松的课堂氛围。

活动二:教学设计解读

海口市琼山中学林力老师进行《2.4自由落体运动》教学设计解读

        林老师从目录教学分析、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环节五个方面对陈老师这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解读,在解读每个教学环节时,详细指出设计意图,有理有据,分析得非常透彻,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活动三:讲座

海口市教育培训研究院研究员张华老师的讲座《核心素养视角下问辩式课堂的

研究课题成果的凝炼》

       张华老师的讲座围绕课题成果的凝炼、课题研究报告的撰写及课题调查报告的撰写三个主题展开,张老师首先强调课题成果需要包含教学设计、教育案例、教学课例、研究论文(重点)及研究报告;张老师介绍论文的撰写时重点强调论文撰写需要精准选题、拟定提纲及妥切表达,写论文前有必要理论积淀、案例积累及深入思考 ;张老师讲到课题报告时也强调课题研究的主件为课题总报告,并对课题总结报告指出一些建议,比如对推广应用过程需要收集课题组请进来、聚一起及走出去的一些活动素材,推广应用成效需要收集课题组成员的论文获奖、课堂教学获奖证书等等。方便课题组老师做好后期课题结题的工作。

活动四:评课交流

评课交流环节由海口市实验中学林小蕾老师和海口市长流中学符贻钦老师进行点评。

1.林先蕾老师:课堂氛围轻松;课堂上能够演示实验,体现物理课堂的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设计学生自己阅读教材,体会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对物体下落快慢的研究,体现问辩课堂的自我问辩,课堂中也多次体现师生问辩;整个课堂环节设计比较合理,但课堂的内容容量比较大。

建议: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可以放在课堂上让学生分组完成,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实验过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体现问辩课堂的生生问辩及小组问辩。

2.符贻钦老师: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思路顺畅,课堂氛围轻松愉快。

活动总结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聆听陈宣江老师的课、林力老师的教学设计解读及张华老师的讲座,获益匪浅。相信在专家名师的引领,专业的指导下,老师们的课题开展以及论文写作能力会越来越好。相信听课的老师们将带着收获与思考,不断探索和实践,在课题研究中成长,在思考中前行,聚力再扬帆!

活动结束

图片、文字编辑:李启妃

审核:赵生平

阅读 28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