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学科评价做尝试 落实双减育人新原则

小鱼儿
创建于2023-10-12
阅读 3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基于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科评价迫切需要改变传统的应试型的评价体系,重构一套校本化,系统化,整体性,协同性的学科评价新体系。从2013年起,十年中,我们一直没有停止探索和尝试改变的脚步,一直慢慢而努力地前行着。

淡化结果性评价

•淡化结果性评价,加强过程性评价

       我们改变过去用一张试卷分数评定孩子学业的优劣,而是更多关注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呈现的学习品质的优劣,借以鼓励学生持续性进阶式的学习能力。这种变化体现在学期末的综合素质评价手册上使用变革中。

减少总体性评价

•减少总体性评价,加大项目化评价

       我们尝试打破传统评价理念,除纸笔测试之外,加入综合实践活动,将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由活动组元,形成多元化测评方式,使评价内容立体而丰富。低年级我们将过去的纸笔考试改为游戏展示,取名为“乐考”,并一直延续至今。

00:10

  高年级我们重新设计了多种活动,如语文素养大闯关、演讲、推荐书目、讲故事、课本剧再现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学习热情。

降低单向性评价

•降低教师单向性评价,加大协商式评价。

       过去,评价主体只有教师,现在加入学生的自我评价,同学互评,班级评价等,提高了学生自我总结,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的目的。

控制纸笔性评价

•控制纸笔性评价,加大表现性评价

       纸笔测试对知识的考查有其优势,但却难以测评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大力推广动手操作,用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表现型评价,使学生从试卷堆和题海战术中脱离出来,实现学生的学业轻松,更能给各种能力的同学赋能,提供舞台和机会。

评价和课程结合

•评价和课程结合,用课程推进评价

       将学校特色—好习惯课程与各学科融合,利用评选好习惯奖章和好习惯明星两个平台将学生知识学习和素养学习紧密联系,把评价落实日常学习生活的每一细节中,实现五育并举。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通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更深入地推行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最终把对学生评价由单一的知识评价转向能力评价。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不再沉重而枯燥,教师的潜心育人不再浮于表面而僵化。立德树人,全面发展学生素养才能得以保证。

阅读 3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