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建设】深度教研促引领    公益课程做示范——“李陈娟名师+”“郗晓春学带+”“刘晓芸学带+”研修活动纪实

大荔县城关初中德育处
编辑于2023-10-15
阅读 255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山明水静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为充分发挥名师学带的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也为数学教师搭建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10月15日受华商报邀请,“郗晓春学带+”主持人郗晓春老师举行了线上公益直播课,九年级数学《抛物线与三角形面积》。“李陈娟名师+”“郗晓春学带+”“刘晓芸学带+”全体成员及全县九年级学生参与本次课程学习。

  接到华商报邀请任务的第一时间,教研员李陈娟老师和教研组长刘晓芸老师以及郗晓春老师,积极研讨,深度融合进入一线课堂,依据当前学生在学习二次函数的难点问题,确定课题为微专题《抛物线和三角形面积》。

  教研会上,为提高课堂实效性,每位老师各抒己见。就本节课的核心知识点,思维训练点,能力提升点,易混易错点进行了深度挖掘。多举并进,努力打造一节精品课。

  先后进行3次试讲,在备课,讲课等环节进行了修改打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营造更富有魅力的课堂。

  直播课中,以喷泉轨迹、励志性语言的导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课堂环节紧凑,循循善诱,由点的坐标表示线段,进而用点的坐标表示三角形的面积。使学生掌握了不同三角形面积的表示方法。例题以问题串的形式,分散了难点,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好。

  直播过程中,郗晓春老师能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展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大部分同学能紧跟老师节奏,积极发言,在评论区回答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疑问,郗老师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本次网络直播收获满满,同时也留给我们一些思考和努力的方向。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好的教学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只要我们一直学习,不断进取,我们必能找到开启学生智慧的方法,让我们的教学智慧在前行中得以丰富完善,相信我们的学生可以走的更远!

编辑:郗晓春

审核:李陈娟

阅读 255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
简篇-美篇工作版

模板中心 同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