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秋收至 最是别样晒秋时——阳谷县第二实验幼儿园“晒秋”探究性活动

田田向上
阅读 70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背景:

对孩子来说,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变成有趣的游戏活动。在主题“遇见·秋天”中,幼儿与秋天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进行了“落叶之秋”的大讨论、“秋天的果实”、“秋天的颜色”等活动,初步感知秋天树木、花草、农作物以及气候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了解了秋天的主要季节特征。秋天有着很多自己的小秘密,等着孩子们去发现。那俏皮伶俐的孩子们在邂逅这个时节,接下来又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研究目标:

1.培养幼儿合作能力,交流协商的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主动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观察发现、晒秋活动,食物会随着气候的变化发生变化,从而发现晒秋的小秘密。

3.通过晒秋活动,拓宽幼儿对秋天的认识。

4.通过实践操作,丰富生活经验,真切感受到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

准备:

1.晒秋场地

2.秋季相关绘本、调查表

3.生活化材料:各类应季农作物、簸箕等晒秋材料。

来源:

(从何而来?)

秋天发“霉”了

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农作物、果实、蔬菜……数不胜数。前几天,孩子们在幼儿园种植区采摘了许多成熟的蔬菜和水果。

一次双休日回来,孩子们发现前几天采摘的农作物发生了小小的变化:

老师:“红红的海棠果身上有了一块白白的‘毛’,捏起来软软的。地瓜长出芽芽了。”

“苹果肚子里面有好多黑黑的东西……”“它们像是被人欺负了,好可怜呀。”

资源分析:

预设活动:

过程中可能涉及的方式方法、活动策略:

预设活动:

探究一:晒秋.初相遇

探究二:晒秋.初体验

探究三:“再战”晒秋

探究四:晒秋大发现

探究五:品绘.秋味

探究过程:

探究一:晒秋.初相遇

为什么会这样呢?怎样让食物不会坏掉呢?于是一场讨论开始了……

致远:为什么晒干了,食物就不能坏呢?

珞珞:我觉得是因为太阳能把细菌赶跑。妈妈说太阳能晒杀死细菌。还有一种办法可以把这些水果放在冰箱里,也不会坏掉!冰箱会把他们冻死,哈哈!

教师:以前的人没有冰箱,你们知道他们是怎么储存粮食的吗?

泽泽:我知道,我奶奶会把吃不完的菜放进罐子里。把他变成了咸菜!

婷婷:我放假的时候去姥姥家,在马路上看到好多玉米铺在地上晒太阳。

栋栋:我之前看到过有人晒小麦。

琳琳:我奶奶晒过柿子和地瓜,做了地瓜干和柿子饼,可好吃了!

孩子们似懂非懂的解答着各自心中的疑问,我跟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小结:“这个呀,其实叫晒秋!”

洛米:什么是晒秋呢?

问题:什么是“晒秋”呢?

晒秋前,老师和孩子交流“晒秋”这件事。

晗晗:晒秋就是给秋天拍照片,可以拍树叶,还可以拍好看的花!

乖宝:老师,我知道晒秋就是晒秋天!我们在秋天出去晒太阳。

遥遥:就是要把秋天的东西拿来晒晒。好好吃的,好玩的,还有被子,衣服。

迈迈:晒秋就是去草地上晒太阳。可以躺在草地上晒脸,趴在草地上晒背......

教师:“其实,晒秋就是晾晒农作物和果实进行储存的农俗现象。在我们祖国的婺源,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晒秋活动,我们一起欣赏一下吧。”

教师的话:

孩子们的想法千奇百怪,但他们的表达让讲述更加丰富。因为不熟悉“晒秋”风俗,孩子们有更大的空间天马行空,有了更多美好的表达。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能够对于晒秋的体验,收获的喜悦有更为深入的认识。所以,当孩子想再晒一晒时,老师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看完了婺源的晒秋后,孩子们开心的聊开了:

“原来有这么多东西可以晒呀!”

“我也想晒秋!”

“我想晒地瓜。”

“我想晒柿子”

“我最喜欢吃石榴,石榴也能晒吗?”

“我之前跟奶奶在家里晒过小麦!”

“对,那也是晒粮食的一种方式,不过小麦是在夏天成熟的,”

“哦,那我们可以叫晒夏吗?哈哈”

“应该也可以,不过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晒场!”

“小朋友们,现在,秋高气爽,艳阳高照,正是适合收获和晾晒的季节哟”!

……

虽然孩子们很喜欢也很期待,但也有很多小疑惑和解不开的难题!

教师的话: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晒秋,就是一种生活现象,真正体现了通过生活来进行教育。活动起源于生活中的小发现——孩子们发现前几天在幼儿园种植区采摘的农作物发生了变化,有发霉的、有长芽的等等,于是引发了此活动。通过欣赏晒秋活动,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教师也引导幼儿从中提取“晒秋”体验的核心元素,为活动做准备。

我想“晒”

问题:到底晒什么?

蔬菜、花卉、水果、农作物,哪些东西可以晒?带着问题,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回家进行了晒秋大讨论。第二天来到幼儿园,和好朋友一起画一画,选一选,瞧!这些是我们想晒的哟!

教师的话:

根据《3-6岁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小班幼儿在对问题进行解决时,方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对于表格的读写可能相对困难。因此,教师采取了适合幼儿的方法让幼儿进行选择,根据“我想晒的食物绘画表征图”让幼儿与爸爸妈妈讨论的结果进行自主选择,呈现自己想要晒秋的食物,幼儿更易参与和理解。

收集材料

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采摘了他们自己最想晒的食物。瞧,我们收集了这么多的农作物!

大家一起数一数,一共多少种呢?

探究二:晒秋.初体验

问题:这么多粮食、水果食物,要怎么晒呢?

“得把他们放在筐子里,我看电视上就是这样,我家里有那样的筐子,我明天带过来!”

“地瓜需要煮一下,要不晒出来是生的不好吃。”

“柿子、南瓜、花生需要洗一洗,他们还需要剥皮吗?“奶奶跟我说需要剥皮的。”

“为什么要削皮?”

“要不我们把一些柿子削皮,一些不削皮看看吧!”

于是,孩子们保留了一下没有经过处理的柿子、花生、南瓜,想看看不一样的方式晒出来都会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动了起来,瞧!小班就是一个农家乐,孩子们洗柿子、切南瓜、剥豆子、蒸南瓜、去籽儿、串辣椒,玩得不亦乐乎!

蒸煮食物的任务还得交给厨房的漂亮阿姨们!

柿子小分队:

“黄澄澄的柿子挂在枝头,真是太漂亮了。”

“我们把这番美景记录下来吧”

制作柿饼

“啊,软的柿子得轻轻地洗,要不就会捏坏的!”原来洗柿子也是个技术活,哈哈哈,可不能大意!

“我之前在家里帮妈妈削苹果皮,应该跟那个差不多!这个我也会!”

老师们还从家里给我们带来了专用削皮工具刀,看看谁削地皮最干净!

再来看看南瓜组的进展情况:

“闻一闻切开的南瓜什么味道!”

“诶,切好的南瓜圈怎么有的有籽,有的没有呢?”

“胖胖的地方有籽,细的地方没有!”

“对呀,南瓜肚子里有,就和小朋友的肚子一样,食物都在肚子里!”

孩子们看看我,似乎很肯定自己总结出的答案!我也及时对孩子们的自问自答表示了默认和赞同:“哦,对对对,食物一般都藏在肚子里面!”

小小南瓜籽分分钟秒没,连一根南瓜丝都不剩!

切片的高难度动作必须得我们班的高手出马!瞧,有点“强迫症”的小朋友必须得把地瓜片切到最薄,因为老师说:“切的越薄越好晒!”

教师的话: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明确主张把大自然、大社会作为出发点,使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实践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对于小班的孩子们,一些简单的操作,他们都很感兴趣。一次结合实际生活练习的活动,他们自己动手操作,给柿子削皮、剥花生、切南瓜…儿童反复不断地自发练习,习得大、小肌肉的动作及基本的生活技能、样式和程序。孩子们在这些练习中获得一些基本技能、形成一些意愿。

剥花生小插曲:

123...数一数,一共剥了多少个?

“老师,我剥了七个啦!两个红色的,五个白色的!”

“你们怎么剥的,这么快?”

一同去瞧瞧孩子们千奇百怪的大型“社死现场”吧!

用牙齿咬一咬、用小锤头锤一锤、借助积木砸一砸!看来好的方法事半功倍呀!

“啊,不好,用力过大,砸碎了一个!看来用力过大也不行!”

收拾完现场,我们还一同了解了花生宝宝的成长经历。

“原来,花生的生长有点不一样,它的一生都在土里,从小长到大都不会见到阳光!现在终于可以出来晒晒太阳啦!”

在准备晒秋食物的过程中,孩子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削柿子皮好难,剥花生也不简单,不过有大家的帮忙,事情还是能解决的……

和大家一起晒秋真的好开心啊!

教师的话:

孩子们在进行食物处理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对食物进行加工处理。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相互学习,吸取经验,总结方法,是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既培养了幼儿合作能力,交流协商的能力,又提升了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丰富生活经验,体验了生活,真切感受到了农民伯伯的辛苦以及劳动的喜悦,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的发展。

问题:晒秋开始了,这些食物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呢?

“我觉得会越晒越好吃,会变的越来越甜!”“玉米会变成爆米花吗?”

“会不会还是坏掉呢?”......

能看出来,孩子们对自己的做法还是有一些小担心的。

教师的话

探究性课程强调合作研究,教师应尊重幼儿的想法,让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让幼儿亲自去实践中验证。在晒秋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及时肯定和解答孩子们的疑问和猜想,而是给幼儿提供开放的空间,希望他们在动脑思考,实际操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食物装到哪里呢?

“当然要放在筐子里呀。”

孩子们对晒秋的工具没有异议,这得益于孩子们前期对晒秋有了一定的了解。

第二天,我们就从幼儿园工具室拿了簸箕和竹筐。瞧,孩子们小心翼翼的把食物放进筐子里,期待着能晒出甜甜的果实。

为了方便记清楚是自己晒的东西,可爱的孩子们想了个好主意:用画笔记上了自己的学号,这个记号太阳应该晒不掉吧,呵呵!

教师的话:

孩子的想法千奇百怪,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充分创造条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寻找场地问题:

要把它们放在哪里?在什么地方晒比较好呢?

“我觉得把它放在教室的干树枝上比较好,这样靠近窗户有阳光呀!”

“外面的阳光,每次出去玩的时候都刺眼睛,肯定一会就晒好!”

“不行,外面不安全,会被人偷走,万一下雨或者来大风了怎么办?”

于是,两方争吵了起来。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验证孩子们的设想,我们分成了两队!

第二次“我想晒的地方”统计表

场地一:室内

场地二:户外操场

“老师,就放在这里吧,这样跟我们班门口还挺近,而且阳光也特别多,小朋友也不能碰到。”

柿子也“霉”了

没过几天,我们就进入了十一小长假。

假期结束,小朋友们就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自己晒秋的成果。“老师老师~柿子发霉了!”一凡哭着喊道。

“老师老师~山楂、海棠果也发霉了!”看着架子上的东西,孩子们有些伤心!

看着晒秋的“成果”,孩子们陷入了苦恼。于是,我们一起进行了班级大讨论!

睿睿:明明已经把柿子晒出去了,为什么还是会发霉呢?

宁宁:是不是因为我们没照顾好它们?我们放假了,没人管他们了!小朋友讨论着试图找出“晒秋”失败的原因。

源源突然跑到我跟前大声喊道:“我知道什么原因啦!放假的时候下雨了,后面几天都是阴天,是不是把食物都淋坏了?它们没有晒到太阳,所以就发霉了。”

“对啊,晒秋必须要有太阳!”小朋友们决定,找一段天气好一点的时间,再次挑战“晒秋”。

探究三:再战“晒秋”

千盼万盼,终于迎来了太阳公公,孩子们又采摘了许多食物,他们熟练地洗洗、剥皮……我们追着阳光走,这次一定能成功了吧?

啊!又发霉了?小朋友赶紧检查其他食物,发现就只有柿子发霉了。为什么呢?

我拿来了上次发霉的柿子,问道:“这次发霉的柿子和上次发霉的柿子一样吗?”

小朋友们仔细地看了看,思考了一下。“不一样,上次的柿子是整个都发霉了,而这次的柿子只有屁股发霉了。”

“应该是柿子的下面晒不到阳光!把她挂起来就好了!”

第二天,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好多脆柿,这一次,他们给每一个柿子都带上了小绳子,把它们挂了起来。“这次哪个地方都能晒到了!”

系绳子这个活还是有些困难的,老师一起来帮忙!

过了几天,柿子没有发霉,捏起来扁扁的。

晒秋成功了!看着晒秋满满的成果,小朋友们开心极了。

教师的话:

当突发情况来临时,孩子们能主动地尝试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在老师的帮助和分析第一次、第二次晒秋情况后,得出了食物发霉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进行了调整。有了第一次晒秋失败的经验之后,孩子们在第二次晒秋的时候,会对各个因素有更多的思考。虽然遇到了多次的困难,但是孩子们对晒秋从未放弃,集合团队的智慧,分析问题—探寻方法—解决问题,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感受到了认真做好一件事情的满足感!

探究四:晒秋大发现

记录*每日小变化

切成片或块的食物宝宝们,每天都会发生一点小变化。

我们发现,小朋友衣服穿得越来越多,晒秋的食物却越来越少。你们知道食物都哪去了吗?哈哈哈,都藏在我们的肚肚了呢!

每天我们都会去观察晒品的变化,尝试着画一画,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发现,把它们的颜色变化、大小变化、历经日程和发生的小插曲都记录下来,这可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场户外写生哦!

发现一:“阳光的力量真的好大,它是细菌的天敌,能把细菌赶走。”

发现二:老师,我发现南瓜圈越来越小了,我就是这样比着画的,你看!

有些食物会随着日晒的时间越来越小

发现三:这是我画的毛毛虫吃掉了我们晒的东西,他也很喜欢吃!

发现四:柿子上长满了很多的小毛毛,这是变坏了,但是我们把他的皮剥下来再晒就会晒成柿子干了,石榴好像不适合晒,要不好喝的甜甜的石榴汁就被晒没了!

发现五:发现原来在不同的时间点,阳光的光线是会变化的。

发现六:晒的地瓜干实在是太好了,都粘在筐子上拿不下来了,没办法,只能这样吃!看来,晒的时间也不能太长,要不太硬了咬不动,硌的牙疼!

再来比较一下两个场地的变化吧!这一次,户外的食物都没有变坏,室内的食物基本都坏掉了。针对食物的情况,我们和老师一起总结了经验。

发现七:“阳光充足的地方比阳光少的地方晒的东西更好吃!”

发现八:哪些食物需要剥皮,哪些不需要。

探究五:品尝.秋味

问题:晒了这么多东西,我们可以把这些食物做成什么呢?

品尝美食:

晓蓓:水稻把壳剥下来,里面就是米粒,我们可以把它煮粥喝!大枣可以切成片放在稀饭里面。

甲兴:晒干的柿子把它压一压,就是柿饼了。

孩子们:地瓜干可以直接吃!山楂干可以泡茶喝!

“老师,我的橘子水酸酸甜甜的味道!”

“需要等一等才行,要不没有味道!”

“是苦瓜的味道!”

“水变色了,是口香糖的味道!”

“柿饼和地瓜干好好吃~”

对呀, 食物经过了晾晒,可以储存更久,味道也更香醇。果干和菊花可以泡茶,蔬菜干或可直接食用或可煮炖菜肴。

教师的话:

在晒秋收尾阶段,孩子们将自己的晒秋作品充分利用,在动手操作中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

晒晒我自己

我们的果蔬、农作物晒秋就告一段落了,而在一个有阳光的午后,孩子们到户外活动时,小朋友们突然说:“老师,晒秋可以晒我们吗?这样我们是不是就不会生病了呀!?”

“一起来晒晒小脚丫,还有晒晒鞋子,暖暖的,好舒服!”

“来晒晒衣服吧!被子,书本都能晒呀!哈哈哈”

孩子们的小脑袋瓜总是装着许多让你意想不到的奇奇怪怪、可可爱爱。

忙忙碌碌的晒秋活动落下了帷幕。孩子们晒出了丰硕的食材,晒出了秋日的绚烂,也晒出了童真和稚趣。同时,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劳动的乐趣,感受秋收的喜悦,用自己的方式与秋天来了一场美丽邂逅。

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热爱这片土地馈赠我们的食物,我们晒鲜果、晒谷物、晒鲜花,更要晒的是我们对大自然的爱与感谢!   

每个季节都富有独特的意义, 只要我们去留意去感受, 就会发现不朽的文明,始终散发着迷人的魅力。让教育回归自然,让孩子在自然中感悟、成长!

晒秋,是孩子们体验秋日情趣的终点吗?我们的回答:当然不是!

因为——教育没有终点,

有的是一个个起点,            

在起点上,我们和孩子一起 

不断发现,不断成长 ……

阅读 70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