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老师都会有同样的困惑:同样的老师和内容,为什么有的孩子能考满分,有的孩子却在及格线徘徊?有的孩子一听就会,而有的孩子虽然很努力但就是学不会,是因为学生智商不够高吗?是因为自己的教学存在很大问题?还是因为学习时间不够久吗?10月10日下午,听了我校心理健康贺老师的讲座让我们明白,其实,孩子们的智商水平大致是相同的,分数和学习时长也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而真正影响孩子学习的另有其因。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有的孩子靠看,有的孩子靠听,有的孩子靠动手操作,原来这是由人的行为模式决定的,即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动觉型。
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适合考试的人占比不足20%,大部分的人是适合练习之后,能差不多考好。但是还有一部分就是完全不适合考试。脑的区分,视觉脑,听觉脑,动觉脑。区分上有关联,不代表哪类人就容易成才。实际上,考试能力是孩子千百种能力当中的一种。
通过对人脑发育的构造了解,才明白学生发育发展情况,了解儿童对应年龄段的思维,从而明白人的智力发育分为四个阶段:
感觉运动期(0——2岁):儿童通过感觉和动作来认识世界。
前运思期(2——7岁):儿童开始从表象思维向运演思维过渡,具有象征性和直觉性。
具体运思期(7——11岁):儿童开始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具有符号性和组织性。
形式运思期(10——12岁):儿童开始接近成年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设定和检验假设,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思维活动。
所以依据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学设计,才能有的放失,不能揠苗助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神经发育是指个体神经系统从胚胎发育到成熟的过程,涉及到神经细胞的生成、迁移、分化和突触连接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压力、紧张、不安全感会损害大脑发展,导致对神经细胞造成伤害的激素过量释放,这种激素会像酸液一样流遍整个大脑,阻碍突触联系的生长,导致脑部皮层(负责情绪、依恋的区域)和边缘系统区域受损。可能会给大脑的结构和机能留下除不掉的印迹,形成消极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并持续终身。所以有的学生表现出迟缓、呆板、无趣等现象,是因为突触很少,了解了这些知识,我们就会理解学生的一些行为。
大家在一起学习,成长,进步!以更专业、更有爱、更激情的状态,投入到教育这份伟大的事业中!
孩子的表现与家庭关系:
孩子表现自卑懦弱
对应的是:父母太过苛求孩子(干涉型家庭教育结果)。
孩子表现出喜欢暴力。
对应的是:有一个喜欢打骂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教育结果)。
孩子表现胆小害羞。
对应的是:父母可能会苛求孩子(干涉型家庭教育结果)。
孩子表现出不善良。
对应的是:父母可能有缺乏同情心的情况(暴力型家庭教育结果)。
孩子表现不懂是非。
对应的是:有一个专制、喜欢替孩子做决
定的家长,或是一个不明事理的家长(干涉型家庭或溺爱型家庭结果)。
孩子表现出小心眼。
对应的是:缺乏宽容的家庭环境,指责是这个家庭的主基调(干涉型家庭结果)。
孩子表现不上进。
对应的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或父母对自己要求过低(干涉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孩子表现懒惰。
对应的是:父母替孩子做得太多(干涉型家庭或溺爱型家庭)。
孩子喜欢埋怨。
对应的是:家长有负面思维(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
孩子表现脾气暴躁。
对应的是:家长脾气不好,习惯通过发火这种不良方式与人沟通(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
孩子表现出自以为是。
对应的是:父母溺爱的结果(溺爱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孩子表现出不会关心人。
对应的是:父母宠爱过度,不让孩子表现(溺爱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孩子表现出不快乐,整天板着脸。
对应的是:夫妻不和或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干涉型家庭、暴力型家庭或放任型家庭)。
孩孑表现出敏感多疑。
对应的是:家庭不包容,缺乏温暖(干涉型家庭或暴力型家庭)
孩子表现出不爱学习。
对应的是:家长不爱学习或者不认为学习有多重要(干涉型家庭、暴力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或无文化型家庭)。
孩子表现得冷酷。
对应的是:必然有一个放任不管或喜欢暴力的家长(放任型、暴力型家庭的结果)。
孩子表现得孤僻自私。
对应的是:必然有一个溺爱的父母(溺爱型家庭)。
孩子学习上有不同的表现,做为教师要更多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因材施教,教学活动因人而异。
做自己的主人,学会和自己和解。
通过此次培训活动,作为教师要了解影响孩子学习的真正因素,对待学生要多肯定,学会欣赏,对待自己要慢慢来。对于家长来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方法,不在于您为TA积攒的物质财富多么丰厚,更不是提倡"鸡娃式"的拔苗助长,而是您为TA搭建的温馨家庭,避风港湾。
编辑:马玉英
初审:马玉英
复审:秦国秀
终审:刘长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