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的研究课——《全球气候变化与国际安全》

lym
创建于2023-10-12
阅读 24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2023年5月20日,《高中地理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成员进行了教研活动,集体研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本课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因此,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和家国情怀培养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区域认知:结合材料、区域图,认识碳排放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2.综合思维:结合碳循环示意图、温室效应原理图,理解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关系,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以及采取的措施。

3.人地协调观:能够从环境安全的角度,理解碳排放对环境的重要影响,增强国际碳减排合作意识,建立人地和谐的发展观。

4.地理实践力:结合所学知识,认识碳排放、碳减排的日常行为,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6月8日,路依明老师在高二6班开展了《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小课题研究课。路老师以珠峰山顶积雪消融引学生入境,激发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思考。

    学生根据“全球气温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讨论: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根据学生分析《计划举国搬迁的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案例,归纳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图瓦卢国家安全的影响,并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思考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课后评议

课题组的闫一鑫老师认为,本节课教学内容丰富,富有逻辑,层次分明;课堂上教学时间分配合理,重点知识和技能通过情景创设,并有相应的练习进行巩固和强化,本节课从珠穆朗玛峰冰川消融展开,并通过教师设置的相关探究环节,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全程渗透家国情怀思想,体现了教学目标和研究目标。

张铭洁老师认为:本节课在老师讲解并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讨论→老师点评→讲解新知识点并提出问题中完成,目标明确且整个过程十分流畅,并且通过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展开,逐渐升华到我国国家安全,体现了家国情怀培养的研究目标。

    教学,是技术,也是艺术。此次研究活动使课题组成员都有很大的收获。让我们在无限回味与深刻思索中继续前行。

阅读 2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