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停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听课共交流,评课促成长——文昌市实验中学持续推动集团化办学(语文组)

创建于2023-10-12 阅读203

暮云收夏色,万物悦秋声。为了形成校与校互帮、互学、互助的良好教学氛围。10月11日,我校语文组陈超、陈明虎、尤宝乐、徐起四位老师去冯平学校听课观摩。

教师授课

林香岑老师执教七年级《荷叶·母亲》,教学设计符合散文诗文体特点,以品析为主,以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为基础,课前与学生的沟通较好,刚开始课堂上敢于主动发言的同学虽不多,但对于回答问题的同学,老师能关注到学生读错音,并及时地予以鼓励。

符兴桂老师执教八年级《藤野先生》,作为一篇几代人都学过的文章,自然是经典中的经典。她把这堂课要解决的问题定位在对藤野先生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上,设计很准确,这堂课有很多的地方可圈可点,对学生很耐心,教态自然。

评课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左右为师。课后,我校语文教师围绕此次教研活动开展研讨。两位授课老师都谈了本堂课的设计流程和教学反思。点评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思考、听课收获,各抒己见,各自交谈了对本节课的看法,并提出意见。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陈明虎老师提出的建议是:一是语文朗读应该提示学生有意识地的注意语速、语调,再结合对课文的初步理解朗读一遍,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走进文本。二是课文的品析应指导学生从炼字用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写作手法等方面品析课文,也可采取替换式,让学生感受本文典雅优美的意境,使学生深入文本。

尤老师谈了自己听课的感悟:林香岑老师,在导入时解释了散文的文体知识,在朗读时也引导学生如何去概括文章内容,整堂课呈现出读、赏、练三者的结合,是非常值得新教师去学习的。

符兴桂老师上的《藤野先生》在板书环节,让学生参与进来,师生共同完成板书,是一个新教师可以去学习,去尝试的亮点。

徐起老师谈了自己的收获:来到冯平学校收获颇多,两位老师的课堂上展现了很多亮点,林香岑老师上课能充分调动课堂氛围。以填表的形式探讨“文中三次写看红莲,红莲的样子、环境以及心情是怎样的?”这一问题。简洁明了,结合七年学生的学情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问。

符兴桂老师走到学生中间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并且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巩固学习过的知识,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新老师学习。

陈超组长结合两位老师的课堂也提出了教学建议:一是教学设计要追求主线清晰,重点突出。设计要敢于舍弃,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课一得。二是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不能大包大揽,整个教室回荡的不能只是老师的声音。教师要敢于放手。

最后陈超组长还简要介绍了我校语文组于这个学期启动的课堂改革情况,推进课堂改革就是要努力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变,突显以学生的主体的课堂教学。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语文教学好比是无涯之海,而行者无疆,唯有积跬步,方能致远。

阅读 2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