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为加强校内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023年10月13日,甲子中学高一地理组陈幼梅老师于高一(1)班,开展《大气热力环流》公开课。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8c11cd24275447db478708c1c42c4e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3f384f91bf48a9bb7584d6dafcbd56.png)
在新课讲授的过程中,陈老师运用讲授法、探究法和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重在帮助学生从生活现象中感悟地理的魅力,以生活现象为抓手,多媒体手段为载体,帮助学生将抽象的原理知识生活化,简单化。陈老师的授课既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又贴近生活实际,兼顾课堂的逻辑性和生活性,语言抑扬顿挫,与学生互动自然。
上课伊始陈老师以“海边拍照应该面朝大海还是背朝大海”引入课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大气热力环流。
在讲授热力环流原理时,陈老师通过精心的版图以及课件设计,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可视化,使学生能轻松的理解气压变化,并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一起归纳热力环流的思维链,帮助学生将知识逻辑化、体系化。
陈老师重视讲授“生活中的地理”,践行“教有用的地理知识”的教学理念,在进行原理讲授之后,陈老师通过“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三个探究实验,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迁移运用,这三个探究遵循由易到难的设计原则,满足了不同学力水平学生的发展要求,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以当堂检测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课堂中。
课后,科组的老师们纷纷对陈老师的课堂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的建议。
陈老师在教授《大气热力环流》课程时,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作出了回应,将重点放在了启发式教学、情境创设等方面。同时,陈老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迁移与构建,让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不断给予学生能够跨得上去的台阶,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并逐步实现思维的进阶。
这堂课陈老师教的畅快,学生学得简单轻松,同事听得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