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廉洁文化,共建廉洁校园——天鹅洲开发区小学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纪实

祖国的一块砖
创建于2023-10-12
阅读 16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廉是学校的底色,也是践行美好教育的必然要求。为了助力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助力学校形成浓郁的“敬廉崇洁”的良好氛围,天鹅洲开发区小学特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厚植廉洁文化沃土,让廉洁之花开满校园。

“清风进校园 廉洁伴我行”,写一封廉洁家书

  为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培养学生的廉洁意识,班主任组织学生写一封廉洁家书,从正面引导学生知廉、敬廉、守廉、行廉。

廉洁文化进课堂,清风正气满校园

  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班会,中分别就清廉校园建设内涵、意义展开讲解,通过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清廉校园建设入脑。

以廉为笔,绘出清风正气

以洁为墨,书写道德篇章

  通过开展“清廉校园”建设活动,学校初步形成了廉洁的良好风尚,廉洁、诚信等良好的道德意识深深植根于广大师生的头脑中,并且辐射、影响到学生家长。

  廉洁人物故事——公孙仪不受鱼

  公孙仪,春秋时期鲁国人,官至鲁国宰相。因为清正廉洁而不收礼物、遵纪守法被流传后世。公孙仪特别喜欢吃鱼,全国的人们都争着送鱼给他,但均被拒之门外。他的弟子们劝说:“你既然喜欢吃鱼,就该收下人们送来的鱼,为什么不接受呢?”公孙仪深刻地分析到:公孙仪休语重心长地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弟子们恍然大悟:“老师,您说的对,今后我们一定照着您的样子去做。”公孙仪拒收鱼,寓意着做官清廉,坚守初心。这种做法体现了廉洁从政的高尚品格,也弘扬了正义的力量。同时,也告诫我们要维护自己的原则和良心,建立真实、道义、成就自己的价值观。作为一种道德品质,廉洁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同时更是为官从政者的第一要务。

廉洁人物故事——子罕不受玉

  子罕,春秋时期宋国人,宋国贤臣,位列六卿。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子罕,子罕却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它拿给雕琢玉器的人看,雕玉的人认为这是宝物,所以小人才敢将此玉献给您。”子罕跟这个人说:“我以‘不贪’这个品德为宝,而你以这块玉为宝,你要是把这块玉给了我,那我们就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了,不如各自继续拥有自己的宝物吧。”献玉的人行礼后说:“小人身怀此玉,不敢外出,我交出这块宝玉来,就能免于一死。”子罕听后,便让雕琢玉器的人把这块玉雕琢好,替他变卖使这个人富裕后才让他回到家里。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阐述的道义为:对不属于自己的财物,置身于事外,不为所动,更不去追求。子罕不仅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和私心,坚持操守,守住本色,不为诱惑所动,凸显了他清正廉洁的品质。在社会发展中,我们应把严于律己、不贪污受贿的正派作风视为珍宝,保持廉洁之心,坚守本心。认真学习大学生廉洁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廉政思想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坚决抵御腐败落后的思想,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郁氛围,使清风正气得到弘扬、崇德尚廉蔚然成风。

  通过本次廉洁主题教育活动,使清正廉洁之魂,真正融入全校师生心中;使清正廉洁之根,真正在全校师生心中发芽。

阅读 16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