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10月11日下午第二、三节课,高二语文组开展了高年级语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
本次“同课异构”的授课内容为选择性必修上册《五石之瓠》,青年优秀教师周霏老师和新教师罗兰老师同上一篇课文,为大家呈现了和而不同的公开课。
“同课”巧设计,“异构”显匠心。
首先是本学期新入职的罗兰老师为我们展示她所讲授的《五石之瓠》。这堂课是本文第二节课,罗老师提到第一节课已梳理讲解字词,把握重要内容,因此本节课她的重点是拓展延伸庄子学说与思想,挖掘“无用之用”的深度。
罗兰老师的课教学设计上循序渐进,由课内到课外。先是以庄子栎社树“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瞒,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的故事导入,引发学生对材与不材的思考,以此过渡到对庄子与惠子对五石之瓠不同理解的深层含义。接着让两名学生上台完成文中两则故事两种人的处理方式,为后面小结惠子和庄子不同的价值取向做铺垫。然后又链接拓展了《逍遥游》中蜩与学鸠、大鹏不同的志向引出小大之辩、无用有用之辩,最后又以莫言的名句来启发学生思考“文学”的价值。
周霏老师的教学设计也遵循了循序渐进的特点,符合大单元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物质时代人们普遍容易焦虑浮躁的现象来导入,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走入庄子,领会《五石之瓠》中“无用方为大用”的哲学思想,且立足提升学生深层解读文本的能力,通过两名学生分别饰演惠子、庄子进行对话的演绎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循循善诱,由浅入深,完成“有用”到“无用之用”的迭代升级。最后为检验学生课堂效果,以《逍遥游》为拓展文本,让学生结合文本阐述自己看法。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学生参与度很高。
评课促成长,课后重反思
不拘形式传薪火,有一说一促成长。 一堂公开课的背后,是示课人一个月甚至几个月的费心琢磨,也有希望得到方家指点、同仁肯定的期盼。本着提升教学水平和提高评价效率的宗旨,我们评课也要朝着规范化、高效化前进。根据年级意见,评课要落实到人,具体到某一层面,不能泛泛而谈,客观公正地评价,要相信老师们的进步速度,不要一味唱好,要指出不足,并可以提出自己的处理方法,鼓励不同看法,帮助大家反思。鉴于语文组是个大家庭,两节课后留给我们的评课时间也不多,因此我们借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基本功、问题设置五个角度,将示课人以外的所有老师分成五个小组,进行针对性地评价,既发现了课堂上的亮点,也指出了课堂上的不足。
罗兰老师的这堂课内容丰富,前后涉及了三篇文言文,这样的联读课还是很有难度的,即便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教师处理起来也难说游刃有余,对学生要求比较高,因此这堂课上有一些遗憾也在所难免了。
集体评课后两位老师孜孜以求,再分别向语文组里博学多闻的两位泰斗老师请教,对两位老师的专业成长提出了高要求,并期待他们在日后的教学中更加砥砺前行,切磋琢磨。课堂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好的教育总有它不足的地方,须待一步步改进优化。
金秋风景如画,十月天高云淡,往日的遗憾,秋风会补给你。复旦附中特级教师王希明老师提倡“幸福语文”, 语文教学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从传统文化中汲养精神,从万千自然中获得力量,找到我们的精神世界与心灵安放之处,都是不可或缺的纯净的方式。
本次公开课听课评课活动为青年老师指明了语文教学的方向,创新了新的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课堂,为持续提升专业水平蓄力。正所谓:“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千人之众无绝粮,万人之群无废功。”唯有日拱一卒,坚持不懈,教研之花,必将灿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