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和要求,提高语文学科教师教学能力,2023年10月11日上午,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黄新清特级教师、名师工作室及南宁市小学语文中心组全体成员在南宁市翠竹实验学校开展了“基于新课标的单元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主题教研成果与展示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两个环节,首先,分别由六个小组的教师团队围绕新课标的理念,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展示了他们在单元教学过程设计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第一组教师团队展示的了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坐井观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单元为单位,整合相关知识点,构建有层次、有逻辑的教学体系。同时,他们还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创编故事等,并渗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组教师团队以“统整活动搭支架,说清楚到写明白”为主题,展示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教学设计。整个单元基于新课标的理念和任务群的思想,从整体研读、学情分析、设计主题、单元架构四个方面展开,找准学生语文要素的落脚点和学生读写的生长点,学习的兴奋点和语用的兴奋点,推进读写结合,形成“说清楚”到“写明白”这一过程。
第三组教师团队围绕“任务驱动——整体构建《美丽的小兴安岭》中年级阅读”进行教学研讨。在展示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以真实的活动为统领,通过不断调整活动的难度,或增加完成活动的基本要素,促使学生高质量地解决问题,并外化为高品位的言语表达。通过设置任务式的活动形成学习的“目标性支架”,通过任务促使学生变“学教材”为“用教材”,最终在真实的情境中展现出历练之后的更高水平发展,学生的思维与语言实现了“看得见”的生长。
第四组教师团队展示了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麻雀》,聚焦“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紧扣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故事因果我来理”、“用心品读我感受”、“多重感官我会写”三个学习活动,抓住课文中描写“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这一方法,落实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让学生能够在学习活动设计中大展身手。
第五组教师团队以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例,进行“单元整体视阈下,批注式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分享。该小组教师根据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一集新课标的要求,提炼出本单元核心知识为“在批注中体会人物的心情”,单元内容给学生搭建了语言实践的思维支架,层层递进,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心情,学用批注。第五组的老师们选择《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作为现场模拟试讲课例,在短短的十五分钟里生动形象地借助批注和描写作者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说出作者的心情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批注。
第六组教师团队分享的主题是“单元统整,开展思辨性阅读实践的探究——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通过整合单元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找不同”、“找联系”和“找相似”,联结相关文本,帮助学生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本设计突出思维方法的总结和训练,更能体现“授之以渔”的思想。在模拟试讲《坐井观天》中,老师引导学生将文本阅读与自主探究结合起来,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联系生活等方式体会青蛙与小鸟的对话,领悟故事的道理,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最后,引导孩子续编青蛙和小鸟的故事,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六个小组团队进行了精彩的分享之后,在场的教师们针对课程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共同寻求解决方案。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推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黄新清老师也对各组的分享进行了互动点评,并引发教师们基于单元整体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作业设计、学业评价进行深度思考,尤其阐述了单元教学过程要灵活整合单元板块内容,使各板块间彼此关联,指向学生真实需求,加强知识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
此次小学语文单元教学过程设计、课程与实施主题教研活动不仅展示了教师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所取得的教研成果,也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相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将会关注并践行新课标的理念,提升语文学科教学能力及课堂教学品质
审核|颜斐
文字|梁正声、谢小玲、李娜
图片|李培生、唐思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