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盈思想,丰厚底蕴。 每日悦读,每周分享;提升素养,见证成长。
为了深入理解和探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内容精髓,把握教材方向,让核心素养在优效课堂中生根,玉小教师精心打造“丰盈思想 丰厚底蕴”之“潜心研读新课标,教研相融促成长”读书分享活动,坚持每日阅读、每周分享,致力于建设书香校园,推动学校内涵发展。
潜心研读
——研读课标篇
“聚焦核心素养,面向未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课程理念
1. 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应使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形成和发展面向未来社会和个人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学段发展水平不同,是制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
课程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校心素养为导向,进一步强调学生获得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简称 “四基”),发展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
数学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
课程内容选择。保持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体现数学学科特征;关注数学学科发展前沿与数学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反映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课程内容组织。重点是对内容进行结构化整合,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重视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数学内容的直观表述,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呈现。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适当考虑跨学科主题学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适当采取螺旋式的方式,适当体现选择性,逐渐拓展和加深课程内容,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
3.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的学习应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逐步形成核心素养.
4. 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5. 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合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设计生动的教学活动,促进数学教学方式方法的变革。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创设合理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升学生的探究热情,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研相融
——钻研教材篇
在《亿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时,为了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我们通过情景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利用文本,让学生们了解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并说说生活中见到过的大数,让同学们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让同学们具体感知一万、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课堂风采
——展现风采篇
与十万相比,一亿是个很大的数 ,学生不容易感受到。因此,让学生在 1分钟的时间内画点,并估算画一亿个点需要多长时间, 引导学生感受一亿的大小。
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孩子们用心去体验感受、理解,在经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从而形成数学情感,具备了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成长感悟
——反思教学篇
在认数过程中通过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亿以内数的大小,发展数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获得解決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发展学生解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通过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
策划: 何国荣名师工作室
编辑:赵 璐 黄沛瑶
审核:舒辉萍 王 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