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动态】教无涯,研不止——基于“双减”背景下的语文研讨活动纪实(二)

用户421917
创建于2023-10-11
阅读 59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打造高效课堂,实现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不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给老师们搭建互动交流,探讨、展示教师自我风采的舞台,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启了本学期第二次语文教研活动。10月11日语文教师张依萍携手四年(3)班的同学给大家带来了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小组集备

  9月25日,四年级语文教师在备课组长的带领下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张依萍老师分享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学思路,同年段老师们反复讨论,共同精心备课。

年段磨课

  张依萍老师于10月9日在四年(1)班进行磨课,课后交流探讨,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及多媒体设备,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环节中。

校级展示

  整节课,张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落实三维目标,步步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钻研文本。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用眼看、倾耳听、动脑想、开口读,调动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集中评议

  课堂展示后,小学语文组的老师们进行集体评课、议课。老师们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小结,这让每位教师都受益匪浅。

  水本无华,相撞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即是教研的意义所在。相信在以后的语文教研活动中,会涌现出更多的精彩课堂,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全体语文老师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个人反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时主要是要求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这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

        1.课堂具有完整性。导入课文时,从解释课题开始,到最后结束时,仍能回归课题,在进一步理解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含义,让学生们读,让学生对整篇课文又有了新的认识。整堂课能从课题始,从课题终,十分具有完整性。

         2.注重方法的迁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的学习也不仅仅是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是方法的学习,张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利用学习单向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要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这样能让学生在这堂课上学到知识,以后在没有老师或者独自读书时也能够自己完成,完成方法的迁移。

编辑:李    倩

排版:王菊秀

初审:丁绍莲

终审:黄雅玲

阅读 59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