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涯,学无境。10月11日,在曾玲老师的带领下,11位小学语文新教师走进了外国语实验小学,开启了第一次跟岗研修培训,其中4位新教师进行了诊断课展示。
课堂实践
上午第一节课,龙弄潮老师在一年级(1)班执教《j q x》。课堂上龙老师通过情境图引导孩子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图意,注重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龙老师精准把握本课教学难点,在学习声母“ q”之后,对比辨析了“p”和“q”。为加深记忆,龙老师引导孩子通过手势比划字母“j q x”的形状,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龙老师的整个课堂思路清晰、设计巧妙、教法灵活、效果出色。
第二节课,由张竞文老师在一年级(2)班执教《j q x》。张老师人美声甜,创设一个个生动的教学情境引领孩子走进课堂。整节课内容设计非常巧妙,灵活的教学方法一步一步引领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掌握知识,促进了孩子们思维的发展。整节课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孩子们学得非常开心,教学效果显著。
第三节课由艾巧老师带领一年级(3)班的孩子,进行《g k h》的学习。艾老师充满激情,为巩固拼读,艾老师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拼读形式,事半功倍。其中儿歌“9字弯腰g g g”生动形象,朗朗上口,孩子们学得很带劲,并牢牢记住了这些简单易懂的儿歌。
最后一节诊断课是钟瑞琪老师在一年级(4)班执教的《j q x》。钟老师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以孩子们喜欢的喜羊羊为导游,带领孩子们一同去拼音王国学习,过渡语自然有趣。值得一提的是,在区别易错字母时,钟老师用简笔画的板书,引导孩子们回忆“b p d q”的形状,形象直观,突破了教学难点。
精彩交流
四节精彩的课例展示让大家沉浸其中、回味无穷。下午,新教师们围绕上午听课的内容展开了交流与分享。
大家各抒己见、从不同的维度评课。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新教师们教中研,研中学,现场气氛特别热烈。
曾老师肯定了大家的优点,同时也针对几位新教师在课堂上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进一步强调:“一堂好课源于一堂好的教学设计”,新教师要学会精准把握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明确一堂课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应该“学什么”,“怎样学”;可以设计哪些课堂活动,并通过哪些有效的教学行为,引导孩子们一步一步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曾老师的评课,给新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有效的教学方法,让新教师们醍醐灌顶,受益颇多。
除此之外,曾玲老师还征集了新教师的培训需求,大家踊跃提出需求,如特殊学生的管理、课堂能力的把控、孩子专注力的提升、家校如何沟通等等。曾老师积极分享了生动的例子,为新教师们答疑解惑。曾老师的分享是一扇窗,让新教师们窥见了赏心悦目的教研世界;于心灵处也是一次刻骨铭心的洗礼,让新教师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前行的方向。
会后,曾老师给每一位新教师送上了一本崭新的书籍,有《朗读手册》《第56号教室的奇迹》《正面管教》《夏山学校》等等,希望老师们能够多读书,做有思想、有情怀、有深度的教育者。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导入时引导他们慢慢说出一句完整的话,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上课流程安排合理,氛围和谐、轻松、愉悦。亮点之处在于让学生辨析q和p。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可多抽学生个别读,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后半节课可多用小组读或男女生读等方式。在示范书写时,写的位置一定要高过头顶,保证让每一个同学都能看到老师的示范,并引导孩子进行书空练习。评价方式多样化,可以给学生小红花或小红旗的奖励。
——龙弄潮
1.教学是情感的表达,说话要抑扬顿挫,语速适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可以让学生试着用完整的话语描述画面,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
3.在开小火车的教学活动中,遇到不会读的小朋友,要当堂纠正,不要忽略。
4.在课堂的后20分钟,学生专注力不够时,要用多种方式组织教学。读的形式,也可多用男女生分开读,小组比赛读等。
——张竞文
1.要做会放手的老师。在教学gkh这一课中,我把gkh和aeu组成的音节的四个声调,每一个都教孩子,让孩子拼读,生怕孩子变了音调就不会读。但其实这些事情复习课的时候也可以做,没有更高效的利用课堂,。
2.教师语言不够精炼。在课堂中,我多次运用了一些口头禅,这在教学当中是非常不好的。
3.纪律好了再开始上课。刚打上课铃,我应该让孩子们静息好了再开始,做到让孩子收心,而不应该为赶进度就直接开始课堂教学。
——艾巧
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先决条件,也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今天课堂上因为备课不充分导致后半节课教学拖沓、教学卡顿不连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明显下降。今天深刻体会到课前的认真准备是教师把控好课堂的基础。
本堂课教学内容是jqx, 一年级的孩子学习拼音,读准声调是个难题,而手势的运用可以帮助孩子读准音调。上课时和学生面对面用手示范时没有镜面示范,导致很多孩子跟着比划错误,课堂上类似的很多细节问题还需要多思考。
——钟瑞琪
行而不辍,研学不止,秉承初心,力行致远。本次跟岗研修活动深研讨、聚智慧、赋动能,让新教师们携教书育人之初心,在实践中提升,在反思中快速成长,共结友谊,共同提高。
为者常成,行者将至。 思维的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再次坚定了新教师们行则将至的决心。
总编:李诗星
审稿:汪中媛 曾玲
素材:廖萝雪
撰稿:余佳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