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落实“双新”工作聚焦新型课堂的有效途径。音乐科组在学校的支持和指导下,开展了“合唱”“葫芦丝演奏”“形体”三门校本课程。10月10日周二下午,如期开展。音乐学科校本课程力求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拓展课程,全面提升学生素养。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高度统一与协调,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合唱课程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从单一歌唱形式融入团队合唱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葫芦丝演奏课程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吹,感受手、口、心、脑同时运用,提高学生手指协调性,学会演奏中气息的运用。提升学生综合协调能力。
高一校本科程《合唱——美妙的和声》在刘晓楠老师有序的组织下、生动的教学中顺利开展。选修该课程的学生,都是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歌唱,合唱有些强烈的学习愿望的。基于此,刘晓楠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专业到位的讲解、示范,让学生走进音乐,体验歌唱,积极的参与体验。
本节课中,刘晓楠老师结合亲身示范,诠释了发声的状态,引导同学们运科学的发声方法进行发声,讲话交流、诵读、歌唱、讲演,发声的场景都要注意发生的状态、体态,以及养成良好的用声习惯、保护嗓音的方法。本节课中,就古诗词《将进酒》进行编创,演绎出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又在刘晓楠老师的范唱伴奏下,共同回顾了学堂乐歌《送别》。同学们在合唱课中有不同程度的收获,真正达成减压放松、愉悦身心,审美素养提升的目的。
葫芦丝演奏课,由李隽、魏孟孟两位老师进行授课。葫芦丝又称“葫芦箫”,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由中原的“笙”逐渐演进、改造而来。葫芦丝演奏技法易于上手,音色舒适、柔美,很适合大众学生演奏的一种快速普及性民族乐器。本节课介绍葫芦丝构造、保养以及演奏技法。让学生感受试吹“do”音,感受气息在乐器中的演奏。
李老师讲述演奏葫芦丝中运用到的乐理知识。从简谱到五线谱,从节奏到节拍,让学生对乐谱进行识谱训练。
魏老师对学生演奏手型进行调整。
在学生中有一位在小学和初中学习过葫芦丝的同学,由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进行现场演奏一个段落。引起学生很大兴趣。更加跃跃欲试想要继续学习的兴趣。整节课堂氛围非常好,既让学生接触学习民族乐器,又学习传统音乐文化,对提升文化理解和传承传统民族音乐垫定了基础。
美篇编辑:魏孟孟
美篇审核:刘晓楠
摄影:刘晓楠 魏孟孟 李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