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农业技术对我国农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尤其在化肥方面,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过量使用化肥会引起土壤板结、有益微生物菌群减少、土壤有机质流失等各种问题,进而导致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逐年下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开始大力倡导发展绿色农业,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如何选择微生物菌剂
微生物菌肥,又称生物肥、菌剂,菌肥等,因其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而被广泛应用在农业种植中。此外,微生物菌肥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迅速繁殖,能够增加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有效预防土传疾病等。
菌肥的具体类型
微生物菌肥根据所含微生物种类,大致可分为以下4种,细菌肥料、防菌肥料(如抗生素类)、真菌肥料(如根部真菌)、固氮肥料等。根据微生物菌肥的功能可将其分为,具有氮固定功能的细菌肥料,具有分解土壤有机质功能的细菌肥料,具有分解土壤不溶性矿物功能的细菌肥料,作物是利用土壤养分的细菌肥料,具有抵抗疾病、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防治病虫害功能的细菌肥料等等。
微生物菌肥是一类含有生命活力的微生物活菌制剂,具有固氮、解磷或解钾,促进作物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功能。微生物肥料,能有效恢复地力,降低土壤板结,提高土壤肥力,增强作物抗逆性,增加土壤中有效养分。微生物能够分泌生长类物质,从而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逆性。这是生物肥料促进作物增产及改善作物产品品质的基础,微生物菌肥发挥功效的关键在于其所含微生物有效活菌的数量。
农业部标准规定,菌肥粉剂类有效活菌数不低于2亿/g,生物肥(大肥类)有效活菌数不低于2000亿/g。而增产作用是多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微生物肥料能够刺激作物生长及防病和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是普通化学肥料所不具备的特有功效。施用微生物肥料是对作物根际微生态系统进行调控的一种农业技术措施。其内含的多种功能性微生物进人土壤后,除固氮、解磷、解钾功能外,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变得疏松、绵软,保水保肥性能增强,水、气、热更加协调,减少土壤板结,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而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增强了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活动,从而促使有机物分解转化,有的还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和刺激性物质,这些物质反过来又刺激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分泌更多的有益物质,促进作物生长,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施用微生物菌肥的土壤有机质相比施用化肥也有所提升,是因为微生物菌肥中本身就含有大量有机质,用来确保微生物活性。微生物菌肥提高了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的含量,是因为微生物菌肥中具有溶磷作用的拟杆菌门等微生物的增加,使得土壤中磷含量升高;微生物菌肥降低了全钾和速效钾的含量,原因是微生物菌肥中的解钾菌株受耕作方式或者本身含量不足的影响,导致对土壤中的钾元素利用率不高导致的,而且菌肥发挥肥效的本质是通过其本身含有的微生物复杂的生命活动以及与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来促进土壤肥力提升,而不是像化肥直接向土壤释放各种养分,所以并未得到显著提升。
微生物菌肥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缓解连作障碍
连作障碍就是指在同一片土壤中连续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导致农作物发育不良并发生严重病虫害,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农作物的产量。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作物的根系分泌出一种物质,导致土壤中有益微生物含量减少 ,使土壤中微生物失衡,进而导致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连作障碍。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及时施用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1 ) 微生物菌肥通过在土壤中分解和释放抑制病原菌的分泌物,从而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繁殖,起到防病的作用;
2 ) 微生物菌肥通过增加和丰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质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作物的耐病性。
2、改良土壤
微生物菌肥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可以释放大量的糖类物,而糖类物质与植物黏液、矿物胚体有效结合,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质,同 时 ,施用微生物菌肥还可以加速植物残体的腐烂和分解,从而提高 土壤的透气性和土壤的潜在肥力,达到改善土壤性状的目的。此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通过有效吸收土壤中的盐分,实现无机养分向有机养分转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壤中的有机养分,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3、 提高土壤肥力
固氮生物肥料属于微生物菌肥的一种,施用该种肥料可以有效增加土壤中的氮素。同时,固氮生物肥料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具有溶解磷、钾的功能,该功能的作用机理如下:有益微生物可以分泌多种有机酸",而有机酸能够提高磷、钾肥的溶解性,从而提高土壤中磷、钾元素的含量,进而提高土壤肥力。除此之外,有益微生物通过分泌大量的诱导物,能提高土壤的酶活性,促使土壤中的养分转化为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施用大量的微生物菌肥可以促使优势菌大量繁殖,而优势菌可以分泌大量的抗生素,从而抑制真菌、细菌等多种病菌的生长。与此同时,农作物根部生长大量优势菌,可以帮助农作物快速吸收营养元素,增加农作物对水分的吸收量4,从而提高农作物的抗旱和抗涝能力。此外,微生物菌肥还可以抵抗重金属对农作物的威胁。
5、协助农作物吸收养分
根瘤菌肥是微生物菌肥中最常用的一种肥料。该肥料可以快速侵入到农作物根部,并在农作物的根部形成大量根瘤,将氮元素转化为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含氮化合物,从而促进农作物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促进农作物快速生长。与此同时,菌根具有吸收微量元素的能力,通过吸收大量的磷元素、锌元素、铜元素、钙元素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微量元素营养。
微生物菌剂使用注意事项
首先,微生物的存活与其功能的发挥需要碳源以提供能量,因此,功能型微生物菌剂与水溶性肥料复配的载体可以选择含腐植酸、氨基酸、海藻酸等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液体肥产品。
其次,微生物菌剂的存活对环境的盐度值及酸碱性等都有较高的要求,而一般水溶性肥料的盐度相对较高,且pH相对较高,故在生物型有机液体肥研制过程中,要注意筛选具有耐盐、耐碱等特性的功能型微生物菌株,并要结合微生物菌剂的特性筛选研制适宜条件下的液体肥产品,再进行复配。
再次,微生物菌剂与液体肥复配之后,还应进行产品的稳定性试验,使产品不絮凝、不沉淀,长时间贮存不会发生胀袋现象。
最后,还应对复配后的生物型有机液体肥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以确保在发酵生产过程或贮藏过程中不产生有害物质。
微生物菌剂主要作用及应用于农作物的营养关键期和大规模养分吸收期。施肥时应注意有效期及温度,避免肥力下降而危害作物,且施用的土壤最佳温度在25~37℃为宜,一般情况下低于5℃或高于45℃时,微生物菌剂的肥力会被抑制。
在施用微生物菌剂的过程中,要注意与传统肥料进行有效结合,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肥料。因为微生物菌肥不具备为农作物提供可吸收利用肥料的功能,其作用主要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或者合成一系列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以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虫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所以,在对农作物进行施肥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用微生物菌剂,而是要与传统化肥进行有效搭配。
当前土壤的问题
20年前一堆牛粪一把尿素,咱们的小麦玉米就长得很好,可是目前这些好方法为什么就失灵了呢?化肥越用越多,农药越打越多,而且病害也越来越多。这都是因为土壤变坏了,土壤是怎么变坏的呢?这些年咱们一边搞生产,一边搞破坏,土壤的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了,当前数十种土传病害和土壤有密切的关系,那么当前土壤有什么问题呢?
1、挑食:矿物质比例失调,原来一堆牛粪一把尿素就很好,现在早就不行了,土壤太挑食了
2、板结:就是不透气,土壤没有孔隙,就形不成合理的水气比,在发展下去,别说小麦玉米,就连草都不愿意长。
3、浅旋:现在大多数小麦整地,都是旋耕,耕作层越来越浅,有效的活土层也就是15-20公分了,小麦的根系很难下扎,如果磷肥还不够,根系扎不好,小麦的抗病、抗旱、抗寒、抗逆能力都会下降。
4、贫瘠:有机质在持续降低,土壤团粒结构严重破坏,保水保肥能力越来越差。
5、盐渍:也就是土壤越来越咸,比如说发红、长绿毛白霜这都是。
6、酸化:这是常年使用化肥导致的,肥料利用率越来越低,各元素之间还产生了拮抗,那么土壤中的病害和地下害虫也就越来越多。
7、污染:小时候浇地,咱们在地里随便喝水,现在的水又苦又咸又硬,土壤中有害病菌越来越多,污染严重也不敢再喝了。
8、重茬:重茬会使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像细菌、真菌、放线菌地下害虫更多
9、秸秆换田也会使病虫害越来越多,土壤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这种情况呢还是会发展下去,小麦玉米不会说话,只能通过各种病害的症状告诉我们,土壤出了大问题了,日后小麦想高产甚至稳产咱们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土壤就是这样,你不爱它,它不爱你。改良土壤已经刻不容缓,那么改良土壤用什么呢?
海奇玛微生物菌剂是由海奇玛公司根据国内土壤问题研发的一款复合微生物菌剂,富含作物生长所必需的有益微生物菌群(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光合菌和酵母菌群),海藻类活性物质,鱼蛋白多肽小分子,有机质有机酸生物酶等优质养分,繁殖有益菌抑制有害菌,减少土壤中的有毒物质,改善重茬种植作物的生存环境,减少土壤板结,疏松土壤。微生物功能菌在作物根表、根际和体内定植、繁殖和转移,起到促长、固氮、解磷、解钾、抗病、抗逆和改良土壤等功能;能够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有害物质的残留污染。
产品特点:
1、增强肥效:活化土壤,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吸收利用率。
2、抑菌防病:以菌治菌,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土传病害。
3、无残留:减少硝酸盐的转化和积累,减少农药使用,增强作物品质,绿色健康无残留。
4、促进生长:改善重茬障碍,提高作物抗逆能力。
5、提质增产:促进植株健壮,提高坐花坐果率,减少畸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