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指南》中明确指出:“各年龄段幼儿要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孩子能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
小班新生入园,经常这样说……
老师,帮帮我……
老师,我不要吃学校里的饭。
老师,我不会穿鞋子。
老师,我不会插吸管。
小班的小朋友入园已经一个月了,他们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能够和小伙伴友好的相处。但是在这一个月里,他们也遇到了生活中的各种自理的“小难题”,于是老师们采用游戏化、生活化的方式提升了小朋友的自理能力。来看看孩子们的表现吧!
“手”护健康
生动的故事以及直观的视频可以引发孩子的共鸣,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会借助孩子这一特点,帮助孩子去养成一些生活习惯。比如: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绘本故事《如果不洗手》,通过对故事的感知与理解,孩子们很快养成了自觉洗手的习惯。
童心“鞋”力
遇到的问题:左右脚穿反啦——鞋子宝宝生气了
小脑袋靠一靠,
鞋儿弯弯里面瞧。
分清左右伸进脚,
手提后跟往上拉,
搭扣朝外笑哈哈。
看,我们多棒!
我来显身手
在一日生活中,孩子们还学会了很多本领,如整理玩具、搬椅子、自主进餐……快来一睹孩子们的风采吧!
幼儿一日生活皆课程,一次午餐环节、一个盥洗活动、甚至一片树叶、一个玩具,都可以成为孩子提升自理能力的机会。为了更好地让幼儿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自理能力,小三班教师们会将自理活动的开展继续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共同期待宝贝们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