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3日是第三十五个国际减灾日,国际减灾日可以追溯到1989年,此前,为促进风险意识及减灾的全球性文化,联合国大会倡议设立一个国际日,现在,每年10月13日举行的国际减灾日纪念活动,皆在赞赏全世界民众和社区为减少遭受灾害风险做出的努力,并提高他们对所面临风险的重要性的认识。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
自然灾害的主要影响
1、灾难会带来实质性的创伤和精神障碍。
2、绝大多数的痛苦在灾后一两年内消失,人们能够自我调整。
3、由灾难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碍非常少见。
4、有些灾难的整体影响可能是正面的,因为它可能会增加社会的凝聚力。
5、灾难扰乱了组织、家庭以及个体生活。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难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火灾、地震、洪水、泥石流等等;灾难总是不期而至,及早掌握防灾知识,做到防范于未然,才能多一份生命保障。
怎样防灾减灾
灾难总是不期而至,及早掌握防灾知识,做到防范于未然,才能多一份生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