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武汉很多人都会想到“武汉三镇”——汉口、汉阳、武昌。汉口南隔长江与武昌相望,西南隔汉江与汉阳相望,三镇成三足鼎立之势。解放后三镇合成了今天的武汉市。
汉口于1861年开埠建立租界,所以这里留存了一些欧式风格的建筑,其中著名的江汉路、黎黄陂路、沿江大道等成了名副其实的“街头建筑博物馆”。
1923年汉口短暂设立为中国第一个直辖市───汉口市。民国时期的汉口市高度繁荣,包括汉阳人口曾达到百万,号称“东方芝加哥”,使武汉三镇综合实力在国内一度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
今年我们是第一次在十一黄金周出游,把目的地选在了武汉,这期间我们就住在了江汉路步行街附近。
江汉关大楼位于沿江大道与江汉路的交汇处,算是江汉路的起点。1861年,英国政府根据《中英天津条约》第10款,迫使清政府将镇江、九江、汉口辟为对外贸易口岸,并分设海关。汉口海关——江汉关于1861年11月成立。1922年11月4日,江汉关成立60周年时,为该楼举行奠基典礼。1924年1月21日落成,是武汉当时最高建筑。现在他作为一个博物馆给世人讲述着那段屈辱的历史及这里曾经的辉煌。
著名的江汉路步行街就从这里向北延申,全长1600千米,是武汉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 现今在江汉路遗留下13幢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就是江汉路繁华商市的历史见证。
这座古朴庄重的建筑曾是上海银行汉口分行所在地,现为工商银行的一个支行。
这些都是江汉路上的建筑,这里既有恢弘庄重的古典风格,也有简约时尚的现代建筑。两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黎黄陂路的一端也起于沿江大道,全长604米,建于1900年(光绪26年),为黄陂人所建,故名黄陂路。后划入汉口俄租界,称夷玛路。因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是武汉黄陂人,人称黎黄陂,所以此路又于1946年改称黎黄陂路。黎黄陂路是武汉著名的“慢生活”街区,是汉口神采与气质的延续。
巴公的房子。巴公房子的主人是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的亲戚,“大巴公”J·K·巴诺夫和“小巴公”齐诺·巴诺夫兄弟。大巴公是俄国贵族,沙皇的亲戚。他于1869年来到汉口,不久即被新泰洋行聘为大班。1874年,巴诺夫同另几个在汉口颇有权势的英国人、俄国人共同开办了阜昌洋行,巴诺夫做了洋行的联合经理。1896年俄租界开辟时,巴诺夫被推选为俄租界市政会议(即董事会)常务董事。
走在沿江大道上这样的历史建筑也是随处可见,上面的小院里就是武汉市委所在地。
行走在这些街道中就如同回到了二十世纪初,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记录下了那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也彰显了这里的重要地理、商贸地位。来武汉旅游汉口的这些街道是不能错过的呦!我们在武汉的五天时间里,走的最多的就是沿江大道,这几桩建筑不知看了多少回,但每次看到都有新奇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