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新老师的业务能力,让新教师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2023年10月10日,本校开展了以“新老师培训”为主题的语文教研活动。本次培训活动由倪园英老师主讲。
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教育常规工作是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有序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在倪园英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首先迅速明确了教学常规要求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一)备课本上的表表册册要齐全,教学设计内容完整,教学反思用红笔撰写。(二)语文作业的批改应做到全批全改,有双评价(整洁+评分)及督促学生及时订正等。(三)单元测试要做到认真阅卷、统分,向家长反馈;分析学生错误原因,填写在备课本上。(四)听课笔记一学期至少12节次,读书笔记每学期3000字以上。倪老师建议我们研读《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紧握语文课程的指挥棒。
备好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备好课才能上好课”,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倪园英老师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如何备好课上。倪园英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我们分享了备好课的七大秘诀:(一)树立一个观念:我们教学是要用好教材,不是只要教完课本。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努力挖掘教材资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倪园英老师以一年级的《和大人一起读——剪窗花》为例,给我们阐述了如何挖掘教材,在教学生读通顺儿歌后,引导他们说说剪了哪些窗花,再让学生看着插图数一数这些窗花,适时引导他们积累数量词,如十朵梅花、一片雪花、一只鸡等。这样让学生加强了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2.调整教材的教学顺序。例如: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提问策略)和第六单元的学习做批注是有关联性的,因此可以学习完第二单元,紧接着学习第六单元。这样语文要素更具系统性,教与学更轻松有效。
(二)用好两个法宝:《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和《教师教学用书》。(三)抓牢三个目标:常规化目标、年段目标和个性化目标。(四)关注整个单元。倪园英老师告诉我们首先要仔细阅读单元页,了解单元主题及单元目标。然后研读《教师教学参考用书》的单元说明,把握单元重难点。接着通读整个单元的课文,包括语文园地,注意前后关联,进行有机整合。最后把单元中的每篇课文都备好课,了解它们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逐课达成目标。(五)落实每个语文园地。因为其中的“交流平台”是梳理总结阅读方法,“词句段运用”部分是重点训练语言文字的运用,“日积月累”主要是积累传统文化。(六)紧扣课后习题,把本课的知识要点融入到课文学习过程中,再做适当拓展或提高。(七)强化习作训练。1.抓实课后的小练笔;2.自己根据课文的重点段落设计练笔内容;3.布置周记;4.重要的作文反复练写。
本次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体现了我校对新教师的培养和重视。教研活动不仅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也为以后新教师如何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指明了方向。希望参与教研活动的全体语文教师都能将本次培训汲取到的营养和学习到的知识化于心、践于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在城西新区学校(第七学校)这个大家庭上好未来的每一堂课,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图文|彭玉瑶
编辑|陆连贵
审核|黎江辉
终审|倪之雅
扫码关注,获取更多精彩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