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性出血热
出血热,即肾综合征出血热,又称流行性出血热。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每年有两个发病高峰期,4-6月(或5-7月)出现小高峰,每年10月至次年1月出现大高峰。携带病毒的鼠类通过其唾液、尿液等含有病毒的排泄物、分泌物或直接噬咬人等途径,直接或间接传染给人,该病发病急、症状重、进展快、花费大、病死多。常有野外工作或活动的农民、学生等群体中发病率高。
2.传播方式
① 呼吸道传播:鼠排泄物若含有出血热病毒,可污染尘埃后形成气溶胶颗粒,经呼吸道引起人的感染。
② 消化道传播:鼠排泄物若含有出血热病毒。可污染食物、水、被人误食后可感染此病。
③ 接触传播:被鼠咬伤或者鼠类排泄物、分泌物直接与破损的皮肤、粘膜接触,可感染此病。
④ 母婴传播:孕妇患病后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⑤ 虫媒传播:老鼠体表寄生的螨类叮咬人亦可引起传播。
3.传染源
主要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大林姬鼠等啮齿类动物,其他如猫、猪、犬和兔等动物以及病患早期亦可携带病毒,但病人不是主要的传染源。已发现有170多种脊椎动物能自然感染汉坦病毒,我国有53种动物携带该病毒。
4.易感人群
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人群对本病普遍易感,主要人群为男性青壮年,在田间、野外、建筑工地工作人群更易患病。
5.症状
多数患者突然起病有畏冷、发热,体温39~40℃之间,以稽留热和弛张热多见,热程多数为3~7天,少数达10天以上。 出血热潜伏期一般为2~4周。出血热患者有典型的“三红”“三痛”。“三红”:眼睛红、两腮红、脖子前胸红;“三痛”:患者会感到头痛、眼眶痛、腰痛。在疾病发生初期,除了“三红”“三痛”、高热外,还有可能在口腔黏膜、胸背、腋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点或淤斑,或呈条索状、抓痕样的出血点。发热4到6天后会进入低血压休克期,然后是少尿期、多尿期,最后是恢复期,恢复到正常。
6.疾病类型
根据发热高低、中毒症状轻重和出血、休克、肾功损害严重程度的不同,临床上可分为5型。
①轻型:体温<39℃,中毒症状较轻,除皮肤和黏膜有针尖样的点状出血外,肾损害轻,无休克和少尿。
②中型:最多见。体温39~40℃,中毒症状较重,球结膜水肿,出血及少尿明显。尿蛋白(+++),病程中可出现收缩压<90mmHg或脉压<30mmHg。
③重型:体温≥40℃,中毒症状严重,渗出现象明显,甚至可出现中毒引起的神经精神症状。休克及肾损害严重,少尿持续不超过5天,或出现无尿但不超过2天。出血明显,可见皮肤瘀斑和腔道出血。
④危重型:在重型基础上存在以下情况之一者,如严重感染,难治性休克,少尿超过5天或无尿超过2天,以及 BUN >42.84mmol/ L (120mg/ dl ),肝、肾等重要脏器出血,及心力衰竭、肺水肿、脑水肿、脑出血或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⑤非典型:发热<38℃,皮肤及黏膜可见散在点状出血点,尿蛋白(±),血、尿特异性抗原或抗体阳性。
7.如何预防肾综合征出血热?
①预防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16-60岁无禁忌症的健康人群均可注射,保护率>95%。尤其是接近60岁的农民和刚满16岁的学生,应积极主动接种疫苗。
②注重食品卫生。剩饭菜必须加热或蒸煮后食用;残羹剩饭不乱倒;食物放在鼠类接触不到的地方;食具用前煮沸消毒。
③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外垃圾日产日清,杂物定期整理,以减少鼠类的食物、隐藏场所及鼠类孳生地;先洒水后扫地,防止吸入带毒粉尘;公共场所经常清除草丛,卫生死角等。
④注意个人卫生。野外郊游不进草丛,树林等鼠类活动频繁的区域,回来后先洗手,换洗干净衣物,以免衣物沾染到被鼠类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⑤加强学生健康教育。避免食用三无食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头,勤剪指甲,勤换衣物。
⑥加强个人防护。尽量避免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污染物,不要夜宿在果园等户外场以防螨虫叮咬;清理脏乱杂物和废弃物(如稻草、玉米秸秆等)时,需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⑦防鼠、灭鼠。在学校重点场所放置粘鼠板、下水管道纱网完整,安装防鼠挡板等,这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⑧及时就诊。在发病高发季节,一旦出现感冒、发热要警惕出血热。肌肉酸痛,皮肤有出血点等症状明显的,以及被老鼠咬伤,破损皮肤接触过鼠污染的器物等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温馨提示:让我们一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重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个人体质。若感染了出血热,要遵循医嘱治疗并卧床休息,康复后2-3个月内不可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编辑:毛珺怩
审核:张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