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体弱儿
在幼儿园,有缺铁性贫血、生长迟缓、消瘦、低体重和肥胖等情况的幼儿,都属于体弱儿的范畴。体弱儿的形成原因有多种,不管是什么因素,这部分孩子都需要老师及家长更加细心的护理。
我园在2023年10月9日下午放学后召开了,体弱儿管理会议,邀请了体弱儿家长,还有全园教师及保育员参加,由我园卫生保健组长杨燕老师,讲解体弱儿管理。
单纯性肥胖
- 定义:
单纯性肥胖症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以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为特征,全身脂肪组织普遍过度增生、堆积的慢性疾病。体重超过标准的15%,即为肥胖。超过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 原因:
喂养不当、食物选择不科学、进食习惯不良
管理措施
1.均衡膳食
(1)控制量:在满足生长发育需要的基础上,平衡膳食,指导幼儿先喝汤后进食,细嚼慢咽。控制能量摄入,避免过度喂养。
(2)多吃: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少吃:糖果、蜜饯、巧克力、冷饮、甜点心、膨化食品、西式快餐、肥肉、黄油、油炸食品,以及各种含糖饮料。
2.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1)控制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等,时长在每天1小时以内 。
(2)减少静坐时间。
3.加强运动锻炼多进行全身肌肉参加的有氧、移动身体重心的运动,如走路、跑步、蹦跳、攀爬和球类等,调动幼儿活跃性,消耗多余热量。
缺铁性贫血
- 定义:
轻度贫血是指血红蛋白小于90~110g/L,中度贫血指血红蛋白小于60~89g/L,重度是指血红蛋白小于30~59g/L。
- 原因:
铁的摄入不足,这是铁缺乏的主要原因。生长发育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则容易造成缺铁,导致缺铁性贫血。
管理措施
1.做到均衡饮食,食物多样化。注意肉、奶、谷物、蔬果的比例,荤素搭配,不能偏食。
2.注意补充铁、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3.富含铁且吸收率高的食物有:动物血、猪肝、瘦肉、蛋类、豆类、绿叶蔬菜、水果、海带、黑木耳、花生、胡桃、小扁豆、燕麦片、豌豆黄、牡蛎、牛肉干等。
4.富含叶酸、维生素B6、B12的食物有:绿色新鲜蔬菜、水果、花生仁、酵母、豆制品以及动物肝、肾等。
5.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辣椒、菠菜、西红柿、韭菜、猕猴桃、酸枣、柑橘、红果、柚子、草莓和橙等。
6.改善烹饪方法,菜肴偏酸点儿,能够帮助铁吸收。另外,在制作菠菜等含草酸和植酸较多的蔬菜时,先用热水焯一下,去掉草酸和植酸,然后再炒或拌着吃也能大大提高铁的吸收率。
7.经常保持与家长的联系,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并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到家园同步。血红蛋白≤110g/L,除饮食治疗同上外,再加药物治疗,按医嘱选用铁剂、Vc。
8.平时循序渐进,少盛多添,使幼儿获得自信心。
低体重、消瘦、生长发育迟缓
低体重
- 定义:
年龄测体重,对体重小于同龄儿童体重均值两个标准差(15%以上)的患儿。
- 原因:
对每个营养不良的孩子我们要对孩子进行病因分析,看是什麽原因而导致孩子营养不良,看是由于疾病原因、喂养原因、还是遗传因素造成,找准病因对症治疗。查找病因后,要积极配合治疗,合理调整饮食,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加强体格的锻炼
消瘦
- 定义:
身高测体重,体重比相应年龄组人群按身高的体重均值数低2个标准差(15%以上)的患儿。
- 原因:
1.锌缺乏,缺锌的孩子食欲减退会影响进食,因此体重逐渐减轻。
2.消化不良,孩子有胃肠功能紊乱,经常发生腹泻、呕吐,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体重下降。
3.营养不均衡,比如孩子偏食,蛋白质摄入少,只吃一些蔬菜,这样体重也会下降,营养状态会变差。
4.一些特殊的疾病特别是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或者肠结核、肿瘤特别是癌症以及血液病,这些都会导致体重的下降,导致消瘦。
5.遗传因素,父母中体重偏瘦孩子也可能会偏瘦,但是这里要搞清楚消瘦和偏瘦是有区别的,消瘦是指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较多,偏瘦是在正常人群中具有这样一个分布。
生长发育迟缓
- 定义:
年龄测身高,对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儿童两个标准差以下或身高小于同年龄儿童年龄身高中位数30%以上者。
- 原因:
对于生长迟缓的孩子要看情况而定,有的是由于遗传因素,父母本身不高孩子也有可能出现身材矮小。如果以上都没有问题可以建议到医院给孩子检查骨龄,必要时检查生长激素。这一点很重要。
管理措施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按时定量进餐,注意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合理安排生活。
2.调整饮食保证营养。一般选择易消化而营养丰富的食物,根据幼儿的年龄和饮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保证供给小儿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
3.进餐时应多给予关照,多给予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猪肉、鸡蛋、鱼、蔬菜、水果。
4.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体弱儿的矫治工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家园配合是矫治成功的关键。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合作,科学安排幼儿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增加幼儿的户外活动量,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编辑:杨锐
审核:赵文娟